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外籍人员回湖南高考 湖南师大校友录:夏立威《锐意改革 教育先锋》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湖南科技学院
还不错,从办学成果来分析,该校多次获得相关荣誉,从师资方面来说,该校师资力量丰富强大。
1、办学成果
2004年至2016年,湖南科技学院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共73项,其中1项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11项省级三等奖。
2018年至2019年,湖南科技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
2、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有教职员工1247人,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934人、外聘教师1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48人、硕士学位567人,
正高职称
114人、
副高职称
25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66人。
入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首批智库青年拔尖人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湖南省青年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等。
办学历史:
湖南科技学院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后历经零陵师范学校、零陵师范学院等时期;1971年创办专科教育,并历经
零陵地区
中学师资培训班、
湖南师范学院
零陵分院、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校名;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
零陵学院
。
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进入湖南省“
十三五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
建设单位
(第三批);2019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湖南科技学院
16教育网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湖南师大校友录:夏立威《锐意改革 教育先锋》
以下是 无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湖南师大校友录:夏立威《锐意改革 教育先锋》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物简介:夏立威,我校
化学系 1979 级校友。现任株洲市南方中学校长,南方中学教育集团董事长,特级教师,株洲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芦淞区第二届政协委员、第三届人大代表,湖南省重点中学校长专委会委员,中国
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先后荣膺 “全国优秀外语实验学校校长”、“全国学校管理创新典范校长”、“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百名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全国“优秀校长”、株洲市 “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华校长风采录》。
一盏香茗 , 映出满脸笑容;铿锵男儿,方显豁达气魄。这位当年从湖南师大走出的年轻学子三十载立足教育前线,精益求精;十三年坚守领导职责,激情依旧。他,南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南方中学校长夏立威,已成为湖湘教育界的鼎鼎人物。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上世纪末,南方公司效益下滑、转产艰难,这直接动摇了其子弟学校南方中学的办学根基,优秀教师纷纷“孔雀东南飞”, 教育质量显现“大滑坡”,1999 年更是达到了最低谷,学校已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就在 2000 年的深冬,夏立威临危受命,担任了南方中学的掌舵人,怀着“‘等靠要’就是等死”的信念,准备放手一搏。他敏感地察觉到家长对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于是举债 40 万创办了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和株洲市凤凰高级中学两所民办学校,并成立了株洲市首家教育集团,把南方中学这艘大船推入了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终于,在改善生源结构、盘活教学资源后,学校的生存危机得到了缓解,并开始迅猛发展。
夏立威以敏锐的眼光看到:学校发展必须有他人之所无、集他人之所优。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英语教育的优势必能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当他提出“学校要聘请外教、办学逐步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后,立即在校内外引起了的激烈争议,各种观点针锋相对,有人说他是痴人说梦,有人百般阻挠。然而,夏立威最不缺乏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蛮劲。他和年轻的班子成员调用一切能够调动的社会资源,在长沙、株洲之间来回奔波,费了大番周折,终于从省里争取到了聘请外籍教师的资格,成功抢得先机,成为株洲市首家聘请外教的中学。这在当时的株洲市基础教育行业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出色教学成果的有力证明面前,各学校开始纷纷效仿这一举措。
“教育国际化”是南方中学经营多年的一个响亮招牌。迄今为止,南方中学先后聘请了 100 多位外籍教师,逐步确立了
英语教学为主的特色教学。学校分批将全校英语老师派到英国留学,并从哈佛世界教学组织聘请专任外籍教师,负责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训练。学校还开辟英语角、英语学习走廊,为每一个“南方人”的切身感受。开展英语课本剧、演讲比赛、手抄报和墙报比赛,组织英语晚会,播放英语广播电视节目,成立英语戏剧社等方式营造出了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大舞台。此外,学校还实行开放式教学、每年举办夏令营、海外游学活动,并与多所国外中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友好关系。目前,学校已有 48 位同学考取新加坡公费留学,每年都有学生闯入 CCTV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前不久更是与马来西亚公立知名的沙巴大学完成了首次合作,将 53 名学生分两批先后送往马来西亚留学。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夏立威已彻底改变了学校因教师流失而造成的中空状态,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尽管外部环境竞争激烈异常,仍取得了傲人的教学成绩:高考成绩稳居株洲地区前列,创造了学业水平考试连续全省第一的骄人的教学业绩。如今的南方教育集团已成为一艘不折不扣的“教育航母”,旗下包括南方中学、凤凰中学、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外国语学校附一小、外国语学校石峰分校,同时受托管理淞南中学。集团内教职员 600余名,学生 8000 余名。“以人为本,崇尚务实,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南方中学教育集团正以蓬勃的姿态阔步挺进。
