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

2024-12-26 15:53:20 | 16教育网

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

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

有用的。
在就业市场上,学历优于院校。大部分的学生考研都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就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面对大批求职者,浏览海量的简历进行筛选时,最基本的排序就是学历,然后才会是毕业院校。
也就是说,有一份研究生的文凭,哪怕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一般也会比本科文凭更吃香更受认可。

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

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16教育网

  1. 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西南大学英专生考研专业无非是文学,翻译语言学,学科英语和跨考。就我本人而言,跨考不考虑,文学底子薄,翻译考编感觉又有点限制,想当老师又怕学科英语太卷没法上岸,折中之后就选了语言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本人对语言学感兴趣,本科阶段也修过一些相关课程,算是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之后复习起来可能会容易一些。

定完专业后我就开始选学校。我的宗旨是选一个稳妥的,容易上岸的,竞争不太激烈的学校。而这就关系到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我当时是找了一张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实力评估排名图,然后根据这个排名,从上到下,依次去这些学校的官网看他们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西南大学院校虽然也很好,但毕竟双非,加上本人的名校情结,所以就把择校范围定在了985和211里。把能找到的数据都看过一遍之后,我发现,只有人大符合我的一切期待,简直是梦中情校。

原因如下:

1. 招生人数最多。20年某些原因扩招,招了三十多人(不太确定,毕竟复试都进了四十多人);21年招28人,约有37人进复试;22年招25人,约33人进复试。虽然整体趋势是缩招的,但因为ruc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有四个方向(文学,语言学,翻译和文化),初试不分试卷,也不分方向排名,真的很公平。除了北外,上外,广外等外语类院校,尤其是广外因为语言学实力很强,会招很多,而其他院校更多的是单招语言学,多的就招6,7个,少的话只有3,4个,不确定性太大。

2. 初试大综合。20年专业课改革,也带来了招生方式的变化。以前是分试卷,分方向考试排名招生。20年开始四个方向的知识全放在专业课二一张考卷上,任务重,但能开拓视野。

3. 复试线低。当然这一点在今年完全不适用。20年是改革第一年,复试线约360;21年是365。但我确实没想到今年的复试线会直飙380。反而隔壁笔译的线由去年的402降到375,实在是失算了。

再次强调,择校的重要性无与伦比,麻烦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备考的学校,因为择校直接影响到你最后能否上岸,也有非常多的例子表明在考研过程中,选择大于努力。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我在考研期间每天没有严格的时间安排,我本身属于夜猫子类型,所以我不定闹钟,自然醒了就会开始读书,一天的学习区间大概维持到深夜两点左右。但是中间会根据自己的精力适时放松和休息。看书学习的时候会注意让自己保持高效状态,一旦累了或者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会及时调整,我不会强求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我更加看重每天能够吸收的知识量,能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就可以。

2. 初试经验

政治

各种各样的学习规划都有很多了,那我在这里只分享三点教训。

一是前期不要眼高手低。看徐涛的视频就要配合刷肖秀荣1000题,不要想着我看完所有视频再刷题。

等你看完,知识点早忘光了,还是推荐大家看一节视频课就做一章习题。

二是开学后分给政治的有效学习时间至少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建议如果不能保证时间,请一定要抓住效率,时间和效率,总要抓住一样东西,不然就会被拖后腿。

三是后期要结合多个老师的押题卷。考研政治老师无非是徐涛,腿姐冲刺背诵手册,肖秀荣。21年的时候,肖秀荣压中了政治的所有大题,一共五道,所以有些人考前只做了肖秀荣也

可以拿到很好的成绩,但就22年来看,把腿姐和肖秀荣结合起来看才是最好的做法。

二外

日语不好,所以我真不想考统考203,而是倾向选择一些日语自命题的学校。

现在日语统考已经是大势所趋,比如川大就是在22年暑假发布专业招生目录时直接改成统考203,并且就算部分学校现在还是日语自命题,那试卷难度也会有所提升,比如ruc,今年增加了作文。

建议考二外日语的同学直接用统考203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备考必看

《新标准日本语》初级和中级

《中公考研二外日语》(书里收集了十几所学校近三年的日语真题)

