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20:43:56 | 16教育网
1、北京工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60年和1934年。
2、北京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3、北京工业大学是在北京,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16教育网
4、北京工业大学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
5、北京工业大学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
6、北京工业大学是211,非985,广西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9 | 10508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5 | 11275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2 | 11858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3 | 11658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2 | 11858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44 | 4335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7 | 7157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1段 | 557 | 13511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7 | 8769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4357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1 | 15879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7 | 8031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3 | 12049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1 | 18216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6 | 14918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5 | 13860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4 | 18145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3 | 11236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2 | 628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8 | 54155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2 | 29740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8 | 25607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3 | 10494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4 | 17704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4 | 17633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2 | 6529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77 | 2778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33 | 6904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7 | 10606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5 | 10921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0 | 11702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1 | 11540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8 | 12007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4 | 7592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0 | 4913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5 | 11821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7 | 20936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5 | 8579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1段 | 544 | 14964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3 | 7894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63 | 4109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534 | 7726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8 | 10249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8737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14371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0 | 7184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2 | 8442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8 | 658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4 | 11739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37 | 15046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31 | 18979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5 | 9461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2 | 10282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5 | 17322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5 | 7475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4921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2 | 6662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5 | 8360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5 | 11489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88 | 22163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6 | 31170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17463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1 | 36261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2196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5251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1 | 18754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5 | 9960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1893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19925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4 | 8601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67 | 3148 |
2022 | 海南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59 | 3694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0 | 10623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8 | 10811 |
2022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6 | 6594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5 | 13492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6 | 10642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9316 |
2022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9 | 9556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6 | 8181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33 | 6531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25 | 7875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55 | 3497 |
2022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0 | 2475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0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9 | 9653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85 | 10264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8 | 11319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9 | 11162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73 | 12147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47 | 4777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29 | 7494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23927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9 | 10048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3 | 7422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1段 | 557 | 14013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9 | 10656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499 | 13944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448 | 23783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1 | 11929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14358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2 | 7981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0 | 8277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8 | 9979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0 | 7866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443 | 3035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0810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34 | 14722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8 | 1863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4 | 9287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1 | 10136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1 | 17427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8 | 7672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3813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2 | 5831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6 | 7131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9 | 11681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00 | 16813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6 | 33261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3 | 12952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4 | 2323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6 | 10528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4 | 1481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2 | 1558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5 | 18452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9 | 9029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0 | 1622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8 | 18718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9 | 8094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70 | 2772 |
2021 | 海南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65 | 3069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6 | 9799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0 | 11523 |
2021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3 | 7495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1 | 7735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4 | 14101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5 | 8574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8 | 10368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2 | 9137 |
2021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0 | 9646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43 | 6471 |
2021 | 甘肃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1 | 6731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74 | 2941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6 | 2920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3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6 | 9256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56 | 22896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6 | 16663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3 | 60465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3 | 12720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0 | 5400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3 | 104327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60 | 95436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5 | 41057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10 | 60699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11 | 143997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6 | 21200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5 | 38418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0 | 41667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3 | 22944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6 | 59231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5 | 60007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6 | 56411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5 | 149914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4 | 82486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5 | 11875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5 | 5332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12 | 9455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74 | 19612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18 | 10469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7 | 71732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7 | 10757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79 | 16181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3 | 3180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9 | 35229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1 | 11816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0 | 15417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10 | 16365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27 | 13240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1 | 4826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3 | 104505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68 | 85461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3 | 153792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4 | 24617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4 | 33864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7 | 48165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2 | 1677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97 | 63757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04 | 141653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1 | 85142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11 | 116434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1 | 34631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5 | 16936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9 | 49678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8 | 21439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2 | 44428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7 | 48318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5 | 24123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6 | 4913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5 | 7697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31602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3 | 107080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0 | 14487 |
2022 | 广西 | 理科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33 | 19828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53 | 60009 |
2022 | 广西 | 理科 | 专科批 | 371 | 121092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475 | 46667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57 | 57460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8 | 69909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80 | 113611 |
2022 | 广西 | 理科 | 专科批 | 342 | 144863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6 | 24500 |
2022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434 | 47645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7 | 17450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9 | 27194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53 | 38328 |
2022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415 | 57939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62 | 3507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09 | 9082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9 | 38112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0 | 29509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11 | 87226 |
