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12:03:16 | 16教育网
1、山东大学(威海)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56年。
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
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在浙江。
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
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
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00 | 10348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52 | 19994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1 | 8264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01 | 12429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95 | 13633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34 | 20448 |
2023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490 | 7529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15628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8 | 11747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8 | 4278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6 | 6916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0 | 25495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7 | 27544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7 | 45369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1 | 32627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8 | 16288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1 | 12078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84 | 36221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0 | 31181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16428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16890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1 | 7376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8 | 36079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28791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6 | 20938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2 | 10247 |
2023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28 | 12289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68 | 3373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6 | 5219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21 | 8842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28 | 20562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2 | 9768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2 | 11660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4 | 22729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4 | 22729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9 | 4903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46 | 14281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531 | 4548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480 | 17687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3 | 11083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14371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8 | 12651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0 | 4414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9 | 12680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4 | 8901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14 | 12840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3 | 12620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88 | 20201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8 | 28908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7 | 29714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7 | 40841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9 | 38339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3 | 18127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8 | 20445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0 | 3791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12913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6 | 15942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2 | 12385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5 | 32450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1 | 35701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4 | 25296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4 | 25296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1 | 5878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5 | 16936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17855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6183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7 | 17074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2 | 717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6 | 32322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4 | 33923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4 | 15028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0 | 11780 |
2022 | 广西 | 理科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0 | 17530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9 | 4236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7 | 3861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0 | 4414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7 | 17768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0 | 20314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5 | 22193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6 | 6546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8 | 19309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2 | 22512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38 | 18985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0 | 14800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0 | 12078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73 | 37489 |
2022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8 | 6207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5 | 14999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3 | 10060 |
2022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4 | 15682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5 | 12710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12 | 10354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88 | 1896 |
2022 | 青海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8 | 2816 |
2022 | 青海 | 文科 | 本科一段 | 478 | 1242 |
2022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28 | 10974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76 |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66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26 | 19932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0 | 9054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09 | 11038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1 | 22793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22261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4 | 4706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59 | 13373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565 | 3535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3 | 13245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486 | 16180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11518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4 | 11992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6 | 4000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9 | 9479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491 | 18390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88 | 18414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08 | 13979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6 | 25631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6 | 32995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2 | 39890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1 | 41435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0 | 14024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1 | 17462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3813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0 | 16285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8 | 11990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8 | 31227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4 | 34749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2 | 24547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9 | 26645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9 | 5736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6774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17580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13694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8 | 17090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2 | 5382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4 | 908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28600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6 | 34175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0 | 10161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8 | 4070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9 | 4215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7 | 4375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9725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1 | 18174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9 | 6737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2 | 6847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2 | 19557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7 | 22248 |
2021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4 | 8330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5 | 13812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6 | 16421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7 | 10638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3 | 11747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预科 | 570 | 16005 |
2021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2 | 13354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3 | 15662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26 | 9123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95 | 2105 |
2021 | 青海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8 | 2755 |
2021 | 青海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81 | 1362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2 | 4520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19 |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74 | -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大学(威海)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50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查询、借还、选座等自助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学者研讨室等功能空间。教学、科研实验室64个,语音室及公共机房18个,多媒体教室58个,并建有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137个、研讨型智慧教室3个、同声传译实验室3个、专业课程制作室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万余台(套),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6万多个。
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框架下,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不断提升校区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亮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0门,优秀教材15部,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43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3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54项,省奖1000余项。
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448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 “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文科实验室”“数字人文文科实验室”“韩国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平台建设有序发展,近年来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等山东大学特色高端智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智库品牌”,智库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影响力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建设,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协作下,已启动文登圣经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东部地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校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进行长短期访学和交流。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共建“先进制造业联合研究中心”,在机械电子与自动化、3D打印、先进制造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智新格局。
校区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有超过13%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双一流”高校和其他高水平大学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攻读研究生。
作为山东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特色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5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45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16教育网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全校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正高职称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00余人。其中院士3人,****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12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2022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 6亿元,稳居省属高校第2。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中,2021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主持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学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中国财务云服务研究院、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目前,学校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3项。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学风浓郁,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500余项,8次入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曾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奖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在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2017年第41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获得全球排名并列第20;2017年至2022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共获一等奖36项(含6项全国冠军),总成绩多年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获赛事最高奖瑞萨杯;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满额获奖,总成绩并列全国第一,2021年斩获数学建模国赛三大奖项之一的“知网研学奖”,这是我省首次获得该奖项;2018年和2022年两次取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全国第一;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六轮总榜单(本科)中排名全国第16位,地方本科院校竞赛榜单列全国第一。
办学67年来,学校在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五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7万余名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京东方、中电熊猫、海信、创维、厦门宏发、北信源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我校校友。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是全国新生质量百强高校,在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考研升学率、起薪率以及对母校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均处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拥有网络文化、原创音乐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学科竞赛文化等一批国家级文化品牌,每年均开展“大学之道”人文讲堂、“缤纷下沙”高雅艺坛、社团文化节等数十个文化主题活动以及科技文化节、研究生IT创新学术论坛等一批学术主题活动。金庸、王蒙、泽尔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李昌钰等众多海内外名家大师都曾来校,与师生切磋交流。校园环境优美,书海风荷、雅湖云影等“杭电十景”风光如画。
学校设施一流,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2021年获批“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家级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3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多元,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3个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有7个境外办学机构。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别丰富,教育层次覆盖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设立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聘请大量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驻校任教,选派千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学校自2018以来连续4年在浙江省国际化综合排名位列省属高校第1。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99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在浙江。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威海)
一、山东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01年和1956年。2、山东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是在山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在浙江。4、山东大学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是本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是211,98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山东大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56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在浙江。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
一、电子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哪个好1、电子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6年和1984年。2、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3、电子科技大学是在四川,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4、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5、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6、电子科技大学是211,985,山东大学(威海)是211
一、电子科技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哪个好1、电子科技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6年和1956年。2、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电子科技大学是在四川,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在浙江。4、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5、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6、电子科技大学是211,98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
一、中山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哪个好1、中山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24年和1956年。2、中山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中山大学是在广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在浙江。4、中山大学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5、中山大学是本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6、中山大学是211,98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非211非985。二、中山大
一、东南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哪个好1、东南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02年和1956年。2、东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东南大学是在江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在浙江。4、东南大学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5、东南大学是本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6、东南大学是211,98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非211非985。二、东南大
一、东北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23年和1956年。2、东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是在辽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在浙江。4、东北大学是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是本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是211,98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非211非985。二、东北大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8-26 22:19:47
2024-04-29 13: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