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9 16:27:21 | 16教育网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8年。16教育网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广东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东省。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广东医科大学是在广东。
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广东医科大学是公办。
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广东医科大学是本科。
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85,广东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4 | 15389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62 | 17819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99 | 12824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78 | 17503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29 | 22220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7 | 41061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5 | 9313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7 | 10840 |
202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1 | 14416 |
202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94 | 21165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5 | 36406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0 | 52431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3 | 47066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1 | 15498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7 | 21955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1 | 48106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6 | 21200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9 | 17282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1 | 62406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1 | 86073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1 | 98488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5 | 92756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8 | 89098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0 | 113343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5 | 120750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4 | 58646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8 | 89187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8 | 130661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9 | 128282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4 | 135456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3 | 22011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6 | 36304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81 | 52731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13677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89 | 2121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61 | 3903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7 | 4220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18 | 9378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6 | 10834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1 | 11848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92 | 15787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99 | 14317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3 | 46278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7 | 15831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21 | 24195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75 | 18753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2 | 36061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5 | 9100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6 | 13284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0 | 16084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4 | 32307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9 | 66465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97 | 51537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6 | 59015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4 | 12066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6 | 1976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3 | 16143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9 | 18195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63 | 44032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7 | 91117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6 | 11258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2 | 18293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4 | 22155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3 | 22633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2 | 28537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5 | 22980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4 | 29374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0 | 1723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1 | 57843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2 | 94712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1 | 95769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2 | 123668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65 | 53289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62 | 56862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60 | 5850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57 | 61555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57 | 62206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7 | 74512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6 | 75049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6 | 7569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6 | 75720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5 | 77121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4 | 78418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3 | 78971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3 | 79026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3 | 79181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1 | 8154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0 | 83965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9 | 84580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9 | 85053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7 | 86970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2 | 9400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2 | 108329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8 | 115168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0 | 12705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8 | 13023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5 | 134612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8 | 22491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8 | 34873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2 | 39731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9 | 21301 |
2022 | 广西 | 理科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6 | 22444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8 | 4591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6 | 4773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3 | 5045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6 | 25885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3 | 10756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0 | 18307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5 | 13398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2 | 10293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5 | 12737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23 | 8214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487 | 16837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92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4 | 10145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95 | 13589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2 | 42004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6 | 18362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89 | 43247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518 | 10873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4 | 33584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59 | 10985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4 | 38354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8 | 12273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41 | 27212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72 | 7816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9 | 9479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54 | 10137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27 | 35006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7 | 32252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0 | 55954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94 | 47894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58 | 22998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6 | 24745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96 | 81982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2 | 19426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2 | 12893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7 | 16136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5 | 17048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21 | 47270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64 | 44731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28854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28 | 102673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56 | 24136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7 | 13978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974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3 | 23866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6 | 22452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7 | 28307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4 | 30121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9 | 18957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8 | 72178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8 | 95679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5 | 9975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8 | 123242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56 | 6292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9 | 7088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8 | 7169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6 | 7385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5 | 75140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3 | 7809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2 | 78828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2 | 7935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9 | 82960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8 | 83138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40 | 81690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8 | 83212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8 | 83947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8 | 83292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7 | 85154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5 | 8672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6 | 8604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5 | 87010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4 | 88041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5 | 87368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33 | 9003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2 | 91102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25 | 9976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25 | 100362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22 | 103614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2 | 10463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6 | 12555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5 | 126738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0 | 134525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3 | 27514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4 | 32939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7 | 37905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4 | 11696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95 | 40210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39 | 5096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35 | 5502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35 | 5502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9 | 31947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4 | 12288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4 | 18502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29 | 75051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3 | 9383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64 | 44226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7 | 8148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0 | 28270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11996 |
2021 | 甘肃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9 | 8601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27 | 8937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443 | 33497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3 |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0 | -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47 | -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医科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7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了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备忘录;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设立的西肯塔基孔子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
2017年11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谋划了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发展蓝图: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实质转型,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再用10—15年时间,到2035年左右,“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实现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明确了学校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根本”,紧扣“两大任务”,抓住“三个导向”,突出“四个重点”,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扣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抓住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个关键导向,突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四个重点,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2018年10月,学校汇聚全体华电人的磅礴力量,成功举办了一届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甲子校庆。通过召开建校6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重新编撰《校史》、评选建校60周年华电人物和杰出校友,展示了办学成就,弘扬了华电精神,扩大了社会影响,凝聚了发展力量。2019年,学校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国庆游行思政教育为抓手,以顶层设计推动校内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谋划、全面部署,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落细,全校师生员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奋进意识更加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更加牢固。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面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加快推进“双一流”特色、高质量建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书写华电人的“奋进之笔”,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华电贡献!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21年8月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批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23年1月第一临床医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育建设学院。学校还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
学校总面积近23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妇儿医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学院(部)。
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5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7个,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7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4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19项。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近三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29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921人(含附属医院),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7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2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包括全科医学科在内的25个二、三级学科的规培资质认定)。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14所,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9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3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湛江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12项,其中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金20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EI收录论文 1621篇,出版学术著作98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84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98万多册,电子图书161万多册,音视频材料9000多小时,订有纸质期刊800多种,可用中外文数据库2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伊拉谟斯+”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2019年起招收本硕博层次来华留学生。
学校植根基层,薪火相传,厚德精医,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鲜明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
办学65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3万余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20%,在省内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连续七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连续三届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四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80项、省级410项。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肩负“兴医强医、守护健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的责任使命,弘扬“严谨、朴实、仁爱、奉献”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立足广东,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特色显著、同类前列、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富有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厚实人文素养,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34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科技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科技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2003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广东科技学院隶属关系是——。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广东科技学院是在广东。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广东科技学院是民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广东科技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东北电力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东北电力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49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东北电力大学隶属关系是吉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东北电力大学是在吉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东北电力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东北电力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东软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东软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2002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广东东软学院隶属关系是广东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广东东软学院是在广东。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广东东软学院是民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广东东软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河北医科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河北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894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河北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河北省。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河北医科大学是在河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河北医科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河北医科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74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山东省。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在山东。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海洋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海洋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35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广东海洋大学隶属关系是广东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广东海洋大学是在广东。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广东海洋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广东海洋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财经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广东财经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83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广东财经大学隶属关系是广东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广东财经大学是在广东。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广东财经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广东财经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3-05 1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