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17:03:27 | 16教育网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邮电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0年。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重庆邮电大学隶属关系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重庆邮电大学是在重庆。
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重庆邮电大学是公办。
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重庆邮电大学是本科。
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85,重庆邮电大学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9 | 12440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2 | 10093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492 | 37264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18137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3123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8 | 7897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0 | 32621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0 | 18060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14 | 38999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7 | 45665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9 | 24908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1 | 24359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0 | 30279 |
2023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46 | 7939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5 | 13916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3 | 18811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1 | 48036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67 | 52043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5610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23093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8127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0 | 24066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9 | 6118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41366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1 | 51430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6 | 46564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9 | 10908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08 | 10093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6 | 4291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13 | 10285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2 | 12957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8 | 8646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4 | 11239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5 | 36191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3 | 37725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8 | 5062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32 | 19466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1 | 11427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3 | 20553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5284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7 | 15225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4 | 10727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18 | 13736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3 | 14007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8 | 28908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33158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03 | 4414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3 | 29453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8 | 26224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7 | 33901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6 | 6645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4 | 16720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1 | 25875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4 | 15574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3 | 20898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61 | 46019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53 | 55721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0 | 28410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1 | 27613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3 | 34386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7 | 9039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7 | 4868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0 | 19208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7 | 20643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1 | 23630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1 | 15316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2 | 19416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9 | 26380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5 | 28775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0 | 5546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3159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0 | 37753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44795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6 | 41174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1 | 14206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5 | 4859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24 | 7117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1 | 28035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3 | 27130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7 | 29760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6 | 6546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4 | 21403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64 | 40268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6 | 31972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48 | 52703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2 | 6291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4 | 13607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6 | 14677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9 | 17094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08 | 11238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387 | 9466 |
2022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49 | 7840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5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58 | 14562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1 | 8865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4 | 10145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5 | 39718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6 | 39008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4 | 4706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43 | 18546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9 | 9196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15164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6 | 16898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5 | 12005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1 | 12461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02 | 15285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4 | 1320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0 | 29946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89 | 53205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5 | 36721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52 | 38708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4 | 31143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09 | 71386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02 | 5743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15540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6 | 26075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3 | 13924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52 | 27962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2 | 22599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56 | 52928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69 | 38930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0 | 25941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8 | 35077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92 | 8893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6 | 4525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974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4 | 23391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9 | 16648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1 | 25854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1 | 25854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5 | 484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34989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4 | 35571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8 | 50178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5 | 11424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44 | 18088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33 | 5682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24 | 6657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6 | 28719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25553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4 | 34314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9 | 6737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1 | 20111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46 | 59174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6 | 35240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21 | 82994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6 | 5873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7 | 13382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3 | 15008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0 | 16504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22 | 9838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61 | 3580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39 | 9187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3 | -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邮电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7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了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备忘录;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设立的西肯塔基孔子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
