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10:08:00 | 16教育网
一般情况都是先看总分的。 如果这个报考学生很多,但录取名额又有限,最终在截取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时,这时会出现相同总分,有多个学生的情况,这时才会从其他方面入手,例如看语数外总分进行评比。
“零志愿”
“零志愿”是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不含学校所在区县)提前录取的办法。
该志愿栏内可填报的学校是跨区县招生 (外区县学校在本区县招生)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上海市回民中学和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总体招生计划原则上不低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
考生可在规定的招生学校范围内选一所学校填报。“零志愿”学校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是同一层次的学校。
但因为它列入了“零志愿”栏,就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在不同的批次进行录取,这样考生的选择余地就增大了。设了“零志愿”增加了考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选拔的空间。
在“零志愿”填报时,各考生的情况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实力较强的考生,他会在“零志愿”栏中挑选更好的学校,而其他考生则把“零志愿”视作多一次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机会,因此考生对“零志愿”的选择还需慎重思考。
填报“零志愿”的考生如果被“零志愿”的学校录取,则“零志愿”以后的志愿自然失效,且考生不得要求放弃该志愿而顺延录取其后的其它志愿。考生也可以不填“零志愿”,不填“零志愿”的考生和填了“零志愿”没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后的志愿录取。
名额分配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名额分配”法的招生是在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促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形势下,从2007年起推出的举措。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区域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招生计划数近15%的名额,按毕业生报考人数平均分配到本区县内各初中学校,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上师大附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由市教委下达给各区县。
参加“名额分配”法招生的考生(仅限本校在籍就读的考生,不含个别报名考生),根据分配在本校的高中学校和名额在“名额分配志愿”栏内自主填报1个志愿。
和名额分配志愿很相似,是部分地区的省级示范高中根据招生范围的考生数和本校所需学生数来确定。在大连,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公费招生计划数的70%按比例(过去是30%)分配到初中学校,依据考生志愿和考试成绩以初中学校为单位,面向学区内学生择优录取。
同一重点高中录取的不同初中指标到校生最低分数差控制在30分以内,对分数差大于30分的低分考生指标到校名额要一次性收回,用于补录其他初中填报该高中指标到校志愿的高分考生,但分数线会有所升高。指标到校生录取结果要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具体办法如下:
某区分得某重点高中指标数 = 某区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本学区学生数 × 某重点高中公费计划70%
某校分得指标数 = 某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本学区学生数 × 重点高中公费计划70%
计算结果呈小数时按“四舍五入”的原则调整成整数。各区将分得的每一所重点高中的指标生数采用“电脑派位”的办法平均分配到各个初中。
考生在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前,还是先要了解招生办公室对志愿录取的先后顺序。录取时“零志愿”在先,“名额分配志愿”在后。“零志愿”和“名额分配志愿 ”录取结束后才会进入“一至十五志愿”的录取。
以上三栏志愿都可填写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所以考生在选择这三栏志愿时除考虑自己的实力外,还要注意他们录取的先后关系。如果考生被“名额分配志愿 ”学校录取则其后的其它志愿自然失效。如“名额分配志愿 ”不填或填了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其后其它志愿的录取。
“征求志愿”
“征求志愿”是录取后期的一个招生步骤。按考生的志愿投档录取接近结束的时候,根据当时招生录取的态势,在某些招生学校招生计划没有用完,而又有一批考生还没有被志愿学校录取的情况下,在区县中招办的主持下,进行征求志愿录取。
区县中招办在适当的时候,向在志愿表中表示愿意征求志愿的考生发出通知,让考生在尚有招生空额的学校中选取志愿,填报征求志愿表后由区县中招办按征求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调剂录取。
由于每年各区县考生填报志愿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具有征求志愿的学校可能有普通高中(以收费较高的民办高中为主),也有中职学校。
考生只有在志愿表内所填的志愿均未被录取,且在志愿表内表示“愿意征求志愿”时,在区县中招办投档结束后,由区县中招办让考生在尚有招生空额的学校中选取志愿,填报征求志愿表后再一次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征求志愿顺序录取。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今年7个志愿,如何填报?五大步骤,教你不滑档!的相关内容。
面对今年7个志愿的填报,以下五个步骤将助你避免滑档,确保志愿填报策略明确: 16教育网
1.
第一步:定位中考分数位次
中考后,首要任务是确定你的排名,比如2022年600分对应第7016名。分数只是参考,位次更贴近实际录取情况,6月28日左右公布成绩后,要立即查看一分一段表。
2.
