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 正文

马秋芬是做什么的

2025-02-07 08:49:41 | 16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马秋芬是做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马秋芬是做什么的

马秋芬是做什么的


马秋芬
马秋芬,女,沈阳人。祖籍山东省黄县。曾任《芒种》主编,1986年始,在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至今,2008年首批沈阳市优秀专家,现已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2007年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女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系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沈阳市作协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文联的专业作家。
中文名:马秋芬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黄县
出生日期:1949年
职业:文学作家
毕业院校: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
主要成就:曾任《芒种》主编。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阴阳角》
简介
马秋芬,女,山东省黄县人。1949年出生于沈阳。中共党员。1968年高中毕业后插队3年。1971年9月调入沈阳市创作办公室任文学编辑,1973年发表处女作。先后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七期编辑评论班和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获学士学位。
职称
国家一级作家
专家类别
中国语言文学人物生平十五年来(1993年至2008年),连续创作了大文化散文《老沈阳——盛京流云》、《到东北看二人转》等作品,各自形成一种不多见的颇具可读性的崭新艺术形式,在文学形式上有很强的创新意味。在受到民众欢迎的同时,文学界、理论界对马秋芬的近作也好评如潮,有十余位理论家和学者撰写的评论文章见诸报端。她的这些作品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品格,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作了突出的贡献。十五年来(1993年至2008年),共创作出版作品二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和中短篇集共8部,先后获得全国、东三省、辽宁省权威部门颁发的文学大奖多项。200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阴阳角》;
小说选集:《马秋芬小说选》;
中篇小说集:《远去的冰排》;
中短篇小说集:《雪梦》;
短篇小说集:《浪漫的旅程》;
长篇散文:《老沈阳》《到东北看二人转》;
散文集:《文心流浪》等。
写作之路
黄金时节的收获
马秋芬的创作处在收获的黄金时节,从颇有影响的《老沈阳》、《到东北看二人转》,到获得中国读者最喜爱小说奖、中国优秀中篇奖的《蚂蚁上树》,再到此次参加双年奖的《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
确立“马氏文风”
马秋芬现居沈阳市,她创作了许多带有强烈东北黑土气息,反映北方民风民情的作品。《远去的冰排》、《山里山外》、《阴阳角》、《水胆》马秋芬用一系列的作品确立了自己的“马氏文风”。
马秋芬1973年就发表了处女作,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厚重的文化色彩是她早期小说的特色。
转型期
20世纪八十年代是马秋芬作品的转型期。马秋芬说,“八十年代初期,主观上想转型,想写有本土特色的东西,但写不出来。”于是,她系统地接触了外地作家的优秀作品,被一个现象深深触动了,她发现外地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作家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能看到作家身后的土地。这让马秋芬突然顿悟,于是,马秋芬背上背包径直往北走,连续五年去黑龙江,大风大雪大林大莽大山大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也是在亲近东北的山水后,马秋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的灵感。马秋芬转型之作《远去的冰排》一经问世,这个带有强烈黑土气息的作品就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关注。
马秋芬一心向北
一心向北的马秋芬在写完《到东北看二人转》后,就淡出其公众视野。马秋芬此次隐居,是在实施她的寻找文学之魂的“一心向北”计划。
