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19:42:51 | 16教育网
2024年高考艺考政策:
一是继续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二是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在校考范围方面,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在校考规模方面: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
三是推进分类考试、分类录取:主要体现在2024年起艺术类专业将分为三类进行录取,分别是:
1.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
综合素质评价
,择优录取;
2.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
平行志愿
择优录取;
16教育网
3.少数组织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学校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四是文化课成绩进一步提高。
五是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改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从2024年开始,高校将只招收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的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也将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该怎么办:
重视文化课。考生如果不想走艺术生,那么就需要考生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文化课上,抓紧提高文化课的成绩,争取做到即便是没有加分政策,依然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自己理想得到大学。
重视艺术特长的培养。因为本身就是想发展艺术特长,所以对于艺术有一定的基础,考生也可以及时地转变自己的备战计划,直接备战艺考。
选择不同,未来报考的方向也大有不同,如何选择还是要结合考生对未来的规划,但是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都应该尽快决定,以免顾此失彼,错过了最好的备考时机。
艺术生现在的路也并不好走,考生做决定之前也要先了解自己需要面临的困难。
取消加分政策之后,可能很多同学会因为文化课的激烈竞争而直接选择艺术生这条路,虽然普通考生的竞争压力大,但是艺术生需要面对的压力也不小。
首先,多所高校的部分专业已经取消艺考,直接按照文化课成绩录取。像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已经取消校考,直接按照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录取。
除此之外,全国还有56所高校撤销了73个艺术类专业,例如产品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等,也就是说,可供艺术生报考的专业越来越少。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编导艺考生新政策的相关内容。
2024年编导艺考生新政策介绍如下:
1、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以山东为例,目前已有美术、编导、书法、舞蹈四大专业在组织省级统考,2022年音乐和播音专业要施行全省统考,2023年表演、空乘、服装表演要施行全省统考。
【解读】:2023年开始,省级统考将覆盖全部艺术类专业(之前未提及的摄影专业统考应该也不远了)。
2、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
《意见》指出: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解读】:届时除了32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的院校及参照执行的院校之外,估计都会取消校考,承认省级统考成绩。
3、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意见》指出: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解读】:2024年开始,想要参加校考,必须先经过该校组织的初选,这就类似于目前中国传媒大学的考试,先经过综合素质的考核,然后才有资格去北京参加专业考试。
4、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不再按艺术类招生。
《意见》指出: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解读1】: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对文化素质的依赖大于对专业素养的依赖,取消艺术类招生也是正常;与此类似的,还有艺术管理、戏曲文化传播、戏剧学等专业,均有可能参照这种方式。
【解读2】: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均按照普通类录取,这种大趋势已经成定局,因此明年(2022年)恢复校考的可能性不大。
5、提高艺术类专业的高考分数线。
《意见》指出:2024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解读】:以山东为例,编导、摄影、播音三大艺术类专业的最低文化课提档线是普通本科线(一段线),且编导统考综合分计算,文化课比重占70%,完全符合上述标准;届时其他艺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比重均会达到50%以上,重文化成绩时代到来了。
6、2024年起,最低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投档线提高到75%。
《意见》指出: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
【解读】:山东属于合并批次的省份,因此2024年起,最低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投档线提高到普通本科线的75%,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表演、空乘、服装表演三大专业,这三个专业目前的最低控制线依然是普通本科线的65%。
7、部分艺术类专业将会缩招,甚至停招。
《意见》指出: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优化艺术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要加强宏观调控和评估指导,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解读】:以目前就业形式来看,缩招是必然的,停招应该暂时不会,不宜操之过急;具体哪些专业会缩招,小编不好妄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4年为什么不收美术生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为什么军校不收复读生?一是为了保护应届生,二是部队考虑到心理素质和毅力问题,现在我国的军人生活在相对平世,危机意识很重要。扩展资料:军校的最高学府是国防大学,该校着重培养部队高级将领。从这里走出去的高级指挥官们,将是未来战争的引领者与最高指挥者。比较著名的军校如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航天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
为什么有些军校不招生了?并不是某些军校不招生“了”,而是并不是所有的军校都要从地方高考招生具体来说,中级指挥院校(如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高级指挥院校(国防大学)主要面向现役军官招生,士官学校(如二炮青州士官学校)和部分初级指挥院校(如海军兵种指挥学院)主要面向现役士兵招生此外,即使是从地方高考招生的军校,也不是每年每个省都有名额所以,具体能报什么军校,要以你高考那年学校发下来
为什么广西有大学不收外省文科生在招生政策上,有些省份的学校对其他省份的学生设有特定的限制。例如,广西的一些高校在招生时可能会倾向于本地考生,这在湖北等地也有类似的情况。内蒙古等省份的高校也有各自的招生策略,广西的考生不一定就会选择就读于这些学校。此外,靠近广西的省份如广东,其本地高校在招生时会优先考虑本省考生,这也导致了广西高校在招生时,对其他省份考生的需求减少。地域因素也是影响招生政
安微工程大学为什么不招生了1、没有特别强的学科。2、政府的支持减少。3、在全国大学中名声不大。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2015年获批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201
天津武清卫校为什么不招生了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天津武清卫校不招生的原因是停办了。因为天津市武清卫生学校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列》,经举办单位同意,拟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现已成立清算组。请债权人自2021年2月4日起90日内向本单位清算组申报债权。天津市武清卫校分数线天津市武清卫校分数线:1、中医学专业录取120人,录取控制分数线100分,学制3年;2
大学生就打人案发表不当言论被处分,学习律法的人为何能说出如此冷血的话?大学生就打人案发表不当言论被处分,学习律法的人为何能说出如此冷血的话?学识不代表良知,职业不代表人格。他的行为无论是在他所处的圈子里,还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中,都不具有普遍性。所以,这属于个人行为。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言论,我想一方面是他自身性格和认知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与成长受教育的经历有关系。这些都不得而知。任何一个群体中
2024复读生赚大了为什么有什么优势2023年985211大学相应扩招,传统“一本”大学扩招增速仍较大,因此2024年考名校、考“一本”比往年更容易;复读生比应届毕业生有更多的基础知识和信息积累优势,教材的知识是复读生的锦上添花。一、2024复读生赚大了2024年为新高考第四批次试点城市(广西、贵州、江西、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意味着明年首次实施“3+1+2”新高考
征集志愿为什么填不了征集志愿为什么填不了?1、时间限制:征集志愿填报一般有截止日期,如果您错过了截止日期,就无法继续填报征集志愿了。2、条件不符:某些征集志愿可能对报名者有一定的条件要求,比如年龄、学历等,如果您的条件不符合要求,就无法填报该志愿。3、网络问题:填报征集志愿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如果您的网络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无法正常填报。个人原因:有时候可
2024-09-25 02:22:34
2024-11-21 00:46:03
2024-06-16 10:39:24
2024-12-16 19:20:07
2024-12-18 15:09:51
2024-09-25 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