做真题的感觉很不一样,能帮你迅速进入状态。书里的解析很详细,能帮你巩固很多中级语法点。

基英

英专生考研的第一门专业课基本上都是基英,跟着专八的备考方向走是没问题的。基英的高分关键在于花时间。试卷题型相对固定,这里提醒两点。

单词部分:近义词和形近词的辨析很重要,基英满分150,一上来就是20道选择题,21年每题2分,22年每题3分,最后一共60分,这个占比大得可怕,而且作文会偏向时事热点,需要自己抓一抓新闻中的重要主题。

《星火考点精梳与精炼基础英语》

《专八翻译》

大综合

英专生学硕的专业课二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考翻译与写作,第二种是和报考方向完全相符,比如说,我报语言学,那我第二门专业课就全考语言学,这份150的题就全是语言学;第三种是大综合,属于是文学,语言学,文化和翻译这几个要素之间的随机组合。刚巧ruc就是四门都考,每个方向两道论述题,每道题的分值都差不多。

文学

《英国文学经典选读》上下 刁克利著

《美国文学史》上下 陈世丹著

在暑假期间以及之前的时间,可以用以上四本来打基础,简单看过一遍之后可以自行划重点,梳理文学史脉络。

《英美文学精要问答》

美国超越文学笔记精简版

英国文学笔记

真题资料

开学后直到考前,适合看以上三本。因为这三本都是归纳总结好的重中之重,很多都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建议直接背诵,能背诵越多轮越好,并且要能默写目录和重大的文学历史事件。目录就是编者告诉你的考试要点!

语言学

《语言学教程》胡壮麟

暑假期间打基础适用,结合本科的语言学材料勾画重点,画思维导图,把书读薄。

《星火考点精梳与精练语言学》

开学后直到考前适合背诵夯实基础,真的要背很多轮,才能在考场上立马联想到相关知识点。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伟栋

《新编语言学教程》刘润清

全程作补充参考书籍,有部分要点,可与胡壮麟版对照学习。

文化

《新编英美概况》来安方

历史相关的考题可以看这本,脉络非常清晰,建议要默写目录以及会背诵重大历史事件拐点的影响意义,当作历史大题来写。

《星火考点精梳与精炼文化》

这本也很好,收录了人大的部分真题,但有些细微错误,须自行甄别。简答题大部分可以直接背诵。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 朱永涛

《欧洲文化入门》王佐良

《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

以上为补充参考书籍,属于是看了没用不看心慌的类型。

文化的考点太泛,很难抓重点,20年考英国内战和柏林墙倒塌,21年文化考了种族歧视和工业革命,但22年却考的是移民相关的问题,我准备的历史考点一个都没用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翻译

我当时用到《英汉汉英翻译教程》,这本书的最后几页的翻译史和翻译学派一定要看。大家也可以用这本书练习一下翻译实践,了解一些翻译策略。我当时还用到武峰的《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学习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之前湖师大的翻译偏文学,我还看了张培基的散文翻译,每天做几篇专八翻译。建议大家全面准备,既要考虑偏文学翻译也要看偏政治的翻译,专八翻译是不错的选择,在练习翻译的同时也要增加词汇量,这样的话不管什么类型的翻译也不怕啦。

3. 复试经验

备考初试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复试的事情,不过有空可以练习一下口语方面,面试时大方与老师交谈即可。复试备考大概率只准备本方向专业课和二外即可,我复习了初试准备的内容和老师的研究方向,大概准备了一个月,但是最好把其它方向的重点也再复习一下。今年的院线复试线是380,比前两年高了不少,一共有36名同学进复试,由于新出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不占统考名额,所以应该是有25+1(少数民族同学)待录取。

关于复习的时间线问题,每个同学都不太一样,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来吧,早点开始挺好的,但也并不是越早越好,不管早晚能坚持到初试考完都是备考的一大胜利。不过我觉得专业课和政治都是至少在暑假要过完第一轮,之后开始多遍的背诵与练习,不然真的有一点点的晚了,因为重点很多,背的太慢太少很容易影响心态。有学妹问到考研努力了是否就有成果,当然不一定,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一样,还存在偶然因素,所以不一定就能成功,但一定有所收获,在某些方面的认知更加清晰,毕竟这么多年了“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真不是白说的,也许自己就是幸运的那一个呢。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多运动,吃吃蛋糕喝喝奶茶聚个餐偶尔网上冲浪,放松一下状态,不要过于紧张,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度做好及时的调整,合理安排时间。

