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外籍学生中国高考分数 港籍学生在广东考大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外籍学生高考政策
外籍学生高考政策:一、外籍学生指的拥有外籍护照的非中国国籍公民;如果是后来入籍,也就是把中国国籍注销后入籍的学生需要满足教育部的相关资格条件;如果学生拥有双重国籍,仅仅具有外籍护照,在国内还有护照和身份证,那么学生需要把国内户籍注销后,才可以满足资格条件。二、外籍学生可以在国内就读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取得学籍及高中毕业证书,和国内户籍学生享有同样的教育。
三、由于户籍的原因,外籍学生是无法参加国内高考的。四、外籍学生要参加各个大学的类似于“自主招生”一样的考试或者免笔试,通过面试申请即可以上大学,难度很低。五、目前中国大学招收外籍留学生分为几类:第一、如果高中学习的是国际课程体系:比如:IB、ACT、AP或者有SAT成绩并且达到一定的条件是可以免试申请的。第二,如果高中学习的是国内的课程体系,那么部分大学是要通过入学考试才能考取的,目前最难得是
北京大学,其余的学校留学生高考相对的较为简单。

港籍学生在广东考大学
如果你是港籍
你可以参加两种考试
详情请看网址内容
1.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
;ID=8a8048b31eaf5533011ede5db5af0003&CHANNELNAME=
招考园地
2.
暨南大学、
华侨大学两校联合招生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简章
一、报名
1.报名资格
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并符合下列报名条件之一的,方可报名:
①港澳地区考生,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②港澳地区考生,持香港或澳门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③台湾地区考生,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④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最近四年(截至报名时间结束止)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报名时考生本人须持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取得在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公证书或认证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参加报名。华侨考生须在内地各报考点报名考试,港澳地区报考点不受理华侨考生报考。
考生须认真阅读招生学校(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的要求。考生可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专业目录》中查知相关内容。
2.报名时间
3月16日至4月17日(周六、日除外),其中3月16日至3月31日为网上预报名时间,4月1日至4月17日为现场正式确认时间,以上具体时间安排以各报名点公告为准。
3.报名地点
北京:
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010)82837212)。
上海:
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钦州南路500号,邮政编码:200235,电话:(021)64513406,(021)64511200)。
福建:
①福建省高校招生办公室(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电话:(0591)87819345,传真:(0591)87819345);
②福建省厦门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厦门市火炬二路269号,邮政编码:361006,电话:(0592)5703107)。
广州: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市天河区广园东瘦狗岭路377号,邮政编码:510610,电话(020)87205925,传真:(020)87206598)。
香港:
①香港考试及评核局(香港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852)36288787,36288711);
②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电话:(852)28936355);
③香港中国旅行社及各分社:
湾仔分社:香港轩尼诗道138号修顿中心地下
电话:(852)28323888
北角分社:香港渣华道196-202号嘉富大厦地下
电话:(852)25650370
香港仔分社:香港仔大道223-227号利群商场地下4号
电话:(852)28732213
筲箕湾分社:香港筲箕湾南康街18号康华大厦地下3号
电话:(852)28854728
旺角分社:九龙旺角洗衣街62-72号
电话:(852)27895888
深水?分社:九龙深水?长沙湾道269-273号瑞祥大厦地下B铺电话:(852)27250038
将军澳分社:九龙将军澳东港商场二楼209号铺
电话:(852)26286118
土瓜湾分社:九龙马头围道426-430号地下
电话:(852)27132021
观塘分社:九龙观塘牛头角道300-302号裕民中心商场地下
电话:(852)23438243
荃湾分社:新界荃湾青山道189号地下
电话:(852)24991433
元朗分社:新界元朗教育路31-41号
电话:(852)24755367
大围分社:新界沙田大围村南道77-81号地下
电话:(852)26917261
大埔分社:新界大埔广福道128-130号地下
电话:(852)26572883
屯门分社:新界屯门青山公路168地段嘉华大厦1/FA铺
电话:(852)26188188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澳门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13至15楼,电话:(853)83969368)。
各报名地点备有《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大纲》,考生可径往索购。
4.报名方式
2009年联合招生报名采用网上预报名和现场正式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登录联招办网站(网址:
