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2024-08-19 23:17:07 | 16教育网

今天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高考填报志愿是每一位学子都非常重视的一件事,很多学子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填写,只是学子们在这种时刻,往往和自己的父母会出现很大的冲突。父母希望孩子填写的弯悔志愿大多数是和现实有关,比如说填写的志愿容易找工作,或者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可能有好处,父母们几乎不会考虑孩子是否喜欢的问题,因为在父母们看来,喜欢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那么,当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出现冲突怎么办?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来吧各位,当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这篇指南,会给大家一个不错的建议!

给学子的建议;

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

如果说,学子们只是用“我喜欢那个专业”当做理由的话,那么很难说服父母,因为父母会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为做出选择,毕竟填写志愿这件事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是重要。所以说,学子不要把“我喜欢”当成理由告诉父母,而是要把你选择志愿的理由陈述明白,让父母知道你不是凭着意气用事。

把自己的专长讲给父母听

举个例子,如果父母希望你能够报考一些比如师范类的学院,希望你以后能当一名教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你却喜欢计算机行业,你对计算机也有着拍埋自己不错的成绩,那么,你完全可以告诉父母你的强项在计算机方面。这样一来,父母也会根据你的能力进行适当考虑的。

自我考虑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这一点你必须确定好,一旦选择错误并且坚持下去的话,即使父母最后同意了你的选择,但是对你的人生来说,这可能真的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是没有后悔机会的。自己理性的分析一下,你的选择是否正确,你是否真的不是凭着意气用事,如果不确定,先不要过度坚持。

对父母保持冷静的态度

如果学子和父母在填写志愿上发生冲突,且两代人彼此都没有理性,或者说根本不能冷静交谈这个问题的话,这绝对是父母和孩子感情交流的心结,不管选择什么专业,对孩子和父母来说,总会有一方觉得遗憾。所以说,作为学子,一定要对父母保持冷静的态度,只有这样,父母才不会因为你的“任性”而强行给你做出选择。

给父母们的建议:

给孩子做好分析

当然了,我们是深刻理解父母们的做法的,因为父母经历过年少的岁月,知道年少无知的时候会犯什袭闹蚂么样的错误,所以希望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孩子们少犯一些错误。那么你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一下他的选择和你的选择,并且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出来,孩子自然会明白你的苦心。

切莫用父母的辈分压制孩子

有太多的父母对于孩子选择专业的时候,持有“我是你父母我就要为你做主”的态度,这样一来,孩子看你的态度那么蛮横无理,自然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那么就算是孩子对自己的选择并不是很坚决,也会在你的态度之下变得任性起来。所以说你千万不要拿出你是父母就能够决定孩子未来的姿态,那样子的话,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到时候你真的拗不过孩子,一旦选择错误,我相信这也不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吧?

用心聆听孩子的话

当父母和孩子在高考志愿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不是一味的强调我是为你好之类的,孩子能不知道你这是为自己着想嘛,可是毕竟孩子长大了,他们已经属于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内心感受,你要做的,就是耐心聆听孩子的话,即使孩子的想法过于幼稚,你也该给予理解的。况且父母和孩子一定是有代沟的,你的想法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准确。

和孩子找到“折中”的办法

当父母与孩子在高考志愿上出现矛盾的时候,父母不妨根据孩子大概的成绩,找到孩子喜欢的专业,然后你认为也是可行的专业,和孩子进行分析和比较。这样一来,你们有可能会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孩子能够接受,你也会觉得这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好处的。

给孩子做一个好军师

这一点相信不少家长是没办法做到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选择专业的问题上,父母们一旦发觉孩子忤逆自己的决定,就会变得非常激动,直接做了孩子的“主帅”,代替孩子作出决定。有不少例子表明,有不少孩子在长大之后,对父母的这个决定是耿耿于怀的。所以说,当孩子和父母填写志愿的时候,父母最好是做孩子最好的军师,而主帅让孩子来做,这样一来,你给予孩子尊重,孩子也会给予你理解的。

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你的大学专业是你自己选的,还是家长帮你选的?

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家庭一到高考的时候就比较矛盾的事了。我的高考是家长选的。可以说选的一塌糊涂。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翻译,结果家长强扭着思想给我选了个会计专业。我很是呵呵。

每年志愿的填报对于高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抉择。听父母的还是自己选择?有时候很严重的对立?到底要怎么做才好?