二外:自我介绍+抽题

老师很友好,会什么说什么就好,都是些日常问题,不要卡壳就行。

考研是非常强调输出的一场考试,主要是看你在规定时间内能写多少相关知识点,所以整个备考过程都应该非常重视输出这件事。

从前期开始,一直到考试前,建议大家每天都要保证一定量的输出,用笔写很重要,口头讲述知识点也很有效,每当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要去做题,去画相关思维导图,或者口头梳理一遍,强化输出。

另外,在烦躁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抱着纯粹一点的念头去学习,单纯地关注知识点的联系,会稍微减轻焦虑和痛苦,也希望大家日后备考时都能开开心心地走去自习室,图书馆。

其他建议

考研最重要的,我觉得不是如何备考,而是如何学会接受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用平稳的心态去看待考研时会有的起起落落。

我在考研阶段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平和的心态。像我上面提到的,我属于夜猫子类型,备考期间都是在宿舍度过,我没有去过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都是在我的小床上戴着耳机,用着我自己组装的小桌子度过了对我而言非常独特的四个月时间。在这期间不乏听说一些同学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在图书馆痛哭的消息,我也曾多次因为自己的作息和他人朝6晚11的勤奋作息不同而感到痛苦和焦虑,我甚至多次计算我每天的学习时间,想要看看自己和他人的差距。这种精神压力并不是来自我学习的压力,而是来自与身边人、他人的对比中得来的,是我自己施加给自己的焦虑感。后来好在被他人开导,意识到了对于备考而言,重要的不是备考时长、备考作息、备考地点等等因素,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吸收和学习效率,这才让我自己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我想,我能分享给大家最有价值的经验就是在为自己的不足感到焦虑的时候,也要看看自己的进步和已经积累的收获。不要贬低自己的同时,也不要自欺欺人,用一点点小进步来安慰自己。我在这里说的进步,应该是大家在每日坚持学习之后有一个保底的学习吸收程度,只要能持续向前推进,进度与他人相比快慢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逐步完成自己的计划就可以。

备考期间建议大家可以多运动,我备考时因为长时间坐着,就出现了腰椎问题,以至于到了最后两个月都无法长时间坐下,神经痛很厉害,每天都需要药物辅助,直至今日都无法久坐;我身边多位同学也出现了长时间低头而患上颈椎病的案例。我们的惨痛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引以为戒:学习是很重要,但是健康更重要,健康才是我们一生中真正的财富。

关于减压这一块,我个人偏好独自去唱哥,非常解压,推荐给各位。

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

北京林业大学哲学专业考研分享?

北京林业大学哲学专业考研分享

我是北京林业大学哲学专业考研上岸的学姐,以下是我的经验分享。

我为什么想读研?

1、对本科情况不满意

本科四年没有做好整体规划,走一步看一步,以为只要比以前的自己优秀一点就是好的。结果4年下来,和那些目标明确的同学相比,自己落后了好多。虽然有一些值得自己小骄傲的事,但是遗憾也有很多,选择读研一方面为了弥补大学的遗憾,希望研究生三年能够有所成长。

2、对哲学感兴趣

考研和高中毕业填志愿不同,高中毕业填志愿的时间紧促,高考前一直关注高考的信息,努力做题、刷分,没有时间、没有条件、没有渠道了解大学的信息。许多同学只是按照自己对专业字面意思的理解,有可能对填报的专业一无所知,也谈不上所谓的兴趣。读研不同,相信考研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成熟的判断,能够对专业做出一定的判断,也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方向。所以,读研也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很多同学会选择跨专业考研。一定要确定自己是真的感兴趣,下边会教大家如何辨别是否真的感兴趣。

3、对未来发展方向

选择读研的同学无非两种出路,升学和就业。如果有志于学术,就会经常泡图书馆,看专业课书籍,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致力于就业的同学也有很多,一部分人选择考公务员,一部分人考选调生,一部分人找公司就业。只是举了一些毕业后的方向,我想说的是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首先必须清楚认识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其次分析自身情况,再按照专业、学校、城市来选择。