),进行预报名。预报名时,考生需按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报考地点、报考科类、报考学校等)。预报名后,考生需记住自己的密码,并按规定时间到有关报名地点办理正式报名确认手续。如因特殊情况未能亲自前往到报名点现场确认的考生,可以委托亲属代为正式报名,代报者凭考生身份证件、本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考生电子相片文件以及其它报名资料到报名点现场办理相关手续,而且每个代报者只能代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办理正式报名确认手续时,考生或代报者须缴本人高中毕业证书副本(应届高中毕业生可由就读学校开具学历证明)、高中各学年学习成绩单副本(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在报到时补缴最后一学年的成绩单)、居住所在地身份证明副本,以上资料同时带备正本用以核对,并缴付报名考试费人民币550元(在香港、澳门各报名地点报名缴付港币550元)。
报名后未能通过公安部门身份验证者或未参加考试者,恕不退还报名考试费。
5.填报志愿
考生在报名时同时填报志愿。
①联合招生录取工作分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一批预科和第二批预科进行。考生按录取批次填报学校志愿,其中每个本科批次填报2所学校志愿,每个预科批次填报1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填报4个系科或专业志愿。
②报考内地联合招生学校的考生,亦可填报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各系科或专业志愿。
二、考试
1.考试科目类别
文史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
中文、数学、
英语、历史、地理
理工农医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英语、物理、
化学
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目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大纲》。
;ID=8a8048b31eaf5533011ede5db5af0003&CHANNELNAME=
招考园地
一、招生
〈一〉 报名资格
1.港澳地区考生,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参加报名。
2.台湾地区考生,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参加报名。
3.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最近4年(截止报名时间结束止)之内有在国外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报名时考生本人必须持有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取得在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公证书或认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4.外籍学生须年满18周岁。
注:在报名中如发现证照有疑义的,将提交公安部门或相关签发部门进行认定,对涉嫌造假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 报考条件
凡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0岁、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的港、澳、台、华侨、华人以及其他外籍人士,均可报名参加考试或申请免试入学。
凡中五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符合上述条件的各类人士可报考或免试申请两校的预科。
凡在中国内地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必须参加“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考试”。
〈三〉 考试与录取
凡参加“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考试”,第一志愿报考暨南大学的学生,学校将根据其考试成绩,并参考中学阶段的成绩、操行评定、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择优录取入本科或预科。
报考我校艺术学院各专业、
新闻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
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艺术术科或体育术科考试,获合格证书,并参加“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考试”,择优录取。
“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考试”分为中文、英文版试卷,实行“3+X”考试形式,中国语文、英语、数学为必考科目,另加一科选考科目(文科:历史、地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类必须选考化学+生物或化学+物理)。
报考理工医类专业的考生可兼报文史外经管法类专业。
考试范围按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办公室编印出版的《2008——2010入学考试复习大纲》(可直接在暨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购买)规定的内容。
考场分设在香港、澳门、广州、厦门四地,具体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四〉 免试与录取
香港
中七生
1、同一届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和香港高级补充程度会考成绩,达到中国语文、英国语文两科高级补充程度会考科目及格,另加一科高级程度会考科目及格(2AS+1AL)者,可免予笔试,直接申请就读我校本科各专业,经我校面试后,择优录取。
2、凡参加伦敦大学普通教育文凭考试(GCSE),有两科高级程度(即:二A),三科普通程度(即:三“O”)合格者,可免予笔试,直接申请我校本科各专业,经我校面试后,择优录取。
中六生
同一届香港中学会考成绩,中国语文、英国语文两科均达到四等或四等以上,另外四科(除宗教外)总分达到12分(理)、9分(文)者,可免予笔试,经中学校长推荐和我校面试,择优录入本科各专业。
