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08:49:32 | 16教育网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东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1952年。
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东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
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山东财经大学是在山东。
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山东财经大学是公办。
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山东财经大学是本科。
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211,985,山东财经大学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14 | 7862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3 | 11658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16 | 7542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8 | 5290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5 | 7513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2 | 6310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5 | 9199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1段 | 560 | 12721 |
2023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4 | 3236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2891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6434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1 | 2429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2 | 6204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8 | 6674 |
2023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492 | 2389 |
202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44 | 8940 |
202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30 | 12194 |
202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45 | 8712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4 | 16747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7 | 15132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7 | 4802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1 | 17753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37 | 20359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6 | 13417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17498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7 | 10137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3 | 29191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88 | 32669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6 | 12939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5610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3 | 2320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3 | 3233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6 | 22935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6 | 22533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0 | 4918 |
2023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35 | 10639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4 | 14746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67 | 3446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4 | 4464 |
2023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543 | 1652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30 | 7359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6 | 9260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9 | 11843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03 | 8264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44 | 5858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42 | 6198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41 | 6376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8 | 14950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4 | 22729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7 | 2445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2 | 9389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1段 | 541 | 16014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3 | 2085 |
2022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42 | 1266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4 | 6231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1 | 11816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1 | 14694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2 | 2336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4 | 3447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7 | 11131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6 | 7797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0 | 7869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9 | 1476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3 | 7356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37 | 9620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8 | 11593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40 | 8999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4 | 449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801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1 | 19364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30 | 20172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6 | 23291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1 | 14430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2 | 18548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0 | 1854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9718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9 | 1169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7 | 10808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6 | 31707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87 | 22827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2 | 19875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7 | 23098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4 | 4515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2 | 2891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0 | 14853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3 | 3988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6 | 16499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2867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6183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2 | 2419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7 | 292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23552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0 | 22068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8 | 4595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94 | 1824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7 | 12583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5 | 4018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2 | 4250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6 | 11679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7 | 14420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6 | 2174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20393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6 | 15577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87 | 3390 |
2022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13 | 1393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8048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0 | 8432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19 | 2845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5 | 12794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9 | 11840 |
2022 | 陕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44 | 3437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29 | 7161 |
2022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525 | 2238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60 | 3222 |
2022 | 青海 | 文科 | 本科一段 | 491 | 921 |
2022 | 宁夏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25 | 1149 |
2022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7 | 2639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91 | -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96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9 | 11162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0 | 9507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4 | 10409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9 | 5958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6 | 6411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5 | 6550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3858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8 | 24508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02 | 2313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3 | 9633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1段 | 551 | 15839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5 | 1761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9 | 10656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0 | 10607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15164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04 | 2088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5 | 7638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4 | 9129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3 | 1683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4 | 8732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8 | 6764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9 | 1268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8 | 9699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12 | 13080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7 | 9895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3 | 437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8 | 18173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7 | 24956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5 | 20991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1 | 23426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9 | 14287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4 | 20832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8913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1838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0 | 1920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4 | 10279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1 | 21721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8 | 30921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4 | 17248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2 | 2454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5 | 14434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05 | 3175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17580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2550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7549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3 | 2362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2 | 456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8 | 2446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8 | 24830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8 | 10662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2 | 3990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3 | 4725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2 | 10966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7 | 2724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1 | 14503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89 | 3448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2 | 14706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22819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7 | 8545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9 | 10101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1 | 11385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12059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38 | 7161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59 | 3675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99 | 3306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1 | -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东财经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首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一百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彰显着自己的办学特色。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与冶金工业部批准,成立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院。1993年,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学校随之更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8年,随东北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以来,先后承担“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项目及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创新战略,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活力充沛、特色鲜明的大学。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依燕山,南临渤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学习氛围浓郁。目前,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面积35.6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4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83人,硕士、博士生导师265人。建有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秦皇岛分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8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六大学科门类。学校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单独设有光学工程、民族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学校在7个学科门类、17个一级学科方向上对东北大学学科评估提供强有力支撑。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由东北大学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本科生10400人,硕士研究生1206人,博士研究生80余人。学生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本科生录取分数连年增长,2022年,在招生的30个省份中,理工类20个省、文史类9个省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控制线100分以上;研究生招生一志愿录取率和录取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比例连年大幅度提升。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在央企、行业头部企业等重点领域就业,还有部分毕业生志愿投身西部、考取选调生、应征入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自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4万余名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秉持“传道、悟业、引领、求索”的教学理念,贯彻“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教学方针,按照“两系双模”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研究生培养严格按照东北大学“八个同一”原则,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严格培养过程把关,全面实现同一培养标准,保证同一培养质量。现有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1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建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3个,示范课程8门,教学名师和团队11个。五年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河北省教改项目125项,获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9项。
