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14:31:57 | 16教育网
在《快速提升学习力的6种办法》中,第5条,我的建议是:
面向未来而学习。
有些人年纪轻轻,动不动就建议学习国学,甚至有些父母,让自己的孩子上私塾,还美其名曰避免现代教育的毒害。国学不是不好,但是如果不是出于专业领域的研究或者是兴趣,就不要把国学当成是自己的主要功课了。传统的、经典的东西,对现代社会有一定意义,但这个意义,明显的不如科技、新知识更大。
一位朋友说他们公司学习某位先贤的理论已经两年了,简直不胜其烦。他说现在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年龄越大的人越热衷于这类学习,因为这些东西不再变动,而且会结合人的经验,所以容易营造出一种“年老德隆”的形象。
在学习方面,还是与时俱进更好。
有时候学国学,还不如学英语。
有人表示不同意。
不过不同意的人,并没说清楚原因,这个话题,倒是值得深入说说。
1
学习任何东西,先要搞清楚概念。“什么是什么。”
然而相当部分人,虽然经常谈到“国学”,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国学。
关于国学,我比较认同下面的概念: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有些人把国学和儒学混为一谈,有些人提到国学,想到的就是《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这两种看法,都是把国学的范围给大大缩小了。
事实上,国学按经、史、子、集来分,简直是浩若烟海,而且百家争鸣,不只是儒学一家。单只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述,就已经非常可观。不能因为自己不知道,就当它们不存在。
在百度百科的“国学”分类部分,其实解释得已经比较详细了。
国学网有列出“280种国学入门必备要目”,这个入门资料整理得算是相当全面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可不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因为这几本书事实上属于儿童的蒙学,等于是幼儿园读物,而《弟子规》产生于清初,此前并不存在。
所以很多人天天嚷着学习国学经典,结果所学的并不是真正的国学。
2
我不反对学习国学,如果以国学为专业,这当然得学,如果对国学有兴趣,这当然也好。
我本人就是对国学兴趣浓厚的那类。
在280种国学入门要目中,我读过的倒也有些数量,有些是原原本本读过一至几遍的,有些是读过没读完的,我小时候是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长大的,中学就读完了三言两拍等,《红楼梦》是从小到大读过百多遍的书,毕竟是在儒家发源地的曲阜,不谦虚地说,我的国学根底要超过不少人,文言文阅读没有多少障碍,声律也还略懂,律诗、填词至少中规中矩,以前在银行工作时期,业余时间基本上就是读书看电视,常读的书里,《史记》、《资治通鉴》、先秦诸子百家都在其内,也恰恰因为这样,才对“伪国学”深恶痛绝。
兴趣是哪里来的?
兴趣通常不是凭空而生,尤其是国学,假如不是家里有这个氛围,单靠学校课文里学的那点古文,是很难培养起这个兴趣来的,我的兴趣,沿袭自父亲。家里的经史子集,也基本上都是父亲买的。现在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学国学,但自己对国学并没有兴趣,也不了解,那孩子真的会有兴趣?
所以不少人所谓的学习国学,到头来就是简化为《弟子规》等,要求员工或孩子听话、顺从,用一些条条框框来约束住员工或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国学”已经成为工具,不要说谈不上国学精华,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正面意义。
企业宣扬这些也还好理解,毕竟组织模式在不断变革,员工越来越不好管理,企业文化里加进这些所谓国学成分,让员工有统一语言,至少还有利于管理。但是家庭搞这些我是真不理解,亲生父母要求孩子学习弟子规等,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孩子真的听从这些,被教育得乖巧顺从,将来大学毕业了开始工作,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职场,如果处处温良恭让,逆来顺受,能有多大的竞争力?
职场上需要的是狼,而父母却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温顺小绵羊?
据我所了解的,很多企业倡导国学,员工在工作时间是可以按照公司要求学习这些,但很多人内心里也是抵制的,下了班就扔一边去了,对他们来说,这是不胜其烦的政治任务,应应景就行,哪还需要当真呢?
我以前上班的时候,有次公司请一位大学教授来给我们讲《弟子规》,教授带着我们一句句朗诵,他读一句,我们跟一句,这半个多小时也就进去了,我当时心想:“这钱也真是太好赚了??”
让读就读啊,为啥要和领导对着干?反正上完课该干啥干啥,最重要的还是KPI。这玩意儿就算考上100分,我的KPI完不成,公司也不会发我奖金。
不过我离开公司的时候的确是如释重负的,心想再也不用被强迫学这些玩意儿了。
后来听前同事说他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不禁幸灾乐祸,每次见他们都问“你们现在还在学那个啥啥吗?”(一脸坏笑) 16教育网
3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的功课本来就够繁重,而成人也往往会给自己安排很多的学习内容,对于专业研究者,国学是功课,对于有兴趣的人,国学是精神滋养,学起来不会形成太大负担,但对于这两类以外的人,尤其是被企业或家长安排了学习任务的人,那就不是一般的头疼了。
就算是自己有兴趣学习的人,我也建议先弄懂国学的概念,不要觉得对《三字经》有兴趣就是对国学有兴趣了,这真不是一码事。事实上,学习国学的难度,高过一般人的想像,虽然是中国人的母语,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不亚于英语。
有些学校把《弟子规》列为考试项目,不少家长还抗议,我为这些家长叫好,因为他们不傻。
把《弟子规》误认为国学经典,要求自己孩子学习的父母,不是坏,因为爱孩子的心,他们肯定有,他们只是不懂,只是对国学有误解。
也有些人说读《弟子规》和《了凡四训》等是真的让自己心里平和宁静了,如果这就是他们所要的作用,那也未尝不可,这就和手抄《金刚经》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专注而减轻了浮躁——话说,很多人虽然手抄《金刚经》,但其实也并没弄懂经书里说的是什么。如果让他们解释下什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们也不见得能够清清楚楚地讲出来。
让人感叹的就是这样:国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点缀,当人们在大谈国学的时候,其实少有人触及内涵。
我有次去深圳大学游逛,在桂庙新村一带看到不少墙画,宣传二十四孝,当时就觉得挺荒谬的。如果学生们真是相信了二十四孝,那就都应该按照父母要求的,让回家赶紧买票,让考公务员赶紧备考,让相亲赶紧点头,让生娃赶紧来俩,倒似乎是皆大欢喜,但是年轻人的自我意志呢?独立呢?