A、分析自身情况,自己是否有定力,在别的小伙伴去玩耍的时候静心学习,自己的英语水平,一些学校专业课复试线非常高,一旦某科目不达标就会被刷掉。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过度自信。

B、选择想要读的专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来选。如何确定自己是否真正感兴趣,找几本专业课书,搜索专业课视频观看,搜几篇学术论文看看是否能接受。是否感到厌烦/痛苦?内容是否看进去?想好选的专业,加上一步骤的自我评估,搜索学校的学科评估,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学科评估排名靠前的学校。

C、选择学校。在上一步骤的搜索以后,大概会留下几所学校。可以找学校的贴吧、论坛,找学长学姐尽可能了解一些学校的信息。学习氛围是否可以接受,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后勤行政、周边交通等等。一些信息看似无关紧要,但入学后非常影响学习的效果。了解学校的考研情况,是否歧视双非,是否压分,是否有水份,是否排外等等。

D、最后选择城市。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有人对上海情有独钟,也有人因为南京浪漫的梧桐来南京读书,也有人喜欢厦门的风景。

以上4步骤都走完,学校基本就确定下来了,剩下要做的就是开始学习。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a)备考三阶段及复习安排

6——9月初基础阶段。专业课:通读全书,快速浏览教材,留下初步印象。可以先抽出两天浏览一遍,形成大体的框架。形成框架以后,西方哲学史可以参考武汉大学赵林老师的视频课跟着教材再走一遍,看视频的过程中,记笔记,熟悉教材,每天每科目复习时间不用过多,但每科每天不能低于1小时,形成知识的连贯性。英语:开始背单词,看语法和阅读视频课。每天抽出时间做真题,量不必多,追求质量,可以不计时做题。政治开始看视频课,梳理知识点和做1000题。

9——11月上旬巩固阶段。专业课:开始根据笔记背诵,第一轮的背诵最重要,尽量记全。划出关键句、段重点背诵,但仍要总体都过一遍,防止出新题。英语:背单词,做阅读,准备翻译、新题型,可以看一些视频课。政治:二刷1000题,继续巩固知识点。

11——考试 三轮冲刺阶段。一直到考前划关键词,由词联想扩展句、段。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再次形成大的框架。最晚11月下旬开始同步背历年真题,大概每天每科背一年,一直到考前。英语:准备大小作文,模拟考试,计时做题。政治:做模拟卷,背诵肖四肖八。注意一下时政新闻。

b)建议作息

根据自己平时作息调整(如果平时八点起床就正常八点起床,平时6点起床就6点起床)

要形成适合自己的生物钟,例如早八晚十一,就固定早八晚十一,不要随意改动。中午可适当休息2/30分钟,保持头脑清醒。

第一阶段每天至少保持6个小时的学习时间(6小时不包括玩手机、吃饭、上厕所等任何学习之外的事)第二阶段每天能保证7个小时的绝对学习时间,第三阶段尽量保持每天至少8小时的绝对学习时间。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复习时间线整体按照规划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但是不能过于放飞自我。专业课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不要舍本逐末,尤其最后中期阶段,不要把重心放到政治上,两者要兼顾。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英语

英语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门学科,也是我最热爱的一门学科,也是投入多回报少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英语之前,务必先界定好自己的英语水平如何,再有针对性地学习,因为考研英语非常难,投入精力也不一定出成绩,所以英语如果比较差,请不要死磕英语,学会放弃,把时间留给其他学科;如果你热爱英语,有想学好它的决心,就认真学习,脚踏实地。

不管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两者的备考方式我认为是一样的,包括其他任何英语考试,都是建立在拥有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上再练习真题,进而熟悉出题思路,总结得分技巧。所以单词,语法这两个基本板块,就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而且贯穿你一生的英语学习,大家常说的英语基础差,基础好,指的就是不同的人在这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如何,如果你清楚如何学习这两个板块,那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不会差,按自己的方式学就行了。

