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16:54:24 | 16教育网
近年来,国内外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版本的榜单发布,都会引发争议,只不过争议的程度不同罢了。与“校友会”“武书连”相比,QS、泰晤士、US News和软科等版本的大学排名,较高认可度较高。为此,舆论将它们并称为“世界四大权威大学排名”。
以新近出炉的软科2020中国大学排名为例,主榜(也即是综合实力榜)中靠前高校排名基本靠谱,呈现出了“清北”+“华东五校”+“武中华”+“西安航师济”的顶尖高校格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百强榜单一贯是“双一流”高校占据绝对优势,但此次软科版百强中,还是出现了15所非“双一流”高校的身影,而且,有4所高校跻身了前70名。对于非“双一流”高校而言,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排位了。
多数来自沿海经济强省
从地域上看,15所跻身全国百强的非“双一流”高校,除了燕山大学和湖北大学外,其余全部来自沿海经济优势明显的省份。
其中,广东省有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大学5所上榜,南科大还是排名第一、唯一入围TOP 50的高校。紧随其后的是各有3所的江苏省和上海市,不过江苏省的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三校排名更为靠前。排名第四的是浙江省,入围高校是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高考录取分数达到“双一流”级别
虽然这15所高校没有名校光环,但基于不俗的综合实力以及优越的地理区位,多数在高考录取分数上已经达到了“双一流”高校级别。以深圳市本土的“双子星”高校为例,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在2019年部分省份的高考录取中,投档线达到了“末流”985大学水平,以至于有高考生在二者的选择中产生纠结。
谁会突围下一轮“双一流”?
虽然高考录取分达到了名校级别,但这些高校对名校光环同样渴求,尤其是在“双一流”可动态调整的大背景下。
从首轮“双一流”新增的25所非“211工程”高校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类特点:第一类是有全国顶尖学科的行业性高校,此类数据占据多数,比如中国美术大学、外交学院以及多所中医药大学等;第二轮是发展势头强劲的年轻高校,代表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大学等;第三类是具备一定实力、但也考虑了地域需求因素的高校,比如河南大学。
综合上述三类特点,15所非“双一流”百强高校,均有一定机会在下一轮“双一流”评选中突围,不过,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整体概率更大。
对于软科版2020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你怎么看呢?哪些普通高校有望入围下一轮“双一流”?欢迎留言交流!
该榜单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进行评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3,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次排在4到10名。地方高校中表现最好的三所大学分别是苏州大学(29名)、南方科技大学(35名)和上海大学(41名)。
从广东来看,共有27所广东高校上榜,中山大学位居第9名,华南理工大学排名20名。此外还有南方科技大学(35名)、暨南大学(51名)、深圳大学(58名)、华南师范大学(85名)、汕头大学(95名)均位列百强。
今年该榜单还首次发布了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2019年入选中国最好医科大学综合排名的学校数量共71所,5所广东医学高校入选,南方医科大学排名全国第4名,成绩亮眼。同时广州医科大学(14名)、广州中医药大学(19名)、广东医科大学(34名)、广东药科大学(36名)上榜。
扩展资料
中国大来学排行榜,是针对中国所自属各类高等教育院校(含港澳及台湾地区高校)的排名。现阶段大学排行榜主要有三种来源:
一是来自某些知高校,如人大版;
二是来自民间组织和网络,如校友会网版、最好大学网版等。
三是国际教育组织机构所做的世道界大学排名中的入榜中国高校排名,如世界公认影响力最大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大学排名没有绝对的公正与权威,仅能作部分参考。而且每年按国际标准评估都有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 广东27高校上榜 16教育网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非985211的一本大学排名的相关内容。
中国的一本大学是指具有较高教育质量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综合性大学。除了985和211工程的高校外,中国还有许多非985211的一本大学,这些学校在各自领域也拥有一定的声誉和优势。以下是一些非985211的一本大学排名及简介:
1.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国内著名的工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工程、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该校在国内综合大学排名中常常位居前列。
2.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在理工科、医学等领域享有较高声誉。该校的化学、材料科学、药学等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国较早培养航空航天人才的学校之一,以工程学科为主,其航空航天、机械与控制等领域具有优势。
4.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在材料科学、矿业工程、地球科学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该校也在国内一流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为特色的学校,其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基地。
6.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工程与技术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声誉。该校的工程学科在国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7.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主的学校,其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是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8.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在工程、医学、化学等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该校的华西医学院在国内医学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这些非985211的一本大学在各自的特色学科和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声誉。选择一所适合的大学需要考虑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校园环境等因素,并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目标做出选择。重要的是,无论是985211还是非985211的一本大学,都有许多优秀的学校和专业,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中国大学排名前100名有哪些?这些排行榜全是民间组织组织的,教育部官方从未发布过此类排名。1、第一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第二档: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3、第三档: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
#双非大学排名#双非大学排名如下:1、深圳大学:全国排名第68位,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所综合类高校。2、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75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理工类高校。3、江苏大学:全国排名第77位,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综合类高校。4、扬州大学:全国排名第79位,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所综合类高校。5、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81位,位于江苏省南
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实力超强的是哪5所大学?一直以来,最受考生和家长推崇和青睐的莫过于像985、211、双一流这些高等大学,很多成绩好的考生基本上都是奔着985和211学校去的,然而,在每年高考的几百万考生大军中,能成功考进这类高校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这些学校的招生名额有限,有些人挤破头脑想考进去绝非易事,也许就是一分之差就注定与自己心仪的大学擦肩而过。不可置疑,能考上
顶尖211大学(非985)前十名顶尖211大学(非985)前十名如下:1、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33名。2、上海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33名。3、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36名。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第37名。5、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第40名。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41名。7、华中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42名。8、苏州大
双一流高校排名以下是双一流高校的排名列表: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中国科学院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5.复旦大学6.浙江大学7.国防科技大学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中国人民大学10.南京大学...134.上海音乐学院135.成都理工大学136.河南大学137.南京林业
全国双一流军校排名军校排名前十位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国防
双非大学100强排行榜以下是双非大学100强排行榜昆明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燕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扬州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军校前十名排名军校前十名排名如下:1、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大。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2、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2024-05-25 23:53:08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2-05 06:47:10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