成名后,她一度“找不到北”哪一位作家不追求突破?马秋芬也不例外。但在很长时间里,她一直找不到“北”。作家的创作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举手投足,难离旧章。那段时间,一心想寻求突破的马秋芬一直被苦恼折磨着,她困惑,“北”到底在哪?回忆起当年的苦恼,马秋芬说:“八十年代初期,主观上想转型,想写有本土特色的东西,但写不出来。”
1982年,马秋芬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编辑评论班深造,接着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这样的学习生活持续了六年。在求学期间,她系统地接触了外地作家的优秀作品,被一个现象深深触动了,她发现外地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作家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能看到作家身后的土地。这让马秋芬突然顿悟,原来,她苦苦寻找的“北”就在东北。
放假期间,马秋芬背上背包径直往北走,连续五年去黑龙江,大风大雪大林大莽大山大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也是在亲近的东北的山水后,马秋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北”。
《远去的冰排》是破冰之作
第一个代表马秋芬转型之作的应该是《远去的冰排》,作品一经问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相继在头条隆重推出,这个带有强烈黑土气息的作品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关注。
著名作家金河在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评价——《远去的冰排》女主人公还是老“知青”。但是在秀石这位老“知青”身上已经找不到马秋芬的自传痕迹。作者所表现的是对那些至今仍扎根于黑龙江边的老“知青”的心态、情绪的全新窥视:黑龙江边有红红火火的日子、富足的安乐窝,但是情感和精神却象游魂一样难觅栖身之所。在理性和伦理的规范中,女主人公有对自己农民丈夫的疼爱、忠诚和怜悯;在情感世界里,丈夫那肌肉发达的胸膛显然又不是她理想的港湾。她在小心翼翼地寻觅,羞羞答答地爱恋,遮遮掩掩地调情,战战兢兢地企望。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她心中的情人并没有献给她玫瑰花。金河带着欣赏的口吻说——马秋芬的创作变了,叫突破,叫深化,叫蜕变,叫嬗变,叫什么都行,反正变了,变得叫人耳目一新。
也是带着对生活客体的独特体验和理解,马秋芬又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山里山外》、《阴阳角》、《水胆》那段时间,马秋芬的名字是很热的。因为这一系列中篇作品标示着马秋芬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奇妙地跳过了几道龙门。就在创作处于旺盛期的时间,她停止了创作,而且一停就是十年。
十年磨一剑,再度出发
目标向北
写出《远去的冰排后》,马秋芬的名字是最热的。因为这一系列中篇作品标示着马秋芬在短短的三二年内,奇妙地跳过了几道龙门,成为引人瞩目的秀于林者。如果马秋芬一直走下去,马秋芬会更轰动会更成熟会更的魅力,但就在创作处于旺盛期的时间,她却停止了创作,而且一停就是十年。直到2002年,她突然觉得应该回文坛写小说了,这样,她又回到书桌前,沉下心来继续作家的生活。
第一个作品就是应湖北美术出版社之邀创作《老沈阳》。马秋芬讲述创作经过时,还是很享受:“是努尔哈赤远去的马蹄声,张学良嘶哑的呐喊,让马秋芬嗅到了诱人的血脉之香。”她说:“没想到写这部《老沈阳》我竟会如此有激情,说到底还是因为咱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
《老沈阳》与以往史料性的作品完全不同的是,它表现了一个活的老沈阳,活的古城灵魂。她笔下的老沈阳具有深刻地域文化特质和审美价值,闪射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
马秋芬继2003年的《老沈阳》获得辽宁文学奖后,长篇散文《到东北看二人转》再次获得了该奖。《到东北看二人转》以“我”的个人经历和观察视角作为贯穿线索,它既是关于二人转的大文化散文,也是一部以二人转为载体的东北地方文化史。
《小说选刊》年度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昨日在沈阳揭晓,沈阳著名女作家马秋芬获得殊荣。颁奖会上,她代表全国的获奖作家发言
写出《老沈阳》和《到东北看二人转》后,马秋芬再次“消失”,开始“隐居”生活。当记者向马秋芬因何“隐居”时,她说:“正在写反映关东风情的长篇小说。”
马秋芬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从文人到商人,再从商人回到文人。
1992年,在文坛如日中天的马秋芬突然停下了自己手中的笔进入商海。2002年,经商获得成功后,她又绝然地离开商海,重新做回文人。“那十年我完全成为了‘经济动物’”。马秋芬这样形容她人生的这一段特殊经历。
