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09:04:31 | 16教育网
1、科目不同
高二分科后文科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
理科主要课程是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
2、培养目的不同
文科以后可跟经济、教育、法律、新闻、汉文、管理、导游、考古以及一些软件开发等打交道理论性强点;而理科主要是跟现实生活中的吃、用、行、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打交道,实用性强点。
文,主要是培养管理型人才;理,主要是培养实干型人才;二者缺一不可。
文科的学习特点主要是以记忆、归纳和整理为主,文科生对记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理科的学习特点主要以理解、推理和思维能力为主,理科生要求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理科: 推论,证明。
文科: 说明,解构。
个人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科和理科是同等重要的
,至于造成在中国两个方向(看似)不同的境遇无非是源自:
现实的需要。 理科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的工具。由此可以给中国带来具体的(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改变。而文科,从某种程度上施加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它的价值很难在短时内得到体现。即便从个人的角度而言,理科相较于文科也是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状态的。
学科自身发展的问题。 优秀的文科类著作(例如: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音乐,绘画,文学等),其思想深度严谨程度是完全可以和理科想媲美的,尽管不是以数字的方式。作为研究以人类行为为中心的课题,它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其自身发展的弱点,比如先入为主的某些观念,比如把理论的指导作用让位于解释已有现象,又比如低层次的观点和文献充斥。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一些人文学科的严肃性,严谨性,以及作为一种理论最重要的效用。
4.1: 文科和理科哪个将来的就业前景更好?
不管文科理科,都对应很多专业,都有好专业,也都有相对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理科中的地质考古等,直接把文理科拿来比较毫无意义。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即使是比较差的专业,如果能够学得很好,照样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专业,如果学得一塌糊涂,也不好找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文科或理科哪个更好,而是我更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在这两个科目上,哪个更能发挥我的优势,哪个我能学习得更好,哪个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适合自己,能学好,有兴趣,将来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进入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就会有更远大的前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离开了这些东西来空谈文理科的优劣,就是纸上谈兵。
4.2: 应尽量避免选择文理的什么误区?
(1)“ 墙头草 ”“ 跟风 ”现象,没有自己主见。
(2)根据传统观念,学“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从而坚持学理科。祖国建设需要各类人才,行行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怕人不知,怕自己没本事。
(3)过早的为将来工作寻找门路,认为哪科好赚钱就选哪科。事情都是变化的,上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专业、办公自动化专业很少有人问津,原因是学了之后用不上,可没几年,上述专业成了热门专业,如今计算机专业过剩。过去受到冷落的冶金铸造、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成为热门专业。过去非常热门的法律专业,现在却成了最难就业的专业。
(4)情感取向型。认为某某同学和自己关系特别好,随之选择。
(5) 和父母赌气, 家长想让我学理,我偏学文。
以上这些都不是选择文理的好依据,而且常常是导致选择后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4.3:
文理科选择应当要注意的什么因素?
因素1:实力。 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目。如果你的政治、历史比较不错,而物理、化学比较差,应考虑读文科。读文科的学生,如果数学和英语很好,那是很占便宜的。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和英语。
因素2:特长。 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在竞争上胜人一筹,它也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
因素3:潜力。 了解学生各科成绩后再作有针对性的指导非常重要。任课教师有必要调阅一下学生高一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再作具体分析比较,看学生哪科更有潜力,将来更具竞争力。而且还要特别关注“拉分学科”,这在文理科选择中非常重要。
因素4:兴趣。 无论选文、选理,兴趣都应关注。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可以使枯燥的高三学习变的多姿多彩。有了兴趣,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不会抱怨声不断。因为兴趣所在,所以学习是为自己学,而不会显得压力重重。
因素5:升学。 从目前的大学录取现状来看,文科的高考录取率的确不如理科;同校来看,现在理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比文科生的录取分要低;而且,适合理科生的大学比较多,系也比较多。但如果你文科很有天分的话,还是选文科去考,因为面对整天讨厌的东西也难有发展。
因素6:就业。 读文,读理,对于大家今后的志愿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现在尽管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还是分开招生的。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择文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等,一般选择理科。在此推荐大家了解我们的专业选择评估测试。
因素7:态度。 既然选择了到底读什么,就要一门心思地去读好。不管怎么样,选择好了,就应该去做好,不要再心猿意马。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的问题,要有勇气正视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在择文择理时,有的同学会被另外一些原因所困扰。比方说,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舍不得自己的同学。这些问题要正确对待,它们不应是择文择理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续师恩与友情,不一定非要学习生活在一起。
建议大家要结合目前的学习状况、兴趣以及志向,以务实的态度选择。 通过高中第一学年的学习,各科孰强孰弱,有无偏科现象,大家心中已经有数了,因此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具体建议如下 :
1)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
2)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
3)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须知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多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
4)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理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科成绩(包括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文史类科目不比他们差,而数学却比他们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5)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高中文理分科时,男生偏理,女生偏文。一个文科班,五十几个学生,男生只有十来名,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如何看待文科班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是因为女生更适合读文科吗?女生认识上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她们感受力、洞察力比较强,有表达上的优势,选择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倾向于关注自然科学,喜欢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分析力、判断力强,逻辑思维发达,选择理科也在常理之中。