2017年11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谋划了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发展蓝图: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实质转型,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再用10—15年时间,到2035年左右,“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实现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明确了学校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根本”,紧扣“两大任务”,抓住“三个导向”,突出“四个重点”,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扣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抓住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个关键导向,突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四个重点,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2018年10月,学校汇聚全体华电人的磅礴力量,成功举办了一届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甲子校庆。通过召开建校6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重新编撰《校史》、评选建校60周年华电人物和杰出校友,展示了办学成就,弘扬了华电精神,扩大了社会影响,凝聚了发展力量。2019年,学校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国庆游行思政教育为抓手,以顶层设计推动校内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谋划、全面部署,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落细,全校师生员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奋进意识更加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更加牢固。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面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加快推进“双一流”特色、高质量建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书写华电人的“奋进之笔”,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华电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获得单位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原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7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800余人。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7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900余人。学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名誉校长、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余名院士及15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英才计划”“百人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虚拟教研室3个、市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4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72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高水平平新工科高校、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现有学院17个,本科专业6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6个、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教等学科门类。通信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项目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及专业领域25个,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的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改革,建成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市级新型学院4个,市级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各1个,市级实验示范中心10个。自主研发了覆盖本科全部课程资源的课程中心,各类国家级课程12门、市级课程125门。学校作为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省部级教改项目2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6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训练为一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主动寻求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与四川电信联合实施“天翼优培生计划”,与重庆电信联合实施“渝翼新青年”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华为鲲鹏计划”“华为智能基座项目”,与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实施“航天班项目”……深化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双创比赛,培养效果不断显现。学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互联网+”大赛、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一直位居重庆市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2000余项,部省级奖励4000余项。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本科组评估中位列60名,在2017-2021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第18名,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六轮总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54名,均位列重庆市属本科高校第一。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学校现建有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工业物联网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数据智能计算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60余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创新研究群体”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择优支持计划,“移动信息终端与测试技术”等近30个团队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群体/团队。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提出了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发现模型与方法,研发了大尺度区域复杂恶劣环境应急通信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1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126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一等奖28项,授权发明专利3100余项。学校英文期刊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DCN)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连续3年位列SCI Q1区。16教育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中国铁塔、中广核、华为、中兴、腾讯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汽车、四联集团、机电控股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开州区、永川区、大足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开区、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地方政府、园区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下山办院,主动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仙桃数据谷等建设。以高质量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牵引,密切与地方政府、园区和重点企业合作,按照“一园多点”模式,全面加强“重邮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重邮空间通信研究院”“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重庆市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微电子学院”“鲲鹏创新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等10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效;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学分交流、带薪实习及短期科技与文化交流等项目,着力推进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2+2”“3+1”“4+1”等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在校生公派出国学习交流项目。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取得新突破,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项目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并作为西南地区唯一高校通过首批27所试点高校接受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占地3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馆藏430余万册(种)。学校初步建成了技术领先、服务便捷、资源共享、智能决策、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建有高质量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互联网出口带宽100G,校内网络接入泛在可靠、互联网访问高速便捷;建设了包含PC端、移动端、自助服务终端的网上服务大厅,以数据流转驱动管理服务流程优化,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为师生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服务;构建了包含数据采集感知、处理交换、分析应用、推进体制机制等的校园大数据应用支撑体系,建成了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开展了学生画像、学业预警、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测等数据试点应用,积极探索大数据赋能学校管理决策。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森林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催人奋进。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重邮校训,弘扬“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团结奋斗、乐于奉献”的重邮精神和“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重邮校风,以砥砺实施学校“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为主线,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办学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办学担当,凝心聚力、勇攀高峰,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而团结奋斗,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赢得属于全体重邮人更大的胜利和荣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邮新的更大贡献!
地址:重庆 南岸 重庆邮电大学
电话:+86-023-62461003
邮件:bangongshi@cqupt.edu.cn
邮编:400065
传真:+86-023-62461882
一、北京邮电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哪个好1、北京邮电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5年和1958年。2、北京邮电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3、北京邮电大学是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4、北京邮电大学是公办,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5、北京邮电大学是本科,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6、北京邮电大学是211,非985,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工商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2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重庆工商大学隶属关系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重庆工商大学是在重庆。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重庆工商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重庆工商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师范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师范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4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重庆师范大学隶属关系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重庆师范大学是在重庆。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重庆师范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重庆师范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理工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40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重庆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重庆理工大学是在重庆。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重庆理工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重庆理工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交通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交通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1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重庆交通大学隶属关系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重庆交通大学是在重庆。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重庆交通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重庆交通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西安邮电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西安邮电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0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西安邮电大学隶属关系是——。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西安邮电大学是在陕西。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西安邮电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西安邮电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南京邮电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南京邮电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42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南京邮电大学隶属关系是——。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南京邮电大学是在江苏。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南京邮电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南京邮电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三峡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重庆三峡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6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重庆三峡学院隶属关系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重庆三峡学院是在重庆。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重庆三峡学院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重庆三峡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
2024-05-25 23:53:08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2-05 06:47:10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