学校积极深化育人特色,实践育人成效显著。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项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励1400余项、省级奖励2900余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为河北省首批双创学院建设单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开展多维度实践锻炼。承担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组织“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等。鼓励学生均衡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组建高水平民族管弦乐团,承担“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学生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优化科研环境,科研实力不断提升。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20余个。设有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智能感知与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光电探测分中心,东北大学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985工程”实验室2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获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支。五年累计承担科研项目99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9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5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0项,其中省部级奖励21项。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先后与美、英、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世界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共同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鼓励教师出国(境)交流访问,为师生提供长短期出国交流项目50余项。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各个层次的留学生。
学校积极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效能,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推进。先后入选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首批河北省科协智库研究基地。获批建设河北省第二批外国专家公寓,自主创建民族学博物馆。先后成立中国满学研究院、中国长城研究院等41个研究院(所),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决策智库作用。目前,已与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市100余个地、市、县和一批央企、民企的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前,学校正在按照东北大学“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一流大学建设,坚定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差异化发展道路,为尽快实现“建成与东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是财政部直属六所高校之一。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我省第一所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我省内涵提升和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重点支持的高校。2017年12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和“坚定一流目标,贯穿两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四大战略”的1234发展思路。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2020、2021年连续获得省属本科高校分类考核“优秀”等次。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是首批“山东省绿色学校”。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室21个。校舍建筑总面积9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8亿元。图书馆藏书347.9万册,电子图书743万册,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主校区图书馆项目荣获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设有雅思机考考点,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国大陆的第27个官方考点。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拥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本科专业总数比例位居省属高校首位。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 以上专业数 18 个,位居省属高校第 2 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 9 位,是山东省唯一所有专业全部上榜的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30人,其中教授378人、副教授69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34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709人。1人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16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工程);16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个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7人入选财政部人才库专家,21人次入选“泰山学者”工程,20人入选省级教学名师,39人次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10人次获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等称号。全职引进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1人。2022年,学校获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评估“优秀”等次。
人才培养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顺利通过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省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拥有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2022年获评中国教育在线“山东省最受高中生关注本科高校”、大众网“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学校实行荣誉学位制度,成立荣誉学院,设有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流教材7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在近四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2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14项。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现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1个。大学生创业园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山东省双创示范基地”。自2015年起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进千乡村、千企业、千社区),现已发展成为“覆盖全员、贯穿全年”的社会实践特色育人品牌。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嘉奖,2012-2022获国家级重点创新创业竞赛奖项70项,其中,金奖(一等奖)10项,银奖(二等奖)19项,铜奖(三等奖)41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2021年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排名第6位。学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荣获“世界大学生五球锦标赛”排球冠军(2010年)、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三连冠(2008—2011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两届冠军(2012年、2017年)。学校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0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年度项目74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83项;被CSSCI、SCI、SSCI和EI等检索收录论文1449篇。参与共建“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重点新型智库1个、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3个,入选首批法治山东建设理论与实务研究基地。主办《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其中《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年入选“2021-2022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同时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2021年,首次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经济学、管理学成果获奖等级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22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21项,位列省属高校第1位,全国财经类高校并列第5位,全国立项单位第53位。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社会服务
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打造服务社会“财大品牌”。近3年省部共建课题16项。山东省教育厅在我校设立省教育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以及3个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企业、校友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成立乡村文化研究院,发布我国首部乡村文化蓝皮书《中国乡村文化发展报告(2018—2021)》。成立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发布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研究成果被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充分吸纳。4项成果获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首位。获评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智库奖”,入选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实施创新试点单位。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单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教育部“平安留学”培训协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ASREU)创始成员高校之一,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AAPBS)大陆12所高校之一,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会员,北美精算师协会(SOA)UCAP高校,欧亚太平洋学术联盟(EPU)成员学校,“一带一路”财经类大学联盟创始成员,“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滑铁卢大学,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雷恩第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共同打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60余个,覆盖学分互认及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培养全过程。学校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历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立欧美同学会。学校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与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发改委、临沂市政府以及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50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成功举办建校70周年暨合并建校10周年庆典的新起点上,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持“立德树人、经世济民”的办学宗旨,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弘扬“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高水平财经特色名校而努力奋斗!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东北财经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东北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1952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东北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辽宁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东北财经大学是在辽宁。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东北财经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东北财经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211,985,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西财经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西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1951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西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山西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山西财经大学是在山西。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山西财经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山西财经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211,985,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2005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在山东。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民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2005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是在山东。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是民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广东财经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广东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1983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广东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广东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广东财经大学是在广东。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广东财经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广东财经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211,985,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安徽财经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安徽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1959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安徽财经大学是在安徽。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安徽财经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安徽财经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211,985,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南京财经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南京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1956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南京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苏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南京财经大学是在江苏。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南京财经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南京财经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211,985,
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天津财经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天津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7年和1958年。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天津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在河北,天津财经大学是在天津。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公办,天津财经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本科,天津财经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211,98
2024-05-25 23:53:08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2-05 06:47:10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