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 正文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

2024-11-26 11:22:22 | 16教育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5010384隶属于:教育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16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

台湾研究院拥有优越的研究环境,其办公楼占地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具备良好的空间条件。


该研究院的文献信息中心内藏有超过20000册由台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同时,还收藏有超过400G数据量的《中国时报》光盘资料,以及13000多册的报刊资料合订本,确保研究者能获取丰富的资讯。 16教育网


每个办公室内均配置了计算机和电话,方便研究工作进行。同时,台湾研究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以及院内局域网已全面建立,各办公室终端也已接入,能够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和数据传输,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台湾研究院的研究条件包括了先进的硬件设施、丰富的文献资料以及高效的信息技术系统。这些条件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不仅能够满足研究需求,还能提升研究效率,为学术研究和台湾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台湾研究院的研究条件极为优越,为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研究环境,不仅藏书丰富,还拥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与全球学术界进行数据交换,为台湾研究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前身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7月9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系教育部与福建省共建单位。下设政治、经济、历史、文学、两岸关系5个研究所和院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台湾研究集刊》编委会。2004年2月19日经厦门大学批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改制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夏令营入围营员名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是厦门大学主管的科研机构,为教育部和福建省共建单位,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前身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7月9日。2004年2月19日,经厦门大学批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改制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根据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网信息显示,研究院设6个研究所,6个跨学科研究机构,有国家级"2011计划"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有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

根据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网信息显示,研究院共有120多人次赴美、日、欧等国家或地区进行讲学、短期研究和参加研讨会,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首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政经学院、柏林洪堡大学、东京大学,以及布鲁金斯学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兰德公司、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史汀生中心、美国进步中心、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统一研究院等国际知名高校和智库建立起学术交流关系,在台北、台中、高雄、金门设立四个驻点研究室。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教学实力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教学实力的相关内容。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以其强大的教学实力著称。研究中心现有一支由25名专职研究人员和18名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精干团队,其中包括31位教授、9位副教授以及3名助理研究员,构建了以中青年学术精英为主导的多元化学术阵容。中心拥有六个博士点,涵盖经济学科、法学学科和历史学科,以及七个硕士点,包括政治学科、管理学科和文学学科,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能胜任中央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重要研究任务,并成功完成了教育部的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坐落在厦门大学校园内的台湾研究中心,坐落在一座独立的六层研究大楼内,总面积达到1700平方米。楼内设有30间设施完善的研究室,以及丰富的资料库,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和计算机信息资源。每位研究人员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计算机,并构建了先进的局域网、台湾研究互联网、台湾研究数据库以及全文检索系统,为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文献中心馆藏丰富,藏书约3万册,期刊近万册,是高校中颇具竞争力的台湾研究资料宝库。

此外,研究中心的学术期刊《台湾研究集刊》是高校系统内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台湾研究学术期刊,为学术交流和信息分享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这进一步证明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在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显著实力和影响力。

以上就是16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科研条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营名单)”相关推荐
大陆研究生如何考取台湾大学博士生
大陆研究生如何考取台湾大学博士生

成都大专学校排名前十院校专业: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

2024-12-27 09:23:11
澳门大学在职研究生申请条件 澳门大学在职研究生申请条件
澳门大学在职研究生申请条件 澳门大学在职研究生申请条件

澳门大学在职研究生申请条件1、申请硕十学位的,必须具有澳门大学认可的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通常不接受跨专业申请。2、均分70分以上即可由请(但实际录取分数必须高于此分)。3、英语要求:六级4300,雅思6以上,托福80:六级可以申请,但澳门更注重英语成绩,如果能提交雅思托福成绩会更有优势。澳门大学在职研究生申请条件澳门大学是办学理念先进、学费相对较低的高等学府,该校的在职研究生课

2024-11-05 02:55:08
考厦门大学研究生需要什么
考厦门大学研究生需要什么

考厦门大学研究生需要什么考厦门大学报考条件:一.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称推免生)的条件1.具备推免资格且符合我校规定条件的考生既可申请我校硕士研究生,也可申请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直博生)。自2017年开始,我校大幅度提高直博生招生比例和人数,同时专门设立直博生新生奖学金。凡是被我校录取的直博生新生都将享受直博生新生奖学金。直博生新生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2万

2023-12-27 07:05:29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的什么专业比较好?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的什么专业比较好?

厦门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学费汇总2024厦门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EMBA、MBA、MPA、MPAcc、金融专硕、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制药工程、公共卫生等。学费区间为4.5万-39万,学制2.5-5年,平均一年学费1.5万-13万,可按学年分次缴纳。厦门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多样,每专业学费不同。例如,公共管理硕士(MPA)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为9.9万,

2025-01-31 09:06:51
厦门大学经院有什么专业 厦门大学的王亚楠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
厦门大学经院有什么专业 厦门大学的王亚楠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

想考研,国内那所大学的金融专业最好?理论经济学专业最好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他们是理论经济学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院校。应用经济学专业最好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他们是应用经济学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最好的高校有:复旦大学、辽宁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025-01-25 12:53:30
内地学生可以去台湾考研吗
内地学生可以去台湾考研吗

内地学生可以去台湾考研吗您好,我正在台湾就读美术系、看到您喜欢台湾真枝返让人开心^^。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有招考、住不住台湾不是问题。那些罩改问题到台湾后自然就猛闷饥能解决的。只要您资格符合并且通过考试就能前来就读哦^^不知道您想在哪个城市就学呢?告诉我我可以给您些意见。台湾的大学学风怎么样?我是台北人,是百度常客.这是台湾的台湾大学医学系学生的行为,台湾大

2024-10-28 15:55:08
日本研究生文科专业排名 申请北海道大学研究生的条件
日本研究生文科专业排名 申请北海道大学研究生的条件

申请北海道大学研究生的条件北海道大学(Hokkaido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是日本顶尖的帝国大学之一,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是日本首座具有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一流高等学府。申请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下面由我为大家详细介绍!申请北海道大学研究生的条件北海道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1.学历

2024-12-24 23:21:29
厦门大学有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吗
厦门大学有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吗

厦门大学有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吗有。简介:培养以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技术为基础,以工业工程的理论、方法为纽带,以运筹学、人因工程、设施规划、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等为工具,培养能够对企业生产系统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现代制造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物流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

2024-09-20 23: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