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中考志愿怎么报?

2024-05-29 09:32:20 | 16教育网

今天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考志愿怎么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志愿怎么报?

2023中考报志愿时间

2023中考报志愿时间如下:

1、2023年淄博中考志愿填报时间

首次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5日至6日,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13日。两次志愿填报均设置两类:第一类为“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和高等师范教育类志愿设置一个;第二类为高中阶段类。

其中,普通高中类学校志愿设置一个指标生志愿和5个非指标生志愿,非指标生志愿为平行志愿;初中后职业教育类(不含“3+4”对口贯通培养高职本科和高等师范教育类)学校设置两个平行志愿,每所志愿学校选报专业设置两个平行志愿。

2、2023年温州中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中招生分两类志愿:普通高中和中职提前批(包括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学前教育大专班、中职部分特色专业)。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6月28日上午8:00—6月29日上午8:00。

学前教育大专班和中职部分特色专业:6月28日上午8:00—6月29日中午12:00。

普通高中:6月28日上午8:00—6月30日下午4:30。

中考填报志愿技巧:

1、了解学校和专业是志愿填报的基础

高中阶段招生的学校有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普通高中从办学层次来分,有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从办学体制来分,又分为公办高中、公立转制高中和民办高中。

综合高中是近几年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适当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含中专、职校、技校)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2、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

其实中考志愿相对于高考比较容易填报,考生只要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理清自己想要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即可。简单地说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

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查看《招生简章》、《招生报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关材料,并认真听取毕业学校召开的报考辅导会,从正规渠道了解报考信息。

以上数据出自初三网。 16教育网

中考志愿怎么报?

中考报志愿时间和截止时间

中考报志愿时间和截止时间:6月15日一19日8:30-20:00。

中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志愿分为5个批次,第二批次分为3个阶段,第三、四批次各分为2个阶段,请考生一定要注意批次填报顺序。

2、同批次不同阶段最多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也可不选

3、民办学校不单独举行市内招生。

4、中考志愿一经录取,考生只能在录取学校就读,学籍也只能注册到录取学校。

5、中考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高中学校招生志愿填报及录取政策书,熟知填报要求,可先在拟稿表上填写,再在网上录入志愿。考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情况、家庭条件、往年学校录取分数等因素综合考虑志愿填报顺序,合理、自主填报志愿。

填完中考志愿后还可以更改吗?

中考考生的志愿信息提交后不能更改,未提交可以更改。

这是因为考生在不知道报名人数和考试成绩的情况下,统一时间内填报志愿,每个考生都希望获得更多的录取机会,实现自己考上最理想学校的愿望。

如果允许个别考生在了解学校报名人数、考试成绩等招生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将破坏招生公平公正原则。

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门规定,一旦确认收集到中考考生的志愿信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的志愿信息。

填报志愿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填报志愿时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被虚名所迷惑。

如果有多个志愿,要合理搭配,留有适当的备选空间。

了解各个学校对于文化课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学校和专业。

中考志愿怎么报?

中考志愿怎么报?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考志愿怎么报?的相关内容。

中考报志愿的流程如下:

1、查看成绩:中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查看自己的成绩,并计算出自己的总分。

2、确定报考范围:根据自己的成绩,考生可以确定自己的报考范围,即可以报考哪些学校和专业。

3、选择填报学校和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成绩情况,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填报志愿时,一般可以填报若干个学校和专业,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优先顺序填报。

4、提交志愿:填报完志愿后,考生需要将志愿单交给指定的教育部门或学校,一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

5、确认录取:录取结果一般在中考成绩公布后一段时间内公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和成绩情况查看是否被录取,并确认自己的录取结果。

中考的意义

1、中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中考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中考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2、中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考考试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优秀的应试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参加中考考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知识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16教育网整理的中考志愿怎么报?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中考
与“中考志愿怎么报?”相关推荐
中考补报志愿怎么补报
中考补报志愿怎么补报

中考网上补录填报操作说明?一、中考志愿填报方法1在浏览器上打开教育考试院网,然后输入考生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2登录成功后,点击“网上填报志愿”。3进入填报须知界面后,勾选协议并点击“确定”。4确认协议后,在第一批次志愿界面选择ABC三个志愿并点击下一步。5志愿填报完成后,在提示界面点击“确定”。6保存成功后,点击“安全退出”即可。二、总结

2024-09-30 02:42:50
中考补报志愿怎么补报?
中考补报志愿怎么补报?

中考补报志愿怎么补报?中考补报志愿就是再次在你填报志愿的网站进行志愿的填报。补报志愿的话你需要注意有补报名额的高中或者是职业高中有哪些,没有补录名额的学校不要进行填写,以免造成自己无法被录取。同时也要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志愿。中考补报志愿怎么补报考生上网补报志愿前,要先仔细查阅《补录计划》及《补报志愿须知》,注意各招生学校的招生范围、最低资格分数线、收费标准及有关说明,并记准拟补报

2024-09-28 02:01:45
中考志愿者怎么报名
中考志愿者怎么报名

高考志愿填报,是先录取第一志愿还是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就会被第二志愿录取。如果是平行志愿录取,不影响。如果是梯度志愿或者顺序志愿,会有影响。如果这个志愿者是按顺序录取的,那么第二志愿的学校首先从第一志愿填写这个学校的考生那里录取。如果考生的分数没有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或者虽然达到了录取分数线。但是如果因为专业选择不当而役的,需要转到第二志愿或者其他志

2024-07-31 02:21:49
天津中考志愿怎么报?
天津中考志愿怎么报?

天津中考志愿怎么报?天津中考报志愿流程如下:1.提前准备准备好个人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学籍证明等。了解各所高中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情况,参考学校排名和专业设置等信息。和家长一起确定志愿填报的顺序和范围,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2.登录报名系统在指定时间内登录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的报名网站,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相关考试成绩。验证个人信息并缴纳报名费,确保报名

2024-06-24 03:05:17
中考志愿怎么填报步骤
中考志愿怎么填报步骤

中考志愿怎么填报步骤中考志愿填报步骤有哪些?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中考志愿填报步骤(以黄石为例)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填报志愿要以统一下发的《黄石市202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为依据。招生计划中有学校性质(高中、中职)、学校全称、招生批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第二步:填写志愿草表。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填写志愿草表,根据自己的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收费情况

2024-05-09 06:09:51
中考报志愿超时怎么办?
中考报志愿超时怎么办?

高考填报志愿有几天时间一般来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大概在3-4天左右。提前批在六月底就开始报考了,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填报志愿,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旬开始填报志愿。虽然高考报志愿一共只有几天的时间,但是需要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开始填报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

2024-06-14 00:23:04
温州中考志愿怎么填报
温州中考志愿怎么填报

温州中考志愿怎么填报温州考生填报志愿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即“知分填志愿”,志愿填报时间为3天。报考普通高中统招生的考生通过“温州市中招管理系统”填报志愿,本年度市局直属(鹿城片区)普通高中招生学校共28所,设置40个平行志愿。其中公办普通高中共设20个志愿,分别是:温州中学统招、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统招、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特色实验班、三校联合统招(温州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2024-06-22 19:06:50
长沙中考志愿怎么填报
长沙中考志愿怎么填报

长沙中考志愿填报时间长沙中考志愿填报时间7月4日8:00至7月6日17:30。2022年长沙城区的初中毕业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时间为7月4日8:00至7月6日17:30。为确保志愿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真实性,2022年长沙将升级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引入短信验证机制。简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

2024-07-19 04: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