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学习点国学的确也是有些遗憾。
有很多父母缺少国学根底,我建议和孩子一起学习,而不是单纯要求孩子学习。
学的话,可以从《声律启蒙》(推荐原因参见:今天,我还是想推荐《声律启蒙》)、唐诗、宋词、古代散文、《战国策》开始,《战国策》里有很多计谋(是上乘计谋,可不是宫斗戏里的宫心计),可以当故事讲给孩子听。
《史记》也是强烈推荐的,尤其是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可以对照着一起读。
唐诗、宋词、古代散文等都选择名篇就好,我手里有本早年间买的《历代散文名篇大观》
对于国学,我也不过是入门而已,我的看法,也难免偏颇狭隘,不过我不管是喜欢还是反对,都会给出理由,对于不同意见,我也不会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味反对,我只是希望,在提出不同意见时,最好是能够也列出自己的理由,这个理由,其实不是为了说服我,当你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当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他们认为的国学的时候,难道不需要给出理由吗?
就是说:不管你做什么,都要是清醒、了解相对全面信息的情况下去做的,而不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也不是连概念都没弄清楚就去学习了。学习应该清醒而坚定,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昨天从深圳来到北京参加一刻Talks的演讲,临行前去参加了一下大V聚会,因为秋叶大叔正好也来深圳举办新书活动,但当时场地变动有些小麻烦,急得不行,回去路上又焦急,结果又摔伤了,前一次摔的胳膊还没好,这次摔伤了手指和腿。准备从北京回深圳后就趴家里不动了,不再离开家门一公里,下雨天更不外出。
这两天夜里都睡得太少,特别累,今天活动结束后到酒店后先睡了片刻,再起来写文章,今天就写这一篇吧,希望对大家有价值,不会浪费大家的阅读时间。
中考成绩一般般,为什么很多人建议不要上职高?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对职高有偏见,认为职高与普高在培养方向、学风、升学等方面差距太大,因此即使孩子中考成绩一般也不建议上职高。第一、培养方向职高与普通高中同属高中阶段教育,而职高的培养方向主要以培养技术性人为主,因此除了语数外,还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普通高中培养知识型人才,主要以文化课为主,这样就让一些人误认为职高毕业后就
2021年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为什么说千万不要单招?最近大部分省份正在进行高职扩招工作,高职扩招单招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推动素质职业教育,但有的人却不太看好,那么2021年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呢?为什么说千万不要单招呢?这是怎么回事?我本期将带来详细解答。一、2021年为什么不建议走单招?高职单独招生为的是全面推进素质职业教育,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
要当主持人要上什么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无疑是追求主持人的理想选择。这里拥有国内顶尖的播音系,许多现职的央视播音员和主持人都是从中传走出的。从专业考试来看,通常包括朗读文章或报纸、回答问题,以及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教授们会倾听每个成员的发言,但不会进行插话。然而,文化考试在中传有着严格的要求,难度较大,可能会淘汰一部分考生。进入中传不仅需要专业能力,还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除了播音专业的严格要
为什么不建议男生学护理不建议男生学护理:因为一般情况下来说,就男护士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男生并不爱戴男士护理专业,但是从某些方面上来讲男士护理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所以说相对更靠后一点。但是福利并不是很好,所以说在工作之后会发现自己很没面子,而且也不受爱戴,所以说正因如此,大多数男生并不喜欢当男生护理。1、男生护理对大多数男生并不很友善,而且毕业
为什么不建议学生物工程为什么不建议学生物工程介绍如下:不建议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原因之一:个别高考生的目标专业并非是生物工程,但却因为志愿报考失误而被调剂到了生物工程专业读书学习。这种情况下,考生很容易对生物工程专业产生反感情绪,所以就对后来者说出了不建议学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就是个坑之类的话。不建议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原因之二:少数高考生在报考生物工程专业、并且被生物工程专
为什么不建议读民办大专?不建议读民办大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费昂贵民办大专由于自筹资金办学,学费普遍较高。根据最新的信息,民办大专的学费通常在8000-15000元/年之间,部分院校甚至超过20000元/年。相比之下,公办大专的学费则较为低廉,一般在4000-6000元/年之间,部分省份的公办专科普通类专业学费甚至低至3500元/年。因此,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说,
为什么不建议报考哈工大因为文科实力薄弱,文科生的发展较差。该校简称哈工大,除了是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外,该校还是九校联盟成员。工科实力在国内是相当有优势的,但似乎这所学校只是理科生的天堂,对文科生并不太友好。所以它被点名批评的点是文科实力薄弱,文科生的发展较差。该校的力学、机械工程等9个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但哲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等文类学科确实不算突出,所以不建
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那上大学要学什么专业?既然父母都是生意人,他们的经商智慧对于你来说就是最宝贵的财富,难道不是吗?经商有很多种,看你以后准备经什么商?互联网、零售业、旅游……我觉得你还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再看看学什么专业,但我觉得看一些成功商人的书是很好的。如近代描述胡雪岩是怎样玩转于商界、政界和如何为人处事的,找胡雪岩有关的书就行了,具体书我也忘了,你找找看吧,然后不同行业的也看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8-26 22: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