如果考生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皆大欢喜了。但是如果考生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不一样,还是要考虑好了再做决定。

所以我的观点是,在填报高志愿的时候,考生可以参考父母的意见,但是最后决定的最好还是由考生自己做主。

考生可以先参考一下父母的想法,如果父母的想法自己确实无法接受,可以和父母商量。那么作为父母,也不要一味的强迫孩子去报某所大学或某个专业,如果孩子听从了父母的想法,去了自己的不想去的学校或专业,有时候结果会很糟糕。就像我一样!

我认为选专业比选学校重要。 如果考生选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是被调剂到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等到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时,可能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于挂科,最后影响毕业。

我用了四年时间去适应这个专业,之后有用三年的时间去磨合这个领域。最后我退出了,彻彻底底的退出了这个行业。可想而知谈旅,这样代价有多大。

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个人觉还是考生在之前的准备不够,因为高考不是瞬间做出的反应,而是在高中的三年中就应该规划自己将来的考学。

1、提前做好规划

完全不知道选择什么?也不知道有哪些专业方向含碰凳?更不说后期的规划了,当前就知道一个事情,那就是咱们是文科还是理科;其他的就一句话,等高考分数出来后再说把。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高中的孩子已经有了成人的思维,这个时候就应该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对自己将来的择业有了基本的方向认识。当然了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在家长的看护下被动认知,但是我真的建议自己独立的去思考这些问题。

2、兴趣很重要

选择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大学学习方向和就业的努力方向了,学习和就业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谁也代替不了自己,因此如果实在是没有兴趣的专业还有厌恶的专业,我们真的可以忽视了。

还有我们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要做好充分了解,不要道听途说,要深入的了解这个专业是需要学习什么?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将来就业的方向是怎样的?再来决定要不要报考这个专业。

3、没有做好数据调查

半知半解,可以排除一些专业,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但是不知道具体的细节内容;比如,咱们想学医,但是医学当中的专业区分不清,哪些专业是可以当医生的,哪些专业不能当医生;然后是就除了医学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其他的专业也不知道,就更谈不上选择了。 16教育网

所以说,决定权是掌握在考生手里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擅自决定专业,是因为考生在平时的时候就表现出很慵懒,不积极的样子,导致家长对于考生没有信心。

这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考生吵则只有对这件事不仅要关心,同时还要上心,做好规划,做好数据分析。家长看到了孩子根本不需要你的帮助,自然就不会插手了。

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和家人因为高考志愿闹矛盾,该如何调解?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和家人因为高考志愿闹矛盾,该如何调解?的相关内容。

填写高考志愿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影响孩子的转折点,是关乎到孩子人生的大事,所以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要认真的对待。但是每年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总会有家人跟孩子因为如何填写发生争执,孩子认为这是自己的事情,如何填写应该自己说了算,填写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但是家中希望孩子能够为长远打算,填写他们认为对孩子合适的。于是想法不同矛盾就会出现。

不要着急的替孩子做决定

家长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填写的志愿,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以后打算,孩子逐渐的成长能够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这样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如果发现孩子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填写高考志愿的话,应该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所以不要理所当然的替孩子做任何决定,孩子也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不要妄想用家长的身份和过来人的经验去影响孩子。

主动去了解孩子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填写的高考志愿不是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教训孩子,甚至跟孩子大打出手反目成仇,这样只会影响孩子和家长的感情。虽然希望家长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建议家长替代孩子做决定,但是并不代表家长什么都不做,家长可以提前做好功课,比如到填写志愿的学校去了解,跟相关专业人士了解孩子选择的专业等等,然后把了解到的各种信息分享给孩子,然后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家的孩子正在面临着填写高考志愿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家长的职责是协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应该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孩子人生重要转折点的时候帮助孩子做出选择,而不是替代孩子决定一切。

以上就是16教育网整理的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与“高考志愿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相关推荐
孩子高考父母没有结婚证怎么办?
孩子高考父母没有结婚证怎么办?