管理出新 创意无限
夏立威自大学毕业分配至南方中学至今,已在南方中学工作了 30 年。一路走来,历任化学教师、班主任、校团委书记、学生科副科长、学生科科长、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不变的是“实干家”的本色。他出新出奇的管理手段和教育理念也是南方教育集团迅猛发展的强大动力。
长期浸润在企业文化之中的夏立威,在办学过程中,有效吸取了南方公司企业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学校逐渐步入正轨的过程,也是夏立威大刀阔斧改革的见证——层层实施目标责任制、亲自完善考核方案、调整内部管理体制、使用股份集资制……学校管理极为复杂,有时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举步维艰不是没有,暂时受挫也经常发生,但夏立威多年的办学经验告诉他,一切的坎坷都是值得的。十三年的坚持,换来的是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走入南方中学,你会感到一种与其他学校截然不同的气息:严谨、高效、细致、守纪。“时刻战战兢兢,时刻如履薄冰”岗位危机感也成为每一个“南方人”的切身感受。
教师队伍关系到教学质量,更决定了学校的生死存亡。夏立威在大量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仅 2008 年学校就以优厚待遇一次引进 4 名特级教师。同时,支持多批干部和骨干教师去北京、上海等取经,或走出国门,到美、英、日、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学习。 “送出去”的同时,他还经常把名家“请进来”。几年来,他亲自邀请过崔东红、王文湛、魏书生、肖川、孔庆东等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极大地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在 2011 年株洲市学科基地项目评选中,九大学科有语文、外语、地理、生物、政治五朵金花落南方,这是对南方中学学科团队的充分肯定,也是全体师生戮力同心、教学相长的结晶。
在校友叶欣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漫步在南方中学、外国语学校和外国语一小美丽的校园中。整洁的环境、出色的教学设备无一不让我们大为感叹。校园里没有卫生人员,却没有一片纸屑和杂物,学生欢快的身影就在绿树葱茏中跳跃。在附小的寄宿部,每个宽阔的房间都布置得温馨有加,床铺上的被褥也叠得整整齐齐,专门的保安人员也让孩子们的安全有了保障。生活,学习也更加顺利。教学楼、体艺馆、标准塑胶球场、健身房、网球场等一应俱全,更具特色的是英语教学多媒体微格教室、利用光影翻阅书籍的科技设备、模拟地震的震感小屋、冒着浓烟的火山模型、贯穿东西南北的铁路干线模型和装备齐全的地理、生物实验室等。我们既惊讶于这在一般示范中学难以见到的高科技设备,又佩服这位设计者的超前思维。
夏立威的办学特色不止于此,他喜欢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呼声。每个学期都定期召开的学生代表会议上,他与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还在全市率先设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在他的积极倡导和督办下,学校先后开办了“七校”,即少年团校、青年党校、少年军校、艺术学校、少年体校和科技创新学校,今年又成立了孔子学校。
母校情深 山高水长
转瞬间,夏立威离开师大已近三十载,但他依然不忘当年母校情谊。木兰花开,芬芳如旧;桃子湖畔,波光潋滟。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师友情谊一直是他心底珍藏的美好回忆,这也敦促他以自己的方式回馈母校。从未离开过教育前线的他,似乎从毕业分配至南方中学起就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将大学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一所学校、一个集团的重生和建立,在工作中奉献,在工作中满足。师大因有这样的校友而无比自豪。
夏立威作为株洲校友分会副会长,在分会的管理、联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把如今在株洲工作的师大人,紧紧凝聚在校友会的周围。在今年 5月份召开的我校株洲校友分会 2012 年年会中,诸多校友济济一堂,共叙师生情谊和难忘往事,夏立威还对校友活动全程进行了出资赞助。各位校友在工作岗位的出色表现,是为师大增光、为株洲添彩、为人民谋福。不管时间怎样流逝,最难忘的人是母亲,最难忘的地方是母校,最难忘的情感是师友情。
校友工作只是夏立威的“副业”,他所领导的教育集团和南方中学在就业方面也惠及了母校。在如今就业压力空前严峻的势头下,每年都有一批从师大毕业的优秀学子被吸纳到南方中学集团这艘 “教育航母”之上,为我校学子开辟了一条宝贵的就业渠道。这些夏立威的学弟、学妹也得以在一个优秀的平台上挖掘潜力、提升自我,并为南方中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们一行参观校园时,叶副校长还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在南方中学教育集团工作的师大校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优厚的保障和多样的进修机会让他们得以在这里安心履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湖南科技学院的历史与现状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南科技学院的历史与现状的相关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前身为零陵师专,建于1971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学科专业齐全,现在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0616人,其中本科生10185人、专科生431人;成人教育学生2910人,其中函授生2592人、脱产生318人。
湖南科技学院(简称湖南科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南永州地区的最高学府。 学校坐落在素有“锦绣潇湘”之称,文化底蕴深厚,舜文化、瑶文化、柳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理学发源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竹城”--永州。学校位于永州市区,毗邻两广,境内湘桂铁路、洛湛铁路、衡昆高速公路、永蓝高速公路、永连公路、207国道和322国道交汇于此,永州零陵机场航线通达国内主要城市,水、陆、空交通便利。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湖南科技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发展战略,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重点,实施潇湘学者工程,大力加强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和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8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67%。有省青年骨干教师40余人,新世纪121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0余人。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有40余人到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访学进修,有20余位外籍学者、近100名国内著名专家来校任教或讲学。
