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05:10:41 | 16教育网
不同省份的志愿数量是不同的,以北京市为例,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30个志愿;专科普通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
不同省份的志愿数量是不同的,以北京市为例,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30个志愿;专科普通宽局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
以山东省为例,常规批志愿填报包括未列入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批的其他本、专科招生,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安慎派让排三次志愿填报,均实行羡此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第1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科志愿,第2次和第3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专科志愿。
以湖北省为例,本科段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6个专业栏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考生可填满全部院校专业组志愿及专业,也可选择部分填报。
平行志愿有一个原则就是分数优先。这个图表不知道大家看懂没有。举个例子就是,院校1录取分数502分,院校2录取分数为488分,院校3为496分。投档的时候,计算机先检索500分的甲考生志愿,院校1不满足,便检索院校2,满足,则背院校2录取。然后才会检索乙考生的志愿,这个时候若院校2已经招满,那么乙考生就无缘院校2,只能往下继续检索符合的志愿院校。平行志愿加大了高分考生被录取的几率,分数越高,越占优势。
2022年湖北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暂未公布,以下是我整理的2021年湖北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仅供参考。
本科批
一共有45个院校专业组,分为院校专业组1、院校专业组2.......院校专业组45
每个志愿下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
专科批
一共有20个院校专业组,分为院校专业组1、院校专业组2.......院校专业组20
每个志愿下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
网上填报志愿10个主要操作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16教育网
网上填报的志愿是投档录取依据,为了保证志愿的安全有效,考生要对自己填报的志愿负责,严格按规定的步骤和程序上网填报。
登录省招办指定的网址填报
考生只能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志愿,否则无效。
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
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 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网报系统就会关闭,不能再进行填报或修改。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
首次登录后必须更改初始密码
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 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更改。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不要用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学号、考号、手机号、“1234”、“123456”、“6666”、“8888”或“aaaa”、“abcdef”之类的数字和字母作为密码。
一定要记住保存和安全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或修改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并提交志愿表”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考生每次退出网报系统时,一定要先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安全退出” 按钮,再关闭浏览器(或填报页面)。若直接关闭浏览器(或填报页面)、或长时间不做任何操作(一般为30分钟),考生帐号将被锁定,须等待15分钟才能再次登录。因此考生应规范操作,把握操作时限,避免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登录网报系统检查志愿信息
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后,建议考生最好再次登录网报系统,点击“查询志愿”按钮,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误,是否遗漏。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建议先拟定好志愿草表再上网填报
高考志愿对录取考生至关重要,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反复斟酌填写志愿草表,再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这样不容易出现错漏。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建议考生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
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心情紧张,容易错误操作;还有可能因网络访问量过大,导致网络拥堵不畅、网速缓慢,影响填报。
准确填写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
考生登录省招办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除了填报志愿,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填写本人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建议填写考生本人或家长的手机号码,这是考生网上录取电子档案信息中的重要部分。考生填写或修改联系方式请于截止当日 17:00点前完成,逾期将不能填写或修改。考生只能在集中填报志愿期间填写或修改联系方式,其他时间不能填写或修改。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可以填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 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学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就是比你高考成绩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的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第四个可以填的稍微低一点,这样比较有保障。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是写给家长和考生看的。把家长放在前面,是因为家长的阅历丰富,能够更长远地考虑考生的未来也是因为家长离开学校的时间很长了,多数家长对大学,专业,填报志愿等事情的最新发展比较陌生把家长放在前面,更是因为考生现在备考时间很紧张,不能让考生为填报志愿而分心。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应该怎么填报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高考一共能报几个志愿?高考报志愿能报6-8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高考一共能报G个平行志愿,可以报后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即每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高考填报志愿对于文综理综地区的考生,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提前批可报两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五个专业,一、二、三批次均可报两个志愿,第一个志愿是一所学校五个专业,第二个是平行志愿,可报三所院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学校后面都有6个空填的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当然,如果你想读的专业填不够6个,你可以愿意填几个就填几个。
新高考怎样填报志愿?选地域,即选择你想去的大学所在地。这样一来,能适当缩小选择的范围。挑学校,即在你已选定的大学所在地里,选择想去的大学,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定专业,即在你已选定的那些大学里,选择想报读的专业,而且这个挑出80个“学校+专业”的志愿。志愿排序,给选好的80个志愿排队。注意事项:1、新高考80个志愿是浙江省今年高考的志愿填报数量,每个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第一步、初步确定报考院校范围。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历史科目组合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查阅今年高考一分段统计表),并结合往年录取情况(查阅最近三年高考录取历史数据),大致找到可能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并将它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然后再结合个人偏好(如地区、办学类型等),高校办学情况(如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声誉、校区分布等),筛选出有意报考
高考志愿填报公式高考志愿填报公式如下:新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旧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数;新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旧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数新高考位次:选物理或选历史的全省位次,会跟随高考成绩一起公布;选物理(历史)人数:新高考选物理(历史)的总人数,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最后一个人的位次加上人数);理科(文科)人数:旧高考理科(文科)总人数。这种方法就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4至6个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进行填报,同时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其中考生可以填报4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考试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1.考生应讲诚信并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
浙江高考能填几个志愿浙江高考志愿一段可以填报8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1个专业,二段可以填8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1个专业。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浙江好的大学推荐:1、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省内唯一-所985高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学校的学科实
新高考填报志愿可以报多少个学校新高考可以报96个学校。新高考可以报96个学校。在新高考地区,不同省份地区可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数量是不同的。比如天津普通本科批次A阶段设置50个平行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栏中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考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通过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确定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2024-12-18 15:09:51
2025-01-02 14:14:30
2024-11-21 00:46:03
2024-09-25 02:22:34
2024-12-16 19:20:07
2024-07-28 00: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