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有什么区别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有什么区别吗?
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区别如下:1、专业名称不同要区分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其实很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专业的名字,如果是师范专业,专业的名字后面会特别标注出“师范”两个小字,比如
汉语言文学(师颂告察范),
英语(师范),
小学教育等,诸如此类,而没有标注的就是非师范专业了。2、学习课程不同报考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们,友银在大学期间会比较注重实际教学,除了基础的专业课野茄以外,师范类专业还需要学习到很多课程,比如最重要的教育
心理学等,为的就是以后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技术,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上就不会开设这些课程了。3、毕业证书不同从毕业证上就可以明显看出,如果是师范类毕业生,在毕业证书上会注明“师范”两个字,而如果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证上就不会注明了。4、工作上的优势不同如果毕业以后都要从事教育工作,是不是师范生,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很高,但师范生在这方面显然更有优势

大学专业中: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区别,就像我们手机通信:
电子信息工程
解决手机内部的滤波器、天线等,包括微波通信;
计算机工程
解决通话的安全性、通信的实现等。
专业的说:
电子信息类
包含6个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信息工程。基本上对硬件要求更高。
计算机类
包含9个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基本上对程序设计和
数据结构
要求更高。
以上专业我们从名字基本也可以看出来差异:带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工程的专业偏硬件,带信息、计算机字样的偏软件。前者培养硬件(研发制造设计)工程师,后者培养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俗称码农、
程序猿
)。如果是本科就业,目前计算机明显比电子要好。但是长久来看,假设要考研深造,电子类可选方向更广,可以转方向到计算机。但是从来没有人从计算机转回电子。而且,随年纪增长,电子类工程师的稳定度和薪资增长比计算机更快。
电子信息类的保研和就业可以跨专业的原因在于它的跨学科性,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除了和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差不多一致,还要学习信息处理技术、信号检测、 c++等一系列编程语言、数据处理、语音处理、图象处理、信息处理技术其他学科。
如果是本科报考的话,我觉得还不能只看专业,还要看学校,综合比较;但是如果是研究生报考,就要考虑到就业,基本上研究生读完,工作的范围也就限定在这个专业上了。
计算机专业
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而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由于是两个专业大类之间的比较,本解答只能涉及到一些部分专业和主要区别点,无法对各大类专业一一进行区别对比,这个请各位知晓。
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与学习课程区别
我们来看一下两个大类包含有哪些专业: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等专业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其中前4个专业可以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我们再来看看两个大类的主干课程,由于设计专业太多,我在此选出几个比较通用的课程:
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技术、……等。
电子信息类: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频电路、……等。
16教育网
从两个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和主干课程来看,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名字中直观感受到了两者的不同。电子信息主要在于如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如何设计信息系统和相关的电子设备或电子仪器。举一个比较实在的例子,比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就是要设计与做出一个能让人正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示波器等等,凡是带线路板的电子电子设备都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要研究的产品,这样我们又可以扩展到被褥卫星、飞机、 汽车 、轮船、家电等都带有线路板,都需要有
电子信息专业
提供研发与技术支持。
再比如电子信息类中的通信工程主要是处理信号的快速传输和信号处理,将文字、图形、语音和视频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输入及再度转换还原信号输出;信息工程专业则是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比如全国性的高铁运行系统,飞机、人造飞船的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医院里面的病人监护系统等等。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计算机类里面的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严格意义上来说有点偏向电子信息类了,有这个感觉吗?那么计算机类里面的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家就很好理解,主要偏向于软件编程方向。这么看来电子信息类涉及面更广。
两大专业类的学科要求与就业领域的区别
对这两个领域比较熟悉的行业人士总结,一般学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更容易直接工作,而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似乎样样都懂一点,但有样样都不精通。于是出现了在大学里,基本上没有计算机类专业转换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转换到计算机类专业的比较常见。
对于学科要求,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求对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都达到非常好的水平,而且最好英语能力比较好;而计算机类学科要求则是数学、计算机和英语学科达到较高水平,物理水平要求稍在其次。可见两者对学科的要求也有些许的区别。
从就业来看电子信息类基本上只要带电的、电不死人的那种工作都可以做(能电死人的就是强电了,叫电气工程专业了),比如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系统项目策划师、封装测试等。而计算机类专业则主要从事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硬软件的工作。
上述两个大类都是目前最热门的专业大类,每年的报考与录取人数都是非常多的,竞争异常激烈,全国近1000所高校开设上述专业类。如果从专业对口的性质来看,计算机类专业比较好找工作,电子信息类中的通信工程好找工作,其它电子信息类找工作相对要难一点,但是只要是找到了,那么就绝对是好工作。
两大专业类优秀高校推荐