单词的学习贯彻整个考研过程,每天都要背点单词,用书背也好,用App背也好,一天背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背!是坚持!一定要清楚自己确确实实记住了新单词,坚决不做无用功。

英语语法比较容易学习,从x站就可以找到英语语法体系的各种学习视频,跟着看就可以了,看谁的,看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过之后理解明白了,能够自己写出语法体系,自己讲给自己。

语言的学习无非就是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考研英语没有听力,可以不用练听力,但是如果你在考研之前没过四六级,请务必保证四六级的通过, 对于毕业和考研复试环节都有好处;说的话,初试阶段也没有练习的必要;读书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证自己能看懂每一篇考研文章,再做下一篇,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写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一环,请养成每天写点英语的习惯,不用是整篇作文,想到一些热点话题,句子,都可以立马拿出笔看看能不能写出来,后期也需要开始练习作文,模拟考试写出完整的一篇文章。译是考研英语最难的题目,英语二比较简单,不用刻意训练,英语一的朋友,如果你基础非常好,可以训练翻译,反之放弃,翻译的难度实在是太大,没必要花时间浪费在上面。

政治

政治是花时间最少,提分最快的科目,最极端的情况是一点也没学过,直接上考场,因为政治这个科目的特点大家也知道,你只要思想不出大问题,蒙也能蒙出点东西来,而且政治科目不拉分,低于60和高于80都很困难,这个科目随大流学就行了,看看徐涛,腿姐什么的都行,最后买肖秀荣的冲刺卷,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有一点,我建议政治早点学,现在就学,因为提前培养政治思维,了解基本知识真的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第一次正式接触马哲的同学,可能听不懂在说什么,一定要提前学习。政治这个科目每章能列出提纲来,水平就非常可以了,总的来说我觉得政治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慢慢来即可。因为我本人没刷过政治题,就不推荐各种具体用书了。

专业课

参考书目:

[1]西方哲学史(修订版)[M].邓晓芒 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中国哲学史(第二版)[M].北大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M].李秀林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这三本是我当时主要阅读背诵的参考书,除此之外,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均可阅读参考。

哲学专业虽然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但是特别的一点在于备考时切勿死记硬背,一定要先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关于专业课的学习我个人认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基础阶段:时间大概为4月-8月份,因为每个人开始的时间不同,所以从着手准备到大概在暑假结束,这个阶段至少把参考书从头到位阅读过一遍,知道大致的内容,并可以尝试写一些知识框架,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整本书捋一遍。目标在于初步掌握大致学习的内容。

2)强化阶段:9月份开学到12月之前,这段时间主要就是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以按照书目进行,也可以按照真题进行,一些比较重要的基本的问题一定要掌握,除此之外能够记忆的知识越多越好,因为懂得越多对复试也会越有帮助。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3)冲刺阶段:进入12月的时候就可以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了,没有掌握的问题应该如何作答,没有掌握的问题如果考到了应该怎么办,这些都应该在考虑范围内,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字体,因为考试涉及的文字书写量很大,平常应该有意多动笔练习一下,保持一定的手感。

专业课的学习最好能够有学长老师指导,随时解决疑难问题,如果自学可以学会的话更好,但是也最好能有人帮助你梳理一下重点和考点,防止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其他建议

1、信息搜集渠道:学校官网、学校研招网、学校研招公众号。各个学校微x、贴x、超x。

2、心态调节:切忌自我感动。学不下去就不学,状态好了再学,不要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和自己死磕。不要和同时备考的同学比进度、比待在自习室的时间,每个人报考的学校、专业不同,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重要的学习效率,学习的效果。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思考考不上的结果,注重备考的过程。

3、锻炼:不一定要像有的经验贴说的,每天都要坚持锻炼,只要身体保持健康,不生病就行。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锻炼频率和强度,想锻炼就锻炼,多练练没坏处,没时间锻炼也不用担心。保证身体健康不生病,生病太耗费精力和时间了。

4、手机:能不带就不带,除非自制力超强,或者真的要用到手机。担心错过重要通知的可以下载专注软件,设置手机强制锁屏,休息时间再统一看手机。

5、资料在精不在多。要充分利用好已有资源,不要跟风盲目消费买卷子。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本科三本和双非二本研究生哪个好呢?”相关推荐
普通二本 考双非一本研究生难度大吗
普通二本 考双非一本研究生难度大吗