中五生
同一届香港中学会考成绩,中国语文和英国语文均达到二等或二等以上,另外四科(除宗教外)总分达到8分以上者,可免予笔试,直接申请就读我校预科,经我校面试后,择优录取。
同一届香港中学会考成绩,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及另外四科(除宗教外)总分在5-9分者,可免予笔试,直接申请就读我校预科先修班;经我校面试后,择优录取。
澳门
澳门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操行良好、身体健康、高中阶段各学年考试成绩优良,在文、理科排名前列,经所在中学校长推荐和我校审核,可免予笔试,择优录取进本科各专业。
台湾
台湾学生参加台湾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达到台湾各大学录取标准者,或取得专科学历的大专毕业生,视其成绩,经我校审核,可免予笔试,择优录取进本科各专业。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学生报考我校,视其华文独中或国中统考成绩,如符合本科、预科免试入学标准者,经马来西亚华校董教总、各地董联会或独中校长推荐并经我校审核,可免予笔试,录入我校本科或预科就读。 (详情可查阅《暨南大学对马来西亚招生问题解答》或向马来西亚华校董教总咨询,电话:603-87362337,东马地区也可向古晋“中华中学校友会”咨询,电话:608-2338210)
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学生
凡未参加“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考试”,但在海外高中毕业或具同等学力,HSK(中国
汉语水平考试)达到中等C级以上者,经我驻外使(领)馆、代办处或侨团、侨校、侨界知名人事推荐,也可由本人申请并有两位老师推荐,经暨南大学审核后,视其中文或英文程度以及中学阶段的成绩、操行评定、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择优录取。HSK未达标者,可申请国际学院各专业者,其英语水平还要经国际学院考核认可。
〈五〉 报名方式
考生需登陆报名网(
或
),按程序填写报名表,经提交成功,再打印报名表,核对无误后,确认签名,并附上所需报名材料到各报名点办理现场确认,同时缴付报名费。考生如不能亲自前往,请同时提交报名委托书。
如未设立报名点的国家和地区,考生可直接将报名材料邮寄至暨南大学招生办公室,办理报名确认手续,在入学报到时补缴报名费。
注:
1、在报名时间内未到现场确认的网上预报名记录自动失效。
2、报名点只办理网上报名的现场确认和收取材料、报名费等工作,不受理网上报名信息的修改和补报。
3、一经发现网上报名信息虚假或报名确认时提供的材料不真实,即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4、华侨考生统一到广州暨南大学招生办或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招生处报名点确认,其他报名点不接受华侨考生的确认。
〈六〉 报名材料
1、《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招收港、澳、台、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学生报名表》1份;
2、港澳学生的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学生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其他学生的护照,正副本(交副本1份),华侨学生需持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以及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公证书或认证书;
3、高中毕业证书(香港学生中五或中七毕业证书)或学历证明正副本(交副本1份);
4、高中阶段各学年成绩单(香港学生近两年在校成绩单,中五会考、中七高考成绩单)正副本(交副本1份);
5、1寸彩色(尺寸要求为: 3.3cm×4.8cm,背景颜色不限)半身免冠相片两张(免试申请者只需提供一张照片)。
注:
1、华侨、华人或其他外籍学生的成绩单和毕业证书(若非中文或英文版本的,需
翻译成中文或英文)需经我驻外使领馆公证或认证。
2、学生提交材料时须同时缴纳报名费500元人民币。(如在港澳地区报名,按报名时的汇率兑换成港币后缴交)。
16教育网
外国学生在中国上学的利与弊?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外国学生在中国上学的利与弊?的相关内容。
1.外籍学生在中国小学初中上学按当地学校的要求入学,没有特殊规定。
2.中考时大连市规定普通高中外籍学生可以不参加中考直接入学(不同地区有不同要求),但重点高中就要根据每个高中不同的入学条件录取。
3.外籍学生参加高考时全国有专门招收外籍学生的学院和专业,要根据每个学院不同入学条件报考。
一、回国(来华)定居工作的科技专家的概念 回国(来华)定居工作的科技专家是指: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中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并对某一门学科有专门研究或擅长某项技术的人才。为适应我国科技和经济事业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对象重点是那些在科学技术或其它领域做出显著成绩、学有专长、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及其研究和工作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我国急需的青年尖子人才。 二、回国(来华)定居工作审批部门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中的科技专家回祖国大陆或来华定居工作,由人事部审批,具体工作由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 三、申请程序 (一)旅居国外的华饼、华人中的科技专家申请回国(来华)定居工作,具体程序为:先由本人填写《回国(来华)定居工作中请表》(见附件),再由受理的驻外使(领)馆审核提出意见,将《申请表》和能反映其学历、经历、专长等有关权料及近期身体健康检查证明,一并报送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待国内为其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等事项,并经批准后再通知申请人。 (二)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66年以来,从中国大陆去国(境)外留学(包括公费、自费)、现阴居国外已取得居住证件或加入外国国籍的科技专家,对其中我国急需的优秀人才,我们要积极争取和吸引他们回国(来华)服务。