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

2024-06-20 04:18:16 | 16教育网

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

新高考怎样填报志愿?

选地域,即选择你想去的大学所在地。这样一来,能适当缩小选择的范围。 挑学校,即在你已选定的大学所在地里,选择想去的大学,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 定专业,即在你已选定的那些大学里,选择想报读的专业,而且这个挑出80个“学校+专业”的志愿。 志愿排序 ,给选好的80个志愿排队。

注意事项:

1、新高考80个志愿是浙江省今年高考的志愿填报数量,每个考生将按照分数段填报志愿,可以填报80个专业加院校的组合志愿。

2、考生填报80个志愿时,仍然可以按照冲稳保的方式选择报考的院校及专业,可以将80个志愿平均分成三部分,分别采用冲稳保的方式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

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如下:

信息原则

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应充分利用报纸、网络、书刊、广告和其他资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高校信息,重点了解其师资力量、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等。力争做到填报志愿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家中有粮心不慌”,而不致病急乱投医,像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

咨询原则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集思广益,多听则明。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应尽可能向有关教育专家和亲友多方咨询了解,请他们帮助分析和指导,提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自主原则

志愿选择关系考生一生幸福,追求什么,需要什么,考生自己最清楚。因此,填报志愿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由考生自己最后决定,家长、老师和亲友都不能代替考生作主,侵犯考生的志愿自主权。

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永不熄灭的动力,是迈向成功的台阶。填报志愿,无论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应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慎重做出选择,不受外在功利因素影响和他人意志左右。当然兴趣就建立在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家长要从小培养和引导孩子兴趣志向。

需求原则

填报志愿除了应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外,还应考虑国家和社会需求。任何专业只有符合社会需求才能发展良好、就业广阔。因此,考生对专业的选择,不能单纯看就业看待遇,而要看需求看发展。既要观察眼前,更要着眼长远,预测一下10年、20年后的情形。

优先原则

即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优先考虑专业?有人建议重点院校优先考虑学校,一般院校优先考虑专业。笔者觉得,无论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都应把专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因为不管你在什么学校就读,学校只是提供环境氛围,专业才能提供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专业有无优势,特色是否鲜明,专业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今后的就业与发展。

梯度原则
16教育网

即每一志愿都有多个平行志愿,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彼此间应有一定梯度,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否则,如果每个志愿学校都处于同一水平,实力相当,就有可能面临五个学校同时落选而流落到下一批次或等待征集志愿。

因此经验人士建议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方法,适当拉开各志愿学校之间的实力,形成一定的合理的梯度或层次。

谨慎原则

即谨慎对待“服从调剂”这一条。“服从调剂”有利于考生增加被录取机会,有利于高校间及高校内部的招生协调。调剂包括学校调剂和专业调剂两个层面。学校调剂即从志愿学校调配到其他院校,专业调剂即从志愿专业调配到其他专业。

调配后的学校和专业可能与志愿学校和专业有较大差距,对此考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反复权衡,慎重对待。

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如下: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新高考省份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96、80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步骤:

1、2023年明确专业方向。

在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先确定好自己报考的大学专业方向。以专业为导向,再来筛选大学,以就业为目标,考虑城市的选择。

2、换算分数。

2023年高考报考的核心算法是全省排名,而不是高考分数。当年的高考成绩,通过一分一分段表换算成前3年的等位分。

3、确定筛选区间。

可以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初选2023年院校,一般可以从自己分类数的上20分,下30分区间内进行院校选择。

4、专业选择。

每个学校会有多个专业招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大学的录取规则做好专业的筛选与排序。

5、确定学校的顺序。

2023年学校顺序的确定不一定是冲稳保,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意句,录取的可能做最优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高考
与“高考志愿怎么填原则”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政策解读)迎接2022高考的学子们,志愿填报是一项关键决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差异,以及如何巧妙应对。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较量:平行志愿,如其名,分数排序时一次投档,以分数为王,控制比例通常为105%,强调的是分数优先。而顺序志愿则遵循志愿优先的原则,院校调档比例一般为120%,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然而,这看似公平的竞争背

2024-06-23 18:52:02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如下: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新高考省份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96、80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步骤:1、2023年明确专业方向。在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先确定好自己报考的大学专业方向。以专业为导向,再来筛选大学,以就业为目标

2024-06-20 14:03:33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规则如下:1、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两类。2、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3、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

2024-06-20 14:05:18
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原则?
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原则?

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原则?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去向。二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三是考虑兴趣爱好、专业就业等因素。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

2024-06-22 10:49:35
新高考省份志愿填报原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新高考省份志愿填报原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新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如下: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新高考省份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96、80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步骤:1、2023年明确专业方向。在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先确定好自己报考的大学专业方向。以专业为导向,再来筛选大学,以就业为目标

2024-06-19 13:28:16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录取规则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录取规则是什么

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1、分数优先: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举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学、志愿2清华大学、志愿3中国人民大学,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国人民大学、志愿2复旦大学,由于甲考生分数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档,如果甲考生不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

2024-06-24 18:19:02
高考填报志愿的原则是什么?
高考填报志愿的原则是什么?

平行志愿填报的三大基本原则平行志愿填报的三大基本原则如下:1、高分优先原则。平行志愿投档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指的就是高分考生优先投档。因此,在投档的时候比你高一分的同学永远比你先投档,后面的考生都要等着。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你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能一味冲高,要把志愿设置在分数的合理范围内。2、遵循志愿原则。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那些在你分数范围内的你

2024-07-29 16:30:15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讲解全部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讲解全部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是: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而传统的顺序志愿则是根据“志愿优先,按分排序”。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有关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按照投档

2024-06-25 0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