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13:15:51 | 16教育网
1、山东大学(威海)和辽宁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91年。
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辽宁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辽宁省教育厅。
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辽宁传媒学院是在辽宁。
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辽宁传媒学院是民办。
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辽宁传媒学院是本科。
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辽宁传媒学院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86 | 99048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4 | 29816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5 | 131118 |
2023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9 | 46194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9 | 268130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48 | 150559 |
2023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29 | 55486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专科批 | 339 | 262073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7 | 155919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4 | 172120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9 | 58084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专科批 | 314 | 158910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C段 | 373 |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专科批 | 130 | -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409 | - |
2022 | 山西 | 文科 | 专科批 | 130 | - |
2022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69 | 18843 |
2022 | 内蒙古 | 文科 | 专科批 | 196 | -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专科批 | 189 | -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01 | 90925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专科批 | 303 | 124761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88 | 96756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4 | 31993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专科批 | 161 | 50059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20 | 15276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376 | 21622 |
2022 | 吉林 | 文科 | 专科批 | 298 | 28744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82 | 49530 |
2022 | 吉林 | 理科 | 专科批 | 281 | 71562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35 | 62017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58 | 65090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237 | 104947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22 | 79150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391 | 20100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专科批A段 | 289 | 44408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374 | 23747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0 | 52676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1 | 51678 |
2022 | 安徽 | 文科 | 专科批 | 276 | 15733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专科批 | 280 | 26586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5 | 164087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6 | 121274 |
2022 | 江西 | 理科 | 专科批 | 150 | 253137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0 | 46034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4 | 261121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378 | 418984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2 | 264283 |
2022 | 河南 | 理科 | 专科批 | 204 | 499415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7 | 292646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52 | 92856 |
2022 | 河南 | 文科 | 专科批 | 229 | 315163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22 | 53957 |
2022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236 | 143664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50 | 138425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4 | 67799 |
2022 | 四川 | 文科 | 专科批 | 150 | 215646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26 | 186000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26 | 186000 |
2022 | 四川 | 理科 | 专科批 | 150 | 284053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0 | 132053 |
2022 | 贵州 | 理科 | 专科批 | 313 | 170146 |
2022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1 | 44413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7 | 152752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专科批 | 210 | 215488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61 | 62753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专科批 | 333 | 155852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394 | - |
2021 | 山西 | 文科 | 专科批 | 130 |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C段 | 343 |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专科批 | 130 | -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01 | 58009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专科批 | 206 | 70504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92 | 19651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专科批 | 242 | 32629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60 | 89608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专科批 | 218 | 102320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6 | 31376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专科批 | 300 | 58917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39 | 51637 |
2021 | 吉林 | 理科 | 专科批 | 227 | 66083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04 | 15830 |
2021 | 吉林 | 文科 | 专科批 | 226 | 28013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25 | 68307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专科批 | 215 | 96929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375 | 21969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专科批 | 294 | 39281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9 | 51652 |
2021 | 安徽 | 文科 | 专科批 | 314 | 166935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5 | 156726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3 | 115105 |
2021 | 江西 | 理科 | 专科批 | 150 | 214241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6 | 47533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7 | 249036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374 | 393747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6 | 274530 |
2021 | 河南 | 理科 | 专科批 | 204 | 457845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0 | 92392 |
2021 | 河南 | 文科 | 专科批 | 235 | 294344 |
2021 | 广西 | 理科 | 专科批 | 202 | 204761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48 | 134531 |
2021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232 | 127903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8 | 64200 |
2021 | 四川 | 文科 | 专科批 | 150 | 199866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6 | 171015 |
2021 | 四川 | 理科 | 专科批 | 150 | 258428 |
2021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1 | 41478 |
2021 | 贵州 | 文科 | 专科批 | 258 | 124377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72 | 122940 |
2021 | 贵州 | 理科 | 专科批 | 293 | 184909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大学(威海)和辽宁传媒学院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50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查询、借还、选座等自助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学者研讨室等功能空间。教学、科研实验室64个,语音室及公共机房18个,多媒体教室58个,并建有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137个、研讨型智慧教室3个、同声传译实验室3个、专业课程制作室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万余台(套),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6万多个。
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框架下,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不断提升校区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亮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0门,优秀教材15部,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43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3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54项,省奖1000余项。