第二步:预估高中录取位次
由于数据不全,预估要基于历史录取线,考虑学位增加、发展趋势等因素。例如,600分可能换算为2022年579-603分等位分。家长可结合多方面因素生成预估位次。
3.
第三步:划定志愿高中范围
根据位次和预估的高中录取线,确定可选学校范围。如甲同学排第6500名,可考虑成都四十九中等学校。
4.
第四步:确定班型范围
高中志愿要细化到班型,关注学校各班型的录取标准,可能通过夏令营、咨询线或现场咨询获取信息。班型对最终录取有直接影响,填志愿时要权衡。
5.
第五步:合理排序志愿
7个志愿按照录取规则排序,如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原则。例如,甲同学的志愿可能为:四十九中统招、成都铁中调剂等,遵循“一冲二稳三保”原则。
虽然预估不易,但通过展会、学校咨询及合理规划,可以增加录取把握。最后,今年多了一次补录机会,为志愿填报提供了更多保障。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志愿怎么填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高考怎么填志愿志愿怎么填关于高考怎么填志愿,志愿怎么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高考填志愿填报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要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所选专业要是自己喜欢的。2、2、选好了专业,再全面搜索一下有这个专业的学校的名录。3、3、接下来把这些相关的学校,根据知名度先排一下名次。4、4、根据排定的名次,依次整理汇总他们的历年分数线、师
中考志愿表怎么填?1.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时间安排7月9日,按照提前本科录取院校、提前专科录取院校、本科一批录取院校、本科二批(含A、B两个阶段)录取院校按照批次录取顺序依次进行录取。7月15日,市高招办公布本科一批余缺院校计划,考生填报本科一批征询院校志愿。7月22日,市高招办公布本科二批(含A、B两个阶段)余缺计划,考生填报本科二批征询志愿。7月24日、2
中考需要填志愿吗?怎么填?需要填报志愿。根据各高中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每个考生按中考报名时确定的录取区域,根据自己意愿最多可以填报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各6个志愿。志愿填报在中考成绩公布后进行。根据《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志愿填报:2018年高中招生仍分五个录取区域,分别是市属、定海、普陀、岱山、
广东省阳江市2022年中考填志愿?填报流程:1、选择志愿填报功能→修改新密码(仅首次进入需要)2、填报各批次学校志愿3、修改、核对志愿4、确认志愿信息。考生须在2021年6月5日(星期六)16:00前对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予以确认,逾时未确认的志愿信息无效。阳江中考志愿怎么填阳江中考志愿怎么填如下:考生填报志愿方法:通过报名点所在县(市、区)对应的网址进入
中考志愿没填怎么办还有补录志愿的机会。填报中考志愿最重要的是“量分填报”。比如,总成绩比较低,又选报的是“热门”学校,志愿就有可能落空;如果考生感觉自己的成绩不错,都挤报某一所学校,志愿也很可能落空。填报志愿,不要跟风。不要不分情况的,一律选择名校。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就尽量不要选择择校。中考志愿填报技巧:1、填报志愿要有梯度,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注
宿迁中考志愿怎么填宿迁中考志愿怎么填中考志愿设为三个批次,同一批次同类型学校志愿为平行志愿。1.第一批次:填报“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班)”和“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五年制高职师范类专业”志愿。“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班)”和“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五年制高职师范类专业”志愿为两种类型志愿,可以兼报。其中,中心城区增设第1小批,为“宿迁中学创新人才”和“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强基人才”志愿,可以
中职考大专填报志愿怎么填中职考大专填报志愿怎么填?我在本文中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中职考大专该如何填报志愿平行志愿所填院校都是平行的,平行志愿遵循的是分数优先,同一层次、填报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生,是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如果你的第一志愿没达到投档线,进行第二志愿检索的时候,也没有达到投档线,无法投档,那就只能检索第三个,以此类推。不同省份的高考专科志愿填
中考志愿怎么填报步骤中考志愿填报步骤有哪些?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中考志愿填报步骤(以黄石为例)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填报志愿要以统一下发的《黄石市202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为依据。招生计划中有学校性质(高中、中职)、学校全称、招生批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第二步:填写志愿草表。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填写志愿草表,根据自己的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收费情况
2024-09-25 02:22:34
2024-11-21 00:46:03
2024-12-18 15:09:51
2024-12-16 19:20:07
2024-12-21 17:48:54
2024-07-28 00: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