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18:05:13 | 16教育网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37年。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医科大学是在福建。
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医科大学是公办。
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医科大学是本科。
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85,福建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8 | 10699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47 | 21020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7 | 9046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73 | 18699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51 | 15192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5 | 30340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41 | 28777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9 | 4115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0 | 86936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7 | 110348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94 | 58340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5 | 77686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7 | 32785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59 | 62454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8 | 25086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6 | 44368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4 | 77964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38864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1 | 61715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6 | 79084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3 | 95419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7 | 16802 |
2023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35 | 10639 |
2023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493 | 6705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484 | 17001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2 | 9842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17 | 22585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4 | 9389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87 | 16827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9 | 59504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3 | 17303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52 | 12262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504 | 32647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58 | 22605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8 | 29664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6 | 7797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7 | 14431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8 | 11593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85 | 2084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6 | 30557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2 | 73863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8 | 67489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96 | 52727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92 | 95209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2 | 10242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7 | 19379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1 | 30433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0 | 6289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8 | 36841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2 | 16606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40 | 73953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36 | 18232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9 | 6049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2 | 18293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8 | 21439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1 | 37813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76 | 9609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44602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3 | 55281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2 | 94710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44 | 8248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9 | 39061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7 | 44102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3 | 74956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9 | 29351 |
2022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2 | 9303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4 | 26251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85 | 9187 |
2022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491 | 6559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454 | 28640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55 | 3497 |
2022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16 | 12949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12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3 | 12147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18 | 21295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7 | 9601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89 | 14727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1 | 58995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6 | 18362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62 | 12532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99 | 37876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521 | 10239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77 | 17851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3 | 31189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6 | 5118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50 | 25139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4 | 15667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2 | 10988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64 | 23714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1 | 23578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6 | 37391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0 | 29946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6 | 59824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5 | 70983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87 | 55450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34770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4 | 15015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5 | 31104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1 | 23881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7 | 39780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4 | 6246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1 | 8739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1 | 10849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5 | 21442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37 | 79429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3 | 96108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0 | 17000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17580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18518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0 | 26448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6 | 12293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8 | 33957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34394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8 | 60442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3 | 90062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5 | 25828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47 | 7081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2 | 39975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3 | 12565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2 | 38093 |
2021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8 | 9449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6 | 32478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8 | 8460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2 | 12069 |
2021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516 | 5634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14050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19 | 6603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8 | 1872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5 | 12738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2 | -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医科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7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16教育网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了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备忘录;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设立的西肯塔基孔子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
2017年11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谋划了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发展蓝图: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实质转型,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再用10—15年时间,到2035年左右,“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实现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明确了学校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根本”,紧扣“两大任务”,抓住“三个导向”,突出“四个重点”,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扣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抓住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个关键导向,突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四个重点,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2018年10月,学校汇聚全体华电人的磅礴力量,成功举办了一届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甲子校庆。通过召开建校6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重新编撰《校史》、评选建校60周年华电人物和杰出校友,展示了办学成就,弘扬了华电精神,扩大了社会影响,凝聚了发展力量。2019年,学校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国庆游行思政教育为抓手,以顶层设计推动校内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谋划、全面部署,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落细,全校师生员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奋进意识更加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更加牢固。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面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加快推进“双一流”特色、高质量建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书写华电人的“奋进之笔”,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华电贡献!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80多年来,学校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砥砺“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东南医药界的柱石”的初心,形成了“以人为本、求是至臻”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孕育了“崇真向善、精诚致远”的校风、“厚德敬业”的教风和“博学笃行”的学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现有旗山、乌山2个校区,规划占地约1550亩。设有23个学院(部),30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4210人(含附属医院),在校全日制学生18000多人。与海内外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校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含临床教师)165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74%,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8.88%。拥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1人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569人次,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等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3个,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特色专业及本科教学工程近200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著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学生历年参加国家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名列全国前茅。2016年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华东赛区特等奖1项,连续七年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并在全国比赛中屡获一、二、三等奖。MBBS项目留学生参加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竞赛等屡创佳绩。我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许多校友成为我国尤其是福建省医疗卫生战线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和科研平台。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现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省级一流学科6个,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等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00多项,多项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The Lancet、JAMA子刊及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福建医学科技奖等186项。
学校拥有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4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协和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妇儿临床医学院、肿瘤临床医学院等7所临床医学院。在福建省设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临床教学医院27所,非直属附属疾控中心2个,专业实践教学基地90个。附属医院中拥有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普通外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4个。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是福建省首批建设高水平医院,均连续多年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百强排行榜”。附属第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建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为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协和医院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附属第二医院为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口腔医院为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建设单位。
当前,福建医科大学正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坚定不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努力为健康中国、健康福建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8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隶属关系是——。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中医药大学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中医药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中医药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商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商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06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商学院隶属关系是福建省。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商学院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商学院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商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85,福建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农林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农林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36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农林大学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农林大学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农林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农林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理工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896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理工大学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理工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理工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师范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师范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07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师范大学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师范大学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师范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师范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警察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警察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49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警察学院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警察学院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警察学院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警察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州大学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州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8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州大学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州大学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州大学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州大学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85,福州大学是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77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隶属关系是福建省。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在福建。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
2024-02-05 06:47:10
2024-08-26 22:19:47
2024-03-05 11:25:39
2023-12-06 00:25:37
2024-01-29 20:08:39
2024-04-24 0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