普通二本考双非一本研究生难度大吗不大,双非一本一般就是地方性重点大学,比如安徽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深圳大学、江苏大学等,基本上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即可;但专业学校分数高一些,比如南京审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有些专业分数还是比较高的。民办二本、三本的学生考研会很难吗?1.民办二本、三本的学生考研难度会较大,但并非不可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努力学习和积累,还是有机会考取

2024-09-02 17:17:59
三本双一流硕士学校排名 三本研究生院校排名
三本双一流硕士学校排名 三本研究生院校排名

全国双一流高校排名全国双一流高校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一般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前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共有465个,双一流大学共有137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95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为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2024-12-28 07:35:59
三本和本科哪个好考
三本和本科哪个好考

三本和本科哪个好考本科教育体系包括一本、二本以及三本。二本院校现多由原二本和三本合并而成,包含公办性质和民办性质的学校。其中,大部分民办院校原先属于三本院校范畴。三本院校作为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属于私立性质学校,学费相较于公立院校略高,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如果你能考上三本院校,即意味着你已经达到了本科教育的水平。大学毕业后,你所获得的学历认证为本科学历。本科教育的多样化为不同背景和需

2024-11-27 22:06:33
考个普通二本和专升本,哪一个更好呢?
考个普通二本和专升本,哪一个更好呢?

考个普通二本和专升本,哪一个更好呢?普通二本和专升本,考哪一个更好呢?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这位提问者:如果分数达到了二本线,那你一定要上二本,不能考专升本。不妨看看二本与专升本的本质区别:首先,二本是四年制,专升本是先读三年制专科,毕业后考入两年制本科,共需要五年。从时间成本上来讲,二本具有优势;其次,毕业的时候,二本学校的学生,毕业证书上标明的是普通本科

2024-08-22 17:13:39
容易考研究生的三本院校(适合二三本考研的大学)
容易考研究生的三本院校(适合二三本考研的大学)

容易考研究生的三本院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2015年以前属于三本招生范畴,但在2016年后,学院开始实行二本和三本混合招生政策,目前主要以二本招生为主。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则另辟蹊径,早在2007年,该校就已经在江苏省范围内开始二本招生,到了2014年,更是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二本生源招生。可以说,成贤学院是三本院校中最早实现二本化的一所。而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则是一所专为医学教育而设立

2024-12-26 05:50:20
普通二本本科生可以报考哪些军校研究生?
普通二本本科生可以报考哪些军校研究生?

一个二本的大二学生想休学去当兵!在里面考军校!请问可行么?高手指点下!可以的,就是很难,只要你当兵就能考军校,但名额特别少,就武警而言,一个总队一年只有几个人能考上,我想你应该能呒明白我的意思,在地方大学也是读大学啊,可以毕业后应聘军队的文职干部,这样比较轻松,军队的训练不象军训,很严格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首先你要当上义务兵,不是士官第二,当上义务兵后,你要经过推荐,一般是以连为单

2024-06-18 14:22:53
东北大学研究生双非好考吗
东北大学研究生双非好考吗

东北大学研究生双非好考吗东北大学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对待双非院校的考生秉持公平原则,不存歧视。这一点,使得东北大学在考研竞争中展现出相对的友好性,为众多考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求学机会。与顶尖985高校相比,东北大学的考研难度相对较低,更易于双非院校的学子们进入。这与兰州大学的情况类似,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报考人数受到一定限制,进一步影响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就业市场中,一线城市的优势显著

2025-01-22 18:24:48
自考本科和三本哪个好?
自考本科和三本哪个好?

自考本科和三本哪个好?自考本科和三本哪个好?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自考本科与三本学历性质是不同的,自考本科属于非全日制成人教育,是第二学历,而三本属于全日制本科,是第一学历,在认可度上确实三本要比自考本科好,但自考本科属于成人教育中含金量最高的,仅次于统招,自考本科考试难度也比较大,能够获得自考本科文凭完全能够显示出考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素质。在学历如此重要的今天,如果你已经没办法再上全日制大

2024-12-11 0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