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

2024-06-22 10:51:40 | 16教育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

2015年高考怎样填报志愿

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只是扩大了考生院校选择的范围,减轻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压力,由于报考信息的不对称,考生家长对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和分数使用等方面缺乏经验,容易走入误区或盲区,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造成“高分落榜或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课程)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 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上线落榜的具体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4种类型: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课程)专业的考生,英语(课程)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宣传力度;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 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

2015年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

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只是扩大了考生院校选择的范围,减轻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压力,由于报考信息的不对称,考生家长对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和分数使用等方面缺乏经验,容易走入误区或盲区,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造成“高分落榜或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课程)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 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上线落榜的具体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4种类型: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课程)专业的考生,英语(课程)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宣传力度;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 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16教育网

报考大学的时候如何选专业?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报考大学的时候如何选专业?的相关内容。

①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

常常会听到大学学长学姐在大学学着不喜欢的专业,这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选择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真兴趣而非伪兴趣),大学专业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需考虑毕业后想要从事的职业。

专业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填写志愿前先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

②专业培养方向及职业发展

同一个专业会存在不同培养方向,家长和考生需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对目前专业要有所了解,特别是不同的大学,同一个专业其专业方向都会不同。例如法律专业,按专攻经济法方向的、婚姻法方向的、行政诉讼法方面的。

对于职业发展而言,如果你学的是市场营销,就意味着你将来可能是市场总监、销售总监、客户经理、市场专员、销售;如果你学的是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就意味着你将来可能是道路、桥梁、房屋建筑方面的设计师、建造师、工程师、监理师。

③了解大学《招生章程》招生要求

高考志愿填报还需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例体检结果受限制,考生体检结果不符合专业录取要求而被退档。为避免这一风险,必须认真阅读《体检指导意见》及学校《招生章程》,了解“录取规则”对体检的具体要求;单科成绩受限制,高校录取不仅看总分,还要看与录取专业相对应的单科成绩;还需了解院校对专业录取方式等等。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填报志愿 高考
与“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相关推荐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及方法有哪些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有哪些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及方法有哪些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有哪些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及方法有哪些填报高考志愿技巧有哪些1、综合自身情况选专业,其次再是院校。2、平行志愿填报要有梯度,既要冲一冲也要保底。3、将最心仪的学习填在第一志愿。“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4、尽量填满所有院校和专业志愿。5、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6、有些院校要求严格,不符合条件的就别报。正确填报高考志愿的小技巧有哪些?高考志愿填报是一

2024-08-03 05:10:07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及方法有哪些填报高考志愿技巧有哪些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及方法有哪些填报高考志愿技巧有哪些

怎样正确填报高考志愿1、牢记填报时间。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2、核查相关信息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应仔细查看核对自己的体检、报名、相片、照顾特征信息等是否正确,如有问题

2024-07-05 12:24:28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高考志愿填报六个技巧: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题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2、排查志

2024-06-19 02:42:44
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
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

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如下:1、学校与专业的匹配。填报志愿之前,你需要对学校和专业做一些了解,包括学校和专业的情况、竞争力等。不仅要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还需要了解专业的开设情况、就业前景等信息。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综合考虑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收入水平等因素。2、考虑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度。填报志愿时,还需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

2024-06-19 18:52:03
填报高考志愿有哪些技巧?
填报高考志愿有哪些技巧?

填报高考志愿有哪些技巧?重点谈了志愿填报的几个关键步骤,只要按部就班去操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必须心中有数的几组数据,则是志愿填报的核心,必须精打细算,了然于胸。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细节问题,也是我们在志愿填报时必须注意的!一是由于在全省范围内招生,实践证明,平时我们所说的“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其实不是夸大了,而是缩小了!以今年的“一分一段表”为例,不论文理,在本科二本区域,一分之

2024-06-24 05:42:55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1,关注近3-5年数据2,填报学校和专业都要有梯度3,关注高校官网和招生简章4,注重专业调剂的问题方法/步骤为了给孩子填报志愿,很多家长做了不少工科,他们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则,熟悉填报的方法,知道运用一份一段表和省位次,但是这些还是不够的,要对近3-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因为每年的高校录取情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所以如果只参考一年数据,

2024-06-26 20:20:09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高考结束后,分数和志愿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其重要性可能因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相关观点:1.分数的重要性:高考成绩通常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优秀的成绩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包括进入知名的高校和优质专业。高分还可能带来奖学金或其他教育机会,为你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志愿的重要性:志愿填报决定了你未来大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专业方向。选择适

2024-06-29 22:45:11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怎样正确填报高考志愿1、牢记填报时间。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2、核查相关信息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应仔细查看核对自己的体检、报名、相片、照顾特征信息等是否正确,如有问题

2024-07-03 16: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