编辑本段学科专业
近几年来,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积极调整学科专业配置,重组学科专业资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理、工为龙头,校园风景(11张)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建有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等2个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理论物理、计算数学、文艺学、政治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
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2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
生物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化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
法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编辑本段招生就业
学校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为国家和学校选拔 第一教学楼
优秀人才。招生工作接受考生及家长、
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招生政策、生源计划和录取结果均通过校园网向社会公布。同时,学校对高分考生、优秀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采取了一系列奖励和资助措施。凡高考成绩上各生源省省定重点本科线的考生被我校第一批录取到校的(艺术类专业除外),可任选专业,评优评奖优先考虑。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湖南省特困优秀大学生奖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及科技创新奖、学术科研奖、学科竞赛奖、社会实践奖等单项奖励,最高奖励金额达1万元/人;另设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品学奖等综合奖项。学校还设立了奖、助、贷、补、减、免等多层次奖励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实施全过程就业指导,将就业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始终,为各系配备了专职就业辅导员,将就业指导课纳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讲座,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校园活动剪影(20张)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就业基地,与数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制定了《关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办法》,采取多项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支持和资助困难毕业生就业。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
编辑本段学生管理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努力构建服务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体系,全面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励近200项。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并在教育部2008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优秀奖。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
编辑本段科技产业
学校积极推进应用科学、教育科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教职工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有较大提高。近几年来,学校共获得省级以上立项课题350余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转载1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近200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50余项。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与此同时,学校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学研产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油茶开发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资助,红薯乙醇燃料生产研发和油茶高产应用集成示范项目获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立项,生物质能源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爱莲湖
学校现占地面积1300百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1.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固定资产4.5亿元。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2000人,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2002年以来,学校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等省级以上教改课题共157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科学研究已跻身全国高校70强。教师出版著作46部,编写教材39部;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11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6篇;科技开发项目10余项;《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为中国人文社科百强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湖南科技学院专业设置: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工程 化学
