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20:46:26 | 16教育网
主校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6543号
西校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8326号
长春大学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之称的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业会计统计人才。在同步国家发展与时代变革中学校数次易名,1983年更名为吉林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2000年8月,原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2019年9月,学校隆重举行长春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全面弘扬办学特色、提升社会声誉、汇聚发展力量。
学校有21个教学院部,60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46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8个,其中优势特色学科7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连续四次跻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科竞赛评估结果TOP300”榜。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宜春学院的前身是 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 2000亩。全日制在校生17938人。现有教职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05%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1.93%以上;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学校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院士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声誉稳步提升。 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5年,获批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评价宜春学院是“一所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校连续5年获得省、市综治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节能、计划生育、信访等方面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现有 19个教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有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基地)6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学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从合并建校之初的以专科专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本科专业为主, 2018年停止专科专业招生。现有本科专业69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特色专业8个;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2个。201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批江西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2019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学校”。近5年来,我校获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新农科、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7门思政微课入选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获批文化和旅游部“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1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多项;出版教材4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际奖项20多项,国家级一等奖100多项,省级一等奖240多项。,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近 5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15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2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0余部;在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作为赣西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宜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 “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要求,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赣西区域60%的中小学校长、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乡镇领导干部都是宜春学院毕业生;学校培养造就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辛洪波、“全国优秀教师”刘军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各界精英,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较深厚的办学底蕴。,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86个学生社团;建有尚能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天工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建设了25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示范园,64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学校获批“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获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主动对接 “一带一路”战略,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办学,推进了交换生、教师研修等项目的实施,为师生共享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广阔平台。2018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与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国家级汉语教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填补了学校孔子学院建设的空白。2020年,与俄罗斯萨马拉社会与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音乐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实现了学校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目前,学校在校留学生人数有322人,主要在我校接受临床医学、动物医学等专业教育。,进入新时代,宜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 “四个回归”,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着力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长春市的大学有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市、吉林财经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工商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吉林警察学院、长春大学、长春光华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长春财经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长春建筑学院、长春科技学院、吉林动画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6教育网
材料补充:
1、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
2、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3、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2年,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1962年定名吉林工学院,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学校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赢得专家组高度评价。
4、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文、管、法、艺、经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吉林省城乡基本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决策咨询与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
5、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 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长春大学特色专业的相关内容。
长春大学招生专业共计有66个,分别为机械工程、针灸推拿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会计学、俄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等,具体更多完整招生专业请看下表。长春大学各校区都是什么专业主校区学院专业:1、文学院,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2、行政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3、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4、外国语学院,专业:波兰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英语5、美术学院,专业:环境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插画方向)、视觉传达
长春工业大学是什么学校?长春工业大学(ChangchunUniversityofTechnology,简称CUT)是一所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的公立大学,成立于1952年。这所学府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多样化的学科体系在国内高校中享有较高声誉。长春工业大学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高校,长春工业大学注
长春有什么艺校?我就是师大音乐学院的,还比较好其他还有艺术学院长春师范以上是本科中专有长春艺校吉林军星艺术学校艺术学院师大附中中专一般是5年制也有3年的艺术学院好像是6年本科都是4年沈阳音乐学院是几本沈阳音乐学院是一本。沈阳音乐学院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缘起于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起、创立的我党第一所
长春卫校是中专还是大专?卫校主要是培养医学的人才,一般做护士,招生的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属于中专;中专三年毕业之后都有机会升大专。长春市博泰医药中等职业学校是2005经长春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净月高新开发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自有独立产权校舍,其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容纳1600人在校学习。学校拥有高效能的
长春有什么大学?长春的大学有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1、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
长春都有什么大学长春的大学有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1、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亲
长春什么专科学校比较好长春专科学校比较好有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长春健康职业学院。长春有哪些专科学校长春的专科学校有哪些1、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于2015年经吉林省人民政
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地址是什么长春市宽城区金丰大街与金汇大街交叉口院校简介: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始建于1992年,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吉林省老教授协会,荟萃了中央设置在长春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吉林省内多方面的知名教授和学者,其中一批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的老教授,组成了长春东方大学的专职教师队伍;吉林省老教授协会会长担任学校校长。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3-05 1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