马秋芬坦言,自己喜爱创作反映小人物、底层人生活的作品。做商人这十年她最大的收获是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了解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这段传奇的经历对她来说是一笔意外的财富,是自己多少次采风都换不来的。
马秋芬的爱人曾在铁岭县插队,在铁岭有一些朋友,她的生活中经常出现铁岭的回忆。她说,“小品是二人转这棵树上变异的一颗果子。小品的根是二人转。铁岭的二人转很好,扎根很深。铁岭出了赵本山,铁岭二人转在全国叫座,这些都与铁岭人的文化根基有关系,铁岭人的幽默气质、生活上的乐观精神,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营养。”
马秋芬说:“我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我相信这部作品不但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同样也会给文坛一个惊喜。”
谈创作
写小说也就是写社会。马秋芬的新作就是写社会,是一部时代生活和社会情绪的长卷。市作协主席马秋芬是沈阳人,善于写东北,善于写沈阳,而这次,她又着着实实地写了一回沈阳,描写了这个极具东北风情城市的世风转迁与社会流变。马秋芬谈起自己正在创作中的长篇小说《白云苍狗》充满信心地表示:“一定会写好。”
市井题材,饶有趣味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一部小说,头一个条件就是引起兴趣,要使读者发生幻觉,并相信书中的事情真的发生过。”
马秋芬这次选择了市井题材,并且更细更真切地放大了不同时代生活中的各个毛孔,足以勾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小说里仅“蹲裆胡同”、“宫殿大院”这两个地名就会让人品味良久。
作品以东北重镇沈阳老城蹲裆胡同里的“宫殿大院”为生活截面,展现了从新中国建立初到21世纪的世风流变,串起了50余年的东北民情和城市记忆。小说描写了四个家庭,以其中一个为重点,呈现了一个小的世界、小的社会,折射出市井小民与时代相伴相生的情状,表达了时代变迁中命运的变化,展现出生生不灭的民生、民俗和民习。作家在创作中展开艺术构思,采撷不同时代的民间生活逸趣,展示出东北民众特有的精神品质。作家力图通过作品解析世道人心、人格精神和民族心理,同时在大众美学的范畴内,留存城市的历史记忆。
《白云苍狗》表现社会世风流转变迁的不可预见、难以琢磨的特点。作品体现了作家多年的生活积累,展示了东北市井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东北语言的独特和魅力。
马秋芬的中篇小说《蚂蚁上树》是一篇独树一帜的描写底层的作品。作家没有身居高处,以俯视的优越感对弱者施以同情,也没有汪洋恣肆地夸张苦难。而是以平视的目光,以胸膛贴近大地的姿态不仅谛听着城乡民工们为生存而劳碌的艰辛与苦痛,也挖掘着他们世俗、平凡、却真实、质朴的快乐。说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具有很深的隐喻意义。通过他们。马秋芬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辩证关系。
马秋芬在写区别中不忘记写城乡融合。故事由一开始情感上对农民工的绝对排斥到后来对他们充满善意的接纳,这一转变作者写得细腻、自然、浑和而不生涩。
《文心流浪》
内容简介
散文集《文心流浪》再一次让读者体验到阅读的酣畅。从集中的25篇散文中,你会感到马秋芬这位言说东北人精神内质的作家,以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极富个性的表达,创生出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带有明显的关东地域文化特质,苍茫、狂野、美丽、刺激,让人不得不颔首注视她关东的雄浑大气、壮阔卓绝、肃煞苍茫与她个性特质和审美期待相契合,所有的关东风情激越着她敏感的艺术神经,白山黑水的气息撞击着她的心扉,她吸纳着、蕴酿着,尔后从笔端流出,写出新的、特有的关东的那山、那人、那狗
荣誉殿堂
所获主要奖项:
1993年获中国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蚂蚁上树》,2006年获《小说选刊》颁发的全国优秀小说奖;1989年获“辽宁省第二届优秀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山里山外》获辽宁省政府“优秀作品年奖”、中篇小说《二十九代人杰》获“第二届东北文学奖”、中篇小说《那刘哥》获“辽宁优秀作品奖”;长篇散文《老沈阳》、《到东北看二人转》分别获第三届、第四届“辽宁文学奖”等。因创作成就,2007年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女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由《小说选刊》主办的“中国小说双年奖”首届评选活动,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马秋芬的中篇小说《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首发于《人民文学》2008年2期)榜上有名。