生物技术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育技术学(教育软件开发与应用)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英语 广播电视
新闻学(新媒体传播)
音乐学 美术学(油画)
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技术)
通信工程(通信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应用)
工程管理 法学 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
汉语言文学(涉外高级
文秘)
日语 广告学(广告策划)
美术学(国画) 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电子
信息工程(
通信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市场营销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育(师范)
汉语言文学(
文化产业管理) 广播电视 新闻学(媒体策划与创意) 广告学(
广告设计与制作) 美术学(水彩)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金融数学) 通信工程(通信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应用)
旅游管理 学校历来重视教学质量,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校领导先后在全国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会议、全国理工类本科院校就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青年普通话演讲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正按照既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地方多科性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湖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54年春省立七师校址从道县搬至永州市 邵逸夫楼
零陵区杨梓塘社区,1971年创办零陵地区师资培训班,1976年成立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1981年定名为零陵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现已成为一所集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一、初创阶段( 1971年5月—1981年7月) [一]零陵地区师资培训班( 1971年5月—1976年11月) 1970年12月,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委派工作组进驻原零陵师范学校,负责零陵地区师训班的筹备工作。1971年5月,筹备工作就绪,首届学生进校学习。师训班办在原零陵师范学校内,以原零陵师范学校的校舍为校舍,教师也以原零陵师范的教师为基础,规模很小。常兰勇、王新山、郭明正先后任主要领导。1971年5月至1976年7月,师训班共招收三届学员1110人;短期培训中学教师385人,设有政教、
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6个专业。 [二]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 1976年11月—1981年7月) 1976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属县团级建制,实行省地双重领导,以地委领导为主,零陵地委委托零陵地区教育局党委管理。零陵分院成立之初,与零陵师范学校共一套领导班子,党委书记为李九思,院长为刘坚一。学生实行“社来社去”。 1977年下学期,零陵分院招收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届新生110名,学制3年。1979年5月,经零陵地委批准,零陵分院与零陵师范学校正式分家,零陵师范学校新建校址,原校址交给了零陵分院。 文化广场
二、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阶段 [一]零陵师专的创立(1981年7月-1984年12月) 1981年7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零陵师范专科学校。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981]55号文件规定,零陵师范专科学校由省地双重领导,以省为主。学校以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为基础建设,所需经费及基建项目投资均由省教育厅安排。 零陵师专成立后,张祖采任党委书记,刘坚一任党委副书记兼校长,赵国璋为副书记,李邦清、周祖盛、陈雁谷为副校长。 1984年1月,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祖采,刘坚一仍分任党委书记、校长,唐朝阔、胡显词、周祖盛为副校长。 1981年学校开设了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5个专业,82年增开了历史专业,学制均为三年。1983年下期,增设了干部专修科,学制两年。招生规模81年为357人,84年为420人。专任教师1981年为110人,其中讲师为25人;1984年为158人,其中有讲师42人。 零陵师专成立时,占地面积为 75亩,建筑总面积为14337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总面积为4700平方米。到1984年下期,学校占地面积为200亩,建筑总面积为32796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总面积围8367平方米。 体育馆
[二]零陵师范专科学校的改革(1985年1月-2000年3月) 1985年2月,陈宏能任党委书记,罗尔康任党委副书记兼校长,杜方智任党委副书记,唐朝阔、黄裕民、胡显词任副校长。1987年1月胡显词改任纪委书记。1987年1月,湖南省委批准零陵师专由正处级建制升格为副厅级建制,1989年8月升格后的领导班子组成,周嗣海任党委书记,罗尔康任党委副书记兼校长,杜方智、徐达福任党委副书记,唐朝阔、黄裕民、周云峰任副校长,胡显词任纪委书记。1991年12月唐朝阔任党委副书记,1992年1月唐朝阔任校长。1993年7月,学校更名为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4月管天球、佘国华任副校长,陈雄一任纪委书记,蒋璟萍任工会主席。1999年5月,蒋 璟 萍任党委副书记。 专任教师 1985年为146人,其中讲师43人;1990年为170人,其中副教授为34人,讲师为63人;1995年为208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47人,讲师90人;2000年为292人,其中正高12人,副高114人。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学生1985年为1340人,1990年为1470人,1995年位2252人,2000年为6128人。 这一阶段学校连续推行了四轮大的教育改革。 1985年-1989年实施的以强化职业技能为主的“三项”改革,荣获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国家级特等奖,省级特等奖;1990-1993年实施的以改革农村中学教师培养模式为中心的“综合改革”,获得了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1993年-1997年实施的以培养两种素质毕业生为目的的“对接研究”,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1997-2000年实施的 “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一项成果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二项成果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由于这四轮改革的成绩和影响,学校在90年代被誉为“全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综合教学楼