孩子高考父母没有结婚证怎么办?如果孩子高考时父母没有结婚证,以下是一些建议:1.确认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孩子的父母没有结婚证并不影响孩子高考的报名和录取。因此,首先需要确认这一点,以便在后续过程中保持合法合规。2.准备必要材料:孩子高考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如户口簿、身份证、学历证书等。如果孩子的父母没有结婚证,需要提供其他能够证明父母身份的材料,例如亲子鉴定证明等。请根据

2024-10-10 19:13:33
父母能干涉孩子的高考志愿吗?
父母能干涉孩子的高考志愿吗?

父母能干涉孩子的高考志愿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涉及到了许多复杂的情况和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角度:1.父母为孩子的发展负责:作为父母,他们理应为孩子的发展负责,哪怕孩子并不一定有足够的意识和阅历做决策。因此,如果父母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改变孩子高考志愿,这个行为就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2.考虑到孩子长远发展:父母在改变高考志愿时,往往会考虑到孩子的长远发展。在他们看来,有些专业或

2024-07-20 17:06:26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我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我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我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怎么办?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它不仅关系到未来四年的学习环境,还可能影响职业发展和人生轨迹。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和期望。当你和父母在志愿选择上出现分歧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问题:沟通与理解:首先,你需要和父母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理由。父母可能会从就业前景、专业稳定性、学校地理位置等方面

2024-10-29 16:34:46
物化生孩子高考怎么报志愿
物化生孩子高考怎么报志愿

物化生孩子高考怎么报志愿在高考中,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物化生)作为选科的学生,可选的专业多达737个,占所有可选专业的95.46%。除了少数必须选择政治的专业和少数与民族相关的专业外,几乎所有专业都对物化生组合的学生开放。医学和农学类专业相对更受欢迎,就业率和薪资待遇也比较稳定。部分地理类专业可能会有限制,如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具体如何填报志愿,需要根据考生所在地区、个人兴趣、职业规

2025-01-15 02:25:33
补录和填志愿冲突吗
补录和填志愿冲突吗

补录和填志愿冲突吗绝对不会冲突。比如说:分数不够三本,想上个三本就要等补录,第一次填志愿三本和大专都填报了(因为没有过线,所以这次三本肯定录不上),只能等待补录,我会不会还没有等到补录就被大专录取了?这2个时间冲突么?因为等所有本肯被录取完毕之后才开始录取专科。专科还得等好久才能报名。你就慢慢等吧。不冲突放心吧。不是所有正规录取的学校都会完不成招生任务而要补录的。填报专科志愿后

2024-09-26 19:11:28
父母一方母亲为少数民族,且孩子随母亲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吗?
父母一方母亲为少数民族,且孩子随母亲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5到20分之间。少数民族是指,在我国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1、加5分的情况是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的时候,使用汉字试卷,10分到20分之间的加分是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少数民族身份,一个是少数民族家庭满足高考固定加分项目,两个同时满足,才能获得此项加分。2、少数民族高考固定加分项目是:考生在高考中,报考院

2024-10-31 04:00:56
父母是云南农村户口,孩子是独子,孩子户口是城镇,高考可以加分吗?
父母是云南农村户口,孩子是独子,孩子户口是城镇,高考可以加分吗?

父母是云南农村户口,孩子是独子,孩子户口是城镇,高考可以加分吗?可是可以加20分,不过这个加分只有在报考云南省内院校时才有用,而且你提到一点,你父母的户口都在外省,你知不知道云南省对于父母任何一方都不在云南的考生是限报云南省内三本二专院校的?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去申请这个东西,这样只会把你父母的户籍暴露给上面,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你自己,除非你已经决定要报考云南省内的三本二专院校香港户口在深圳高

2024-09-29 06:19:53
在高考填志愿时,为何父母总逼着孩子选省内的大学? 福建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在高考填志愿时,为何父母总逼着孩子选省内的大学? 福建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在高考填志愿时,为何父母总逼着孩子选省内的大学?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有的父母之所以总逼着孩子选省内的大学,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不想孩子离自己过远,家长们担心孩子去省外的大学读书会不安全,孩子选择在省内读大学,平时回家也比较方便。针对于这个问题,小匠老师下面来分享几点个人看法。第一:有些父母总逼着孩子选省内的大学,其实是有原因的(1)担心孩子的安危有的父母之所以不建议孩子报

2025-01-11 2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