计算机类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好的高校有:清华、哈工大、华
中科大
、上交大、北大、中科大、南大、东南、武大、
西交大
、成电、
西电
、中南、复旦、同济、重大、……;
电子信息类中的通信工程专业好的高校有:清华、
北邮
、西电、成电、哈工大、上交大、华中科大、中科大、
北航
、南大、西交、
华南理工
、川大、中南、厦大、重大、……。
在优势高校中,这两个大类的优势高校基本上很大部分都是重合的。

专业学位有哪些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专业学位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问题一:专业学位有哪些类别和专业领域 业学位共设40个类别,具体各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及专业领域名称为: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0251 金融硕士
0252 应用统计硕士
0253
税务硕士
0254
国际商务硕士
0255
保险硕士
0256
资产评估硕士
0257
审计硕士
0351 法律硕士
0352
社会工作硕士
0353 警务硕士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1 教育管理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6 学科教学(
化学)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3 学科教学(
美术)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5 小学教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8
学前教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 045119
特殊教育
0452 体育硕士 045201 体育教学
0452 体育硕士 045202
运动训练
0452 体育硕士 045203 竞赛组织
0452 体育硕士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
045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0454 应用心理硕士
0551
翻译硕士 055101 英语笔译
0551 翻译硕士 055102 英语口译
0551 翻译硕士 055103
俄语笔译
0551 翻译硕士 055104 ......>>
问题二:什么是专业学位?和普通学位有什么区别?? 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是为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 法律硕士属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立法、司法、执法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侧重点在法律实务方面;
法学硕士属于科学学位,主要为教学、科研领域培养教学、科研人才而设置,侧重点在法学的学科、理论方面。 目前我国医学学位分为两种类型,“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医学科学学位,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
其实完全可以考虑读美国Ch锭rchman University的中英双语远程MBA课程,现在国内读这个的人很多,拿美国学位还学到实用技能,学位对在外企就业很管用,学费也不太贵,比出国留学或读国内大学的MBA要务实很多。
问题三:请问什么是专业学位?什么是学士学位?请具体说明区别。谢谢~ 这是现在研究生分的两种不同的学位形式,起学历都是一样的,都会颁发教育部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首先对这两个要平等看待。
专业学位一般学制为两年,或者叫专业型研究生,是前年才出来的新东西,所以大家会有一定的接受时间也是正常的。专业学位一般是导师团或者双导师,区别于学术学位的单导师,学习着重于实践,为以后的工作做学术上的研究与保障。 不是什么学士学位,而是学术型研究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研究生,以科研为主,是希望以后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升学为主的,着重科学理论的研究,不同于专业型着重于实践。
未来教育部会将两者并重发展,招生比例1:1,看你看重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问题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哪个好 专业硕士以前是只给那些已经工作的还想再学习的社会人士开的,最近两年国建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所以允许在校大学生考了,因为专业学位让大学生考是刚有的,所以在社会上不是很别大家公认,高校招人时知道的就很少报这个的,所以难招人,他另一个名字叫工程硕士,为了招到人所以分数自然就低了。
现在的专业学位在高校中一般都和普通的学术型一起上课,培养方案也一样,所以你要是想学知识了这个就无所谓了,专业和学术都一样,你要是为了以后出来好混还是建议考学术,要么就考好学校的专硕。
我是今年考的,考的不怎么样。你自己再掂量掂量。
怎么说呢,因为现在的社会都成这个样了,你上完研,或者你上完博,最后总归是要工作的,所以你得考虑以后。
你进一个好大学不就是想以后了能生活更容易些吗。
还有我的建议是能上好的还是上好的,太差的学校就不要上了。出来没人知道这个学校跟没上一个样,宁愿考两年考个好的,也不要考一年考个差的走了。
还有什么你可以给我留言,能帮你的一定帮到。
问题五:专业学位有哪些类别和专业领域? 学术硕士VS专业硕士:相似大不同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律师、建筑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两类研究生在招生及调剂时按照“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原则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标准。国家在确定今年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时,将统筹考虑前期计划和新增专业学位招生计划需要,确定统一的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另行制定标准)。 学历硕士与非学历硕士的区别 研究生学历教育是指: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生入学考试(含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推荐免试和部分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自行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硕士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研究生学历教育的招生工作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 非学历研究生教育是指: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生入学考试,没有学籍。学生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按教学计划修完课程,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获得可以申请学位的资格,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学位证书,但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研究生非学历教育工作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问题六:请问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有什么区别?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一般三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两年。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学术学位硕士?