[三]零陵师专向本科学校迈进( 2000年4月—2002年4月) 2000年4月,欧阳峣任党委书记,佘国华任党委副书记兼校长,管天球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蒋璟萍任党委副书记,唐艳明、欧小松任副校长,陈雄一任纪委书记。 围绕“专升本”,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2000年出台了1号文件,加大了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当年引进高级人才10名,选送青年教师读博士、硕士9人,正高职称增加到13人,副高职称增加到101人,博士增加到9人,硕士增加到49人。2001年,学校有10名教师被评转和评定为正高职称,15名教师评定为副高职称。 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颁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创业教育的意见》、《大学生创业教育责任制》,编辑出版了《我的创业之路》一书。 2001年5月,举办了创业文化艺术节。教改课题《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与途径》,由国家教育部立项,资助了10万元的科研经费。 三、 从零陵学院到湖南科技学院( 2002年5月至今)2002年1月,零陵师专申办零陵学院获得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们的全票通过;2002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零陵学院的通知》。200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零陵学院、
邵阳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怀化学院的通知》,规定零陵学院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管为主的体制。2004年7月,教育部同意零陵学院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02年10月零陵学院第一届班子成立。陈建民为学院党委书记,管天球为党委副书记、院长,谷明光为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唐艳明、欧小松、邓楠为副院长。 升本以后,学校办规模不断扩大, 2004年9月,学校在校学生数11930人,其中普教本专科生8054人,成教本专科生3876人。在职教职员工766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教授29人、副教授123人、博士、硕士共107人、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9人。学校占地面积807334平方米,固定资产10687万元,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4100多万元。 2003年,开设了生物工程、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技术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英语、音乐学、美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6个本科专业。2001年,化学辅修生物专业被确定为省重点专业。2003年,《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被定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003年,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在全国10多家国家级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育研究论文进行首次统计排名,我校位居第90位,进入全国高校100强。2003年有两项教改课题分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 新图书馆
2003年学校新建和重新认定了舜文化研究所、柳宗元研究所、女书与瑶文化研究所、油茶研究所、中国(永州)南方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素质教育研究所、有机催化合成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2003年,全校立项课题达127项,参与科研的人员达370多人,占了教师总数的80%。学校有3项应用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请国家专利2项,学研产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受到省教育厅和教育部肯定。 80年代,学校为西部地区培养了许多教师,新疆班的学生在零陵师专成长很快,回到新疆后成为了当地的骨干教师!
编辑本段所授荣誉
学校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 湖南科技学院
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建设,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全国普通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列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 1.五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4.全国五四红旗创建单位 5.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6.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7.湖南省文明单位 湖南省文明高校 8.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9.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10.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11.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
以上就是外籍人员回湖南高考 湖南师大校友录:夏立威《锐意改革 教育先锋》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
www.ts16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