如其愿意回国(来华)定居工作,可参照上述做法技规定程序由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确认为优秀拔尖人才并签署意见,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审核后,报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 四、工作安排 (一)…… (六)为有利于他们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每3年可安排1次去1个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15天,如有特殊需要,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所需费用,技国内工作人员临时出国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有探亲假的,可结合探亲进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专家,必须有该会议同意发表的论文和正式邀请,有我国有关学术机构的审查意见并经主管部门批准。 五、工资和生活津贴 (一)…… (五)来华定居专家在企业工作的,其工资或临时工资和生活津贴,由企业参照上述标准和原则确定。 (六)国外有供养关系(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其工资或临时工资和生活津贴可支付50%的外汇。所需外汇数额,由各地区、各部门批准后,到经外汇管理局授权的外汇指定银行按当日外汇牌价兑换。 六、来华旅费和其他补助费 (一)来华旅费先由本人坠付,报到后由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折算人民币报销。如本人垫付确有困难,由我驻外使(领)馆借支。 (二)安家补助费由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发至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为专家配备必要的安家生活用品。购置物品时,应尽可能征求专家本人的意见。 安家补助费的标准: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国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未满5年的为3000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和在国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的人学本科毕业生为400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和在国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的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5000元,具有副教授或相应职务(职称)并连续任职5年以上的为6000元;具有教授或相应职务(职称)并连续任职5年以上的为7000元。 (三)每人每年发给相当于本人1个月工资或临时工资和生活津贴总额的交际、接待补助费。 (四)生活确有困难或通有特殊情况的,由用人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酌情予以补助。 七、出境及出境期间的待遇 (一)对来华定居后申请到其他国家定居的,应予同意;在华工作几后要求去境外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回的,可以停薪留职。 (二)对在华工作满3年的,可同意其申请自费去境外学习、进修,半年内工资照发,超过半年可停薪留职,停薪留职期限由本人同所在单位商定。 (三)对申请自费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其他短期学术活动的,在安排好现职工作的条件下应予批准,工资照发。 八、探亲和休假 (一)…… 九、医疗和交通、住宿、购物等 (一)…… 十、住房 (一)由用人单位按以下标准或原则分配住房:单身一般不少于两居室1套,2至3口人的家庭,不少于三居室1套,4口人以上家庭,根据其人口和单位实际等情况从优分配适当面积(居室)住房。住房应备有较完善的卫生设备。 (二)愿意在我国购买住房的,可按照有关规定,比照国内同等人员的条件购买。 十—、子女上学、就业 对来华定居专家子女上学、就业应给予照顾。上中、小学的,可根据实际,请况安学校就读,升大学的,可适当降低录取分数;需要就业的,优先予以安排。
十—、子女上学、就业 对来华定居专家子女上学、就业应给予照顾。上中、小学的,可根据实际,请况安学校就读,升大学的,可适当降低录取分数;需要就业的,优先予以安排。
有一个2006年的教育部新闻发言:
[张秀琴]:二、来华留学工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每年根据与有关国家之间签订的交流协议和计划,向150多个国家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名额。参与选拔并负责管理来华留学生。在来华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贯彻“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保证质量、稳妥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改革和完善外国留学生教学、生活管理制度,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教育水平。(2006-05-29 15:20:14)
[张秀琴]:近10年来,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人数从开始接受每年四千余人发展到现在每年七千多人。2005年与1998年相比增加了80%。其中有来自亚洲的学生、也有来自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所学专业也涵盖了中国高校开设的11个门类,其中以文科和工科为主。学习文科的外国留学生中占41.9%,工科占到19.2%。(2006-05-29 15:20:48)