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448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 “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文科实验室”“数字人文文科实验室”“韩国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平台建设有序发展,近年来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等山东大学特色高端智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智库品牌”,智库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影响力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建设,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协作下,已启动文登圣经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东部地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校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进行长短期访学和交流。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共建“先进制造业联合研究中心”,在机械电子与自动化、3D打印、先进制造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智新格局。
校区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有超过13%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双一流”高校和其他高水平大学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攻读研究生。
作为山东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特色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始建于1991年,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辽宁传媒学院。学校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主要培养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
教学条件。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是一所建筑恢弘大气、环境优雅宜人、教学功能完备、生活布局合理的现代化花园式大学。建有400米标准跑道体育场2个,座位9000余个;体育馆2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座位4500余个;图书馆2座,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500个,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镜像电子图书27万种,电子图书135万种,并配有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多种数据库资源。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辽宁省平安校园”,餐饮中心被评为沈阳市A级食堂。
学校全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建有智慧教室60余间、计算机渲染工作站20余间以及设施国内一流的省级卫视台实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融媒体中心等各类现代化的实践场所73个,建有功能多样、设施设备一流、能容纳1000余人的大型实验剧场。一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为学生成功实现梦想提供强有力支撑。
师资队伍。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逐步建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5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部级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1%,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74.2%。
人才培养。学校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以传媒艺术类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校企合作,是辽宁省文化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学校设立11个二级学院(部),面向文化与传媒、广播与影视、艺术与设计、信息与传播等四大领域,开设36个本科专业。
学校致力于培养爱党爱国,具有较高文学艺术素养与较强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自强不息、务实严谨、高效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共计获奖3626项,其中包括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丽水摄影节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金奖、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一等奖、美国戴维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奖项。
“政产学研用”合作。学校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建,以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助力文化传播,先后获批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并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主持完成“辽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师生共同完成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改建、沈阳市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沈阳市百个口袋公园设计、沈阳地铁车厢装饰设计、国家反诈动画宣传片创作、《春来雁北归》等城市文化微电影创作拍摄等多项科技转化及社会服务项目。16教育网
国际教育。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
办学成就。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报到率分别为93%、91.3%、93.5%。毕业生就业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麦可思报告》评价我校为辽宁省培养了较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文化、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提供了较多的人力支撑,较好地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毕业生以“素质高、接地气、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学校现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建设了省级一流课程4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校矢志践行“为国家培养人才,为行业输送精英”的办学使命及“志存高远,德能日进”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定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山东大学和辽宁传媒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和辽宁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01年和1991年。2、山东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辽宁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辽宁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是在山东,辽宁传媒学院是在辽宁。4、山东大学是公办,辽宁传媒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是本科,辽宁传媒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是211,985,辽宁传媒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山东大学和辽宁传媒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山西传媒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山西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83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西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山西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山西传媒学院是在山西。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山西传媒学院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山西传媒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山西传媒学院是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辽宁传媒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辽宁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91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辽宁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辽宁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辽宁传媒学院是在辽宁。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辽宁传媒学院是民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辽宁传媒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浙江传媒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浙江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78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浙江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浙江传媒学院是在浙江。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浙江传媒学院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浙江传媒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浙江传媒学院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河北传媒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河北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2000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河北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河北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河北传媒学院是在河北。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河北传媒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河北传媒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河北传媒学院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天津传媒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天津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2009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天津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天津市教委。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天津传媒学院是在天津。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天津传媒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天津传媒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天津传媒学院是非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南京传媒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南京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2004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南京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江苏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南京传媒学院是在江苏。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南京传媒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南京传媒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南京传媒学院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武汉传媒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武汉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2004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武汉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武汉传媒学院是在湖北。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武汉传媒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武汉传媒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武汉传媒学院是
2023-12-06 00:25:37
2024-02-05 06:47:10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8-26 22: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