马秋芬是做什么的

专科提前批 有哪些专业院校可以报 ,不看分数是怎么录取

不看分数不能录取的。比如可以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6教育网

提前批只能填报一个学校,可选择三个专业。

提前批的意思是在本科之前录取,就是说先录提前批的。

扩展资料:

由于在每个省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只要正确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顺序的志愿之间的关系,前批次如果不能录取,后批次仍有机会。

一般来讲,高招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第一、二、三批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提前批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第一批本科录取: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比较好的的中专学校有哪些?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比较好的的中专学校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沈阳铁路机械学校辽河石油学校大连铁路卫生学校锦州铁路运输学校大连海运学校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渤海船舶工业学校辽宁省林业学校辽宁省水利学校辽宁省电子工业学校抚顺工业专门学校辽宁省畜牧兽医学校辽宁省财政学校辽宁省仪器仪表工业学校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辽宁省供销学校大连电子学校辽宁省艺术学校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朝阳市体育运动学校辽河石油学校大连铁路卫生学校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鞍山市第三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本溪市商贸服务学校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沈阳市浑南科技学校沈阳市服装艺术学校朝阳市卫生学校锦州市卫生学校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马秋芬是做什么的”相关推荐
芬兰语是什么语系的
芬兰语是什么语系的

芬兰语是什么语系的芬兰的母语是芬兰语,它属于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是一种黏着语。与欧洲其他语言的语系不同,芬兰语的词根与大部分欧洲语言差异显著,这使得它在欧美人眼中较为难学。然而,这也促使以芬兰语为母语的人民通常会学习两到三种其他语言,以增进交流。芬兰语的语法结构复杂,动词时态、语态和语气变化多样,而名词和形容词则需要根据句子中的角色(主语、宾语、定语等)进行形态变化。这种

2024-11-16 04:09:21
马云是什么样的出身?
马云是什么样的出身?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赵辉(北京大学教授)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以其早起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为考古学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严文明先生认为,这些遗存应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见解富有洞察力。遗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浦江上山遗存关系密切,第二阶段则与萧山跨湖桥遗址的文化因素有显著相似性,显示出文化上的传承与演变。跨湖桥遗存的起源和分布一直是谜团,小黄山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其部分本地渊源,为深入研究这

2024-10-11 05:53:26
福赫伯是做什么的
福赫伯是做什么的

吐鲁番大学好不好?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办学定位立足吐鲁番,辐射南疆,面向全疆,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条件优良、特色鲜明、在疆内乃至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职业院校。福赫伯是做什么的福赫伯中文名:福赫伯福赫伯别名:傅欧伯,傅海博

2024-09-09 02:57:28
许建中是做什么的
许建中是做什么的

山东海阳核电待遇要看你要进的是山东核电的什么机构了,是业主单位还是工程承包单位,还是监理单位,还是总包设备厂,各个工程系统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承包单位,工资待遇一般,正式后加上加班三千多点,其他的都比承包商好些,工作强度还要小很多,福利待遇之类的也要多点好点,其中业主是最好的,尤其是发电后,若能进去,前途(钱途)不可限量啊!许建中是做什么的许建中许建中,男,1957年生,山东海阳人

2024-09-11 00:08:36
陈其钢是做什么的
陈其钢是做什么的

陈其钢是做什么的陈其钢陈其钢,1951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旅法华人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4年赴法国留学后,被梅西安收为关门弟子。1987年,凭借作品《梦之旅》和《源》,分别斩获德国和意大利两项国际作曲比赛大奖,这是他作为作曲家创作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1993年,陈其钢荣获“梅狄西斯庄园奖”。2004年,受聘担任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这是法国音乐历史上第

2024-09-13 19:14:09
董明珠是做什么的
董明珠是做什么的

董明珠是做什么的董明珠董明珠,出生于江苏南京,企业家,先后毕业于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2008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研究生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1994年开始相继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并在2012年5月,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连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担

2024-12-01 00:57:13
田茂琳是做什么的
田茂琳是做什么的

田茂琳是做什么的田茂琳田茂琳1955年10月生,甘肃文县人。高级农艺师。大学本科学历。甘肃陇南行政公署科技处副处长;兼陇南地区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陇南地区食用菌产业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系陇南地区食用菌协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中国农业推广协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菌物学会会员,新作家写作中心一级作家,《甘肃瓜果通讯》编委。中文名:田茂琳国籍:中国出生地:甘肃文县

2025-01-11 15:35:26
台球的球是用什么做的?
台球的球是用什么做的?

台球的球是用什么做的?有人说台球起源于法国,也有人说最先产生于英国,还有人说最早来自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众说纷纭,目前尚无确切考证资料。具有限的资料表明,最早的台球游戏,桌面上只有两个球。传到法国,法国人又加入了一个红球,英国人也跟着模仿。17世纪末,法国路易十四的随身医生要求国王每天饭后必须打台球,随之,台球游戏在法国流行起来。最初台球是用木料制成的,以后出现了象牙制造的。据说,一颗象牙只能

2024-08-25 07: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