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
什么是专业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学位的基本情况
>> 学术学位分类
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
哲学、
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 目前学术学位的教育情况?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学术型研究生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
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
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 学术学位的优势与劣势?
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 *** 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学位的基本情况
>> 专业学位有哪些特点?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例如:
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除以上专业其它专业应届生均可报名。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
问题七:什么叫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一般指有专门职业要求的研究生教育学位,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主要在硕士层次设置专业学位,经批准已经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法律等37个学科,举办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专业学位原则上招收大学本科后有一定专门职业实践经验的人员,2009年个别专业招收的学生范围开始扩展到应届本科毕业生。
一般大四考的那种是属于学术性专业研究生
问题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有哪些 区别非常大,证书也不一样,其中理科和工科最明显。
专业学位一般只适用于你升职或者进职称需要学历的情况,或者其他条件较好但是缺少一个硕士学历。因为学校普遍对在职硕士不进行严格要求,毕业课题的含金量也非常低,因此现在社会普遍的对专业学位只认可学历不认可有硕士水平。但是如果你只需要学历而不需要硕士期间的知识的话,专业学位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容易毕业,对课程要求非常放松(一般允许大量缺课,毕业论文在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准许毕业)。
另一点是两者的专业开设不同,专业学位一般不开设和国家标准学科门类相同名称的专业,而学术学位相反,绝大多数专业名称就是国家标准学科门类。所以往往同行业内只要听到所念的专业基本就能辨别是专业学位还是学术学位,根本无需证书。
最后一点是证书本身不同,比如工科,学术学位毕业授予工学(硕士、博士)学位,专业学位毕业授予工程(硕士、博士)学位。在某些行业工程学位受限制,比如教书,工程学位一般只评定工程(厂师、副教授、教授)职称,工程职称即使到顶也不能晋级博导。
问题九: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区别是什么? 专业学位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今年年初,又新增了艺术硕士、体育硕士、
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培养方向不同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招生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招生考试不同 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入学难度不同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的录取比例在6:1左右;2004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学习方式不同 普通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 半脱产,学制2-3年。 学习费用不同: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 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 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文凭颁发不同 ......>>
问题十:研究生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有什么区别 我国研究生教育,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研究生可以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种类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区别
1 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 招生条件不同
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3招生考试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已经取消】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原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4 入学难度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此外,“
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
工作背景和经验。
5 学习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6 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的研究生开始自费。
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7 文凭颁发可能不同
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专业硕士10月份单独考试颁发学位证书,1月份考试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8 社会认可度不同
学术型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
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 *** 或考职
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型硕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硕士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生,认可度尚受考验。不过有国家颁发的“双证”,相信前景会不错。...>>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有什么区别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
www.ts16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