不过,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关键还是前面提到的要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个性能力的倾向。如何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特长、天赋、能力?这要看学生自己对学科的感觉。可能这个学生会对某个学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或少量的时间获得的效果与其它学科花学费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那说明这个学生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与此同时就应该考虑,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自己的特长发展。一些选择理科的男生如果在女生成堆的文科班里,可能会更加出类拔萃。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女生心智成熟较早,女生学习更加勤奋、更加细心,有些男生对于文科方面,尤其是背、读、记等觉得很枯燥,这种情况会使女生在文科学习中比男生更有一些优势。从目前看,女生偏爱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这并不是因为女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科学能力,而是女生教育中缺失了这部分内容,有不少人都认为这些应该让男生去做。
有不少学生认为,文科比较好读,除了数学,大多学科只要背一背,记一记,多花一些时间就容易拿到分数,这其实是一种对文科的偏见。比如,一个学生文综考了200分,理综成绩只有180分,从表面上看文综成绩优于理综成绩,但从名次上来看,文综的成绩排名还可能远在理综之后,因为分数是在两类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去排名的,二者的绝对分数不具可比性。
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实力在年级、全市、全省的排名情况都要了解清楚。一如你觉得自己历史学得不错,能考80分,而别人还可能考90分,你根本就没有优势。一些学生考虑的只是某些学科更容易学习,而非真正感兴趣某些学科,更没有考虑到自己将来的就业与发展。
成绩是学生选择文理科最实际的依据。学生要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看看自己高一以来最重要的几次考试情况,是文科强还是理科强,包括语数英+理化生的分数或是语数英+史地政的分数,历次加起来平均分的名次,是哪一类有优势。
对自己作一番认真客观的剖析,弄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科优势后,会使选择更科学,学习更有针对性。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要把读文科当作投机的机会。高考是公平的,它提供给考生相同的机会,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只要付出努力就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
文理分科,学生和家长担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针对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文科与理科之间到底哪一个优势更大?
目前就业的情况对理科生是比较有利,企业需要的理科生比较多,但是,并不是学文科的都无法分配工作,毕业就是失业。
选择了理科,并不意味着已经捧上了金饭碗;选择了文科,也同样不会注定这个人就默默无闻。 重理轻文 现象历来存在,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只要有实力,不论是学文还是学理,都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现在看,尽管文理科录取比例有区别,但总量还是相当庞大的。不论选文还是选理,孩子都有较大的升学机会。现在的关键是,学生在选择之后如何适应文理科的学习要求。
谢谢大家,能有耐心地看完
16教育网
祝你有盎然的勇气,用眼中星萤之火,燎起梦想的原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高三文科应届生,想问下一本院校里有哪些心理专业比较好.谢谢谢谢哈!的相关内容。
中国高校心理学排名蒙授文科是什么意思蒙授文科意思就是使用蒙古语来进行文科教学。蒙古语主要使用者在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蒙古国使用的蒙古语因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影响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俄罗斯的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中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还在使用传统蒙古文。蒙古国以蒙古语为官方语言。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俄罗斯境内布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
大学普通文理科专业是什么意思大学普通文理科专业是一种涵盖了文理两大学科领域的综合性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和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这种专业的设计初衷是使学生具备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大学里,这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既包括文科的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等科目,也包括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通过这样的课程结构,学生可以掌握更广泛的学科知识,培养解决
预科是什么意思预科到底是什么意思预科,是指大学正式教学班以外的预备班,在高校招生中只有民族预科班。现在的预科班已经主要就是针对少数民族群众。预科班的优势:可以直接就读本科和专业选择范围广;有着一流的教育师资、科学系统教学以及科学管理;会比本科早毕业一年,这样就能多有一年社会经验。弊端:上面已经说到现如今的预科班已经逐渐成为了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首先就是需要少数民族这个先天的限制,
科类是什么意思科类是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所要选择的一种学科分类,例如文科、理科、综合类等。这一分类有助于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来合理选择大学学科。不同科类的考试科目也有所不同,如文科考生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地理五个科目的考试,而理科考生则需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五个科目的考试。因此,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科类是高考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
各省高考分数线最高和最低分别是哪省?由于各地的高考试卷、题型、难度等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用绝对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分数线的高低。以下是全国各省份的高考分数线,仅供参考。青海文史类一本:普通班466分以上;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446分以上;省外院校民族预科456分以上。二本:普通班420分以上;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400分以上;民族班、省外院校民族预
哪四所高校电气专业最强,人称“电气四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非常迅猛,触及到各行各业,目前来说也处在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了,然而每年仍然需要招聘大量的毕业生,因此每个学校电气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十分乐观,而且收入也很高,这样从事其他行业的毕业生羡慕不已!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电气专业最强的四所高校,人称“电
b学科是什么意思b学科是普通本科院校中被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b类学科通常指省属重点大学或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中着重培养的专业。例如济南大学的b类学科包含三个专业,其中b档专业为化学工程与技术;b-档专业则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门课程。b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它们往往在科研、教学、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受到更多的投入和关注。b学科的专业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
本科预科班是什么意思本科预科班普通高校招生中的预科生,就是指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中,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该考生在民族院校或普通院校学习一年后,经考试合格直接入高校的本科或专科学习。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门人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3-05 1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