[张秀琴]: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人数听起来好象不太多,才七千多。但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发展来华留学这项工作当中所起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以及导向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很多省份、高校根据本地的情况纷纷的学习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设立原则和方法,设立本校的奖学金,同时在管理当中,也参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和效果。(2006-05-29 15:21:54)
[张秀琴]:由于我们国家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声誉不断提高以及我们高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留学基金委不断接到一些外国的政府或者机构来函、来人商谈,委托留学基金委管理和执行外国政府奖学金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的外国政府奖学金有越南教育培训部的奖学金、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奖学金、坦桑尼亚奖学金以及泰国工业委员会设立的奖学金。来华奖学金在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教育部提出早日使中国成为外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国
[北京青年报记者]:我想问来华留学这方面的问题,在您这么多年工作中,您认为来华留学生最大困难和问题是什么?这些学生如果在中国实习或者留在中国工作,我们基金会是不是对他们有帮助?咱们今年针对在华留学生工作重点是什么?(2006-05-29 15:37:19)
[张秀琴]:讲到来华留学,我想跟你交流一下。你讲的来华遇到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文化上的差异。他认为想当然,在他们那里可以得到的东西,可能在这里得不到,我们想对他提供帮助,他又觉得我们是对他管得过多,文化上差异存在。还有心理上的支持,是我们在管理工作上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文化差异很大,往往心理压力很大。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的原因是:第一因为我们以前不太重视
心理咨询工作。第二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没有经验丰富的人为他们提供这部分经验。 (2006-05-29 15:38:05)
[张秀琴]:除此之外,我认为在留学生管理中,虽然当时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来华留学生这么多年以来,最早的问题是留学生居住问题。他们是在学校居住还是在社会上居住;到学校居住是住专门的留学生楼还是和同学在一起,大概在80年代可能是最大的问题。但是现在可以看到,这已经不成问题,他们可以在社会上居住,还可以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2006-05-29 15:39:44)
[张秀琴]:另外还有勤工助学工作,这也是我们来华留学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国外一些国家都有非常明确规定,例如假期他们可以打多少小时工,上学时可以打多少小时工,打什么工?但是在我们现在就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只是在2000年时,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颁布了一个第九号令,关于外国留学生管理问题,其中允许外国留学生可以勤工助学,但是后面细的管理办法没有跟上,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在来华留学上遇到的问题。(2006-05-29 15:40:49)
[张秀琴]:最后一个问题,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实习问题,最近两三年是特别明显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有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是学法律、经济、管理的,所以他们特别想到中国企业来看一下,甚至有的愿意到中国政府部门来见习三个月,对此教育部没有明确规定,完全取决于各个地方和各个接待单位,我知道在南方很多企业里,都是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实习的,因为这些企业本身就和这些国家有外贸关系,有交往,所以非常愿意有人到它这里来。相反在有一些地方,企业还没有非常外向型,所以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我认为这个问题尽快有一个明确的原则,以利于我们发展高层次的外国留学生到我们国家来学习。
在中国学习不太好不太要紧,因为要明白中国的教育都是引进苏联的教育来的,就是填鸭式教育,和外国的教育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而且在接受中国教育的同时人会慢慢变傻,思维僵化。其他和中国都注重传统教育,但是中国人做事通常而言很偏激,甚至有时很野蛮,外国的教育则是把现代引进的先进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完美结合。例如说,中国人会有说学孔子,就有了“全民孔子”的想法,说要这样做,你说这是不是愚昧到极点?也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科好在中国是很艰难的,理科在中国是很吃香的。我文科也是很好,但理科一样普普通通,但只有一个方法,老老实实去学就是了,情商决定未来,智商只决定20%而已。人不聪明也没关系,最重要是有智慧,EQ,AQ高为好。外国的教育思维要多多学习,学习好管理时间,在所谓的名牌中学大学都能闯出一片天地了,不必要学一些所谓尖子病态一样地去学习,疯了一样,因为那样的人通常而言大了也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努力学,什么都好说。中国的高中像玩命,初中的话我觉得学会了一些智慧和做人的原则,到了高中再拼命地学,到了高中就可以去搞自己的创意发明了,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了。(中国的大学与外国刚好相反,十分闲)
努力就可以了,没什么大问题的。
以上就是16教育网整理的外籍学生中国高考分数 港籍学生在广东考大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
www.ts16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