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20:02:55 | 16教育网
当谈到新能源大学专业时,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专业方向:
太阳能专业:该专业主要涉及太阳能的原理、应用、设计、安装和运维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习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的知识。
风能专业:该专业主要涉及风能的原理、应用、设计、安装和运维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习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风能资源的评估、风能发电场的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生物质能专业:该专业主要涉及生物质能的原理、应用、设计、安装和运维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习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燃料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该专业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原理、驱动、控制、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习电动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动力电池技术:该专业主要涉及动力电池的原理、应用、设计、制造和运维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习电池制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电力电子技术:该专业主要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应用、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习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应用,如晶体管、晶闸管等。
能源系统与工程:该专业主要涉及能源系统的原理、设计、优化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习能源转换和利用技术、能源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专业方向是新能源领域的热门专业,涵盖了从原理到应用,从设计到运维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大学可能会有不同的专业设置,但这些方向都是新能源领域比较重要的专业方向。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能源动力类专业学什么的相关内容。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50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新能源汽车。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产品开发、机械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技术开发、生产管理。 16教育网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的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下面让小编给各位看官介绍一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吧!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总体来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一些重点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在上海及苏南一带,不少锅炉、空调、汽车、发动机制造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工资待遇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热力发电厂及电力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业、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制冷和空调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等领域,从事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类型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利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热工工程师、热能工程师等等。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能源动力类 80500 能源与动力工程 80501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80502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0503 能源动力类专业介绍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热科学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专业教学阶段设两个课程模块,即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课程模块和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课程模块。学生在高年级时可任选一个模块修读。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选修跨专业的课程,获取双学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 主干学科:除数理化、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外,设有材料力学。 主要课程:除数理化、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外,设有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系列课程、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系列课程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学生的修业年限为4年,对于完成培养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能源大学专业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哪些大学有新能源专业开设新能源专业的大学有中国石油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1、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地处山东省青岛市,是山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担着我国石油与化工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重任。学校设有17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教育、外语等多个学科领域。2、清华大学。中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大学新能源有哪些专业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已经成为了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培养适应新能源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开设新能源相关的专业。下面是一些大学中常见的新能源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新能源领域工程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
新能源专业有哪些大学新能源专业最好的十大学校有: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湖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新能源
新能源专业的大学有哪些新能源专业的大学有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一、华北电力大学1、学科设置:华北电力大学设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覆盖了工科、理科、文科、管科等多个领域。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优质师资:华北电力大学拥有一支
电力大学211有几所211里的电力大学只有1所,为华北电力大学。除此之外,电力相关专业比较突出的211大学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简介一、学校概述华北电力大学(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
有新能源专业的院校有哪些?1.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江苏省南通市,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位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新能源之都”、美丽的“仙女湖”畔的江西省新余市,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在校生5000余人。2021年长春汽
新能源的大学有哪些新能源工程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等这个学校不错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风能、太阳能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给予重点扶持。江苏省风能、光能资源丰富,风电、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拥有一大批风电、光伏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规模居全国之首。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工程系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按行业岗位需求办学,现有专业5个:风能与动力技术(全国首批
能源类专业有哪些能源类大学志愿填报推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等专业。华北电力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近十所高校开设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南昌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材料等专业。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生物质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
2024-08-31 11:17:21
2024-09-20 11:28:55
2025-01-02 13:13:41
2024-08-29 19:43:14
2024-04-08 17:02:27
2024-10-21 1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