2022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5 | 16994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55 | 47728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0 | 12178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1 | 8212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13 | 41346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57 | 18507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6 | 69987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02 | 12316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67 | 19122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1 | 67756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489 | 18232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9 | 10582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2 | 2418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89 | 37171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33 | 14417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2250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1 | 13777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38 | 12024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20 | 14594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4 | 4854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5 | 101766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64 | 82436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78 | 98749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6 | 30664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5 | 18242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5 | 45693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3 | 17961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10 | 55967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06 | 136879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4 | 30319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21 | 112446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49 | 28244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7 | 1740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15168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5 | 54375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13694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3 | 37425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2 | 45495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3 | 52601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2 | 22292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6 | 38297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37318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7 | 6222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1 | 10480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1 | 105316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4 | 26246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63 | 57661 |
2021 | 广西 | 理科 | 专科批 | 369 | 119054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57 | 61036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3 | 75318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8 | 119740 |
2021 | 广西 | 理科 | 专科批 | 332 | 145864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4 | 16472 |
2021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417 | 49045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3 | 22628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28 | 44011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67 | 28184 |
2021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387 | 63735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62 | 3267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06 | 8955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9 | 41395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3 | 14297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19 | 84992 |
2021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37 | 15197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7 | 8548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52 | 51284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2 | 22935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15 | 41045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50 | 17024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4 | 78917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工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并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8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西邻西大望路,南抵双龙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18个院(系、部);开设本科专业72个,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18个专业学位类别;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其中,出站79人、进站122人、在站344人。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学校党委下设20个二级党组织,其中,二级党委16个,二级党总支4个;党支部471个,其中,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43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55个,学生党支部272个,混合党支部1个;党员11118名,其中,在职教工党员2634名,学生党员7143名,离退休教工党员1341名。
教职工3394人,其中,专任教师2227人,包括正高职称490人、副高职称837人;博士生导师723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991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两院院士10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3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2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2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75人。国际及港澳台教师8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
在校生25677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10283人(博士生2107人、硕士生817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672人(博士生0人、硕士生672人);普通本科生13222人;成人教育本科生1500人。在籍留学生生690人(学历生445人、非学历生245人)。
建校63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始终与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差异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18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一甲子风雨砥砺铸就精彩华章,新征程牢记使命同心再创辉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工业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立德树人立身之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秉持“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稳步推进“十四五”建设发展,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足。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3年4月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学校从建校至今,曾七迁校址,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现址。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2020年5月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高校。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的高校。
学校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南宁-五象校区(在建)和玉林校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其中,南宁-校本部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总用地面积571亩;南宁-武鸣校区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总用地面积1433亩;玉林校区位于玉林市玉东新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38亩;五象校区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凤凰路23号,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52亩,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1个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19个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
学校建有146个实践教学基地(含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1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1个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和16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点。学校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教学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包括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和附属武鸣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包括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和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教学医院包括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崇左市人民医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图书及信息化资源丰富。学校拥有完备的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其中,学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总面积12000平方米,拥有设备设施2500余台(件),是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4.94万册,电子图书189.8万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81个,学位论文859.29万册,音视频38398小时。学校教学科研信息网络功能优良,实现“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覆盖全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22人,其中,正高职称745人,副高职称775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76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864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257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146人。学校现有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9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人,广西“八桂学者”9人,广西“特聘专家”10人,自治区优秀专家32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人,“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获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等近100人次,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一批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最高奖。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1119人(含留学生678人、港澳台学生8人),其中本科生17472人、硕士研究生4877人、博士研究生746人、高职高专生8017人和汉语进修生7人。学生来自于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32个国家。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共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分别于2015年、2020年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广西一流学科(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1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4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27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6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含5年制、“5+3”一体化、5年制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6年制全英班)、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翻译(含四年制本科、第二学士学位)、运动康复、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信息工程、妇幼保健医学、医疗保险、养老服务管理和智能医学工程。学校共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临床技能学、现场流行病学),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儿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1门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和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优势特色鲜明,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优势,在地中海贫血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器官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现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再生医学与医用生物资源开发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三级(BSL-3)实验室1个、病原微生物二级(BSL-2)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4个(含3个培育)、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7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4个、广西教育厅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3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8个、广西人才小高地5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含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20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25个和广西生物样本库1个。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416项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科技类奖项65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类特等奖2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7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广西创新争先奖6项、广西青年科技奖4项。“十三五”以来,发表英文高水平论文3372篇,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学校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种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国际影响力日增。近10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1000余人次,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瑞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多所大学、医院、医学研究机构及学术机构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在大健康、海洋药物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开展广泛国际合作,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1100多人次。学校组织学生出国(境)开展短期交流近300人次,接收国(境)外学生短期来校交流共200多人次。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广西区位优势,重点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设有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和培训中心、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定期举办数十个面向“一带一路”和东盟相关国家的高端国际会议。建设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和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平台及“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建设,获批多项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训基地,获批教育部“丝绸之路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项目”。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医疗合作平台:第一附属医院牵头建设中国-东盟远程医学中心和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跨境医疗服务体系;第二附属医院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急诊专科跨境医联体、环南海-中国东盟海上医学救援联盟;附属肿瘤医院积极开展“中国科技部援外项目-东盟国家区域性高发肿瘤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面向东盟国家推广肿瘤防治技术和培养医学人才。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好。学校迄今培养了各层次医学人才20余万名,他们已成为引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4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和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学生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次和二等奖1次、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预防医学专业赛道和护理学专业赛道)银奖3项、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和铜奖各1次、全国第七届移动互联创新大赛高校本科组一等奖1次、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1次、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1个、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优异团队奖、最佳合作团队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1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1次、全国病案信息大赛团体奖2次、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组团体一等奖1次等100余次国家级学生赛事奖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16以来共获得国际体育赛事亚军1次,国家级体育运动竞赛前三名45次。毕业生参加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达99%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长年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至今连续14年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学校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09年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部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作为国家正式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国第三所医学院校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2013年成为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的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6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具有典范作用的20所高校之一,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作为全国第一所医学院校获得教育部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8年全科医学院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21年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和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荣获“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2021年学校位于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第206名,在第三方评估公司(软科)中国最好医科大学中排第18名,位于国内省属医学院校前列。
展望未来,砥砺奋进。站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求和学校“十四五”规划,秉承“造就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的优良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创建“双一流”,全力打造区域医学教育样板院校,朝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区域国际知名度高的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一、北京理工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1、北京理工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0年和1934年。2、北京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北京理工大学是在北京,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4、北京理工大学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5、北京理工大学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6、北京理工大学是211,985,广西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
一、西北工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1、西北工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38年和1934年。2、西北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西北工业大学是在陕西,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4、西北工业大学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5、西北工业大学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6、西北工业大学是211,985,广西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
一、北京林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1、北京林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2年和1934年。2、北京林业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北京林业大学是在北京,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4、北京林业大学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5、北京林业大学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6、北京林业大学是211,非985,广西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
一、河北工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1、河北工业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03年和1934年。2、河北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河北省教育厅,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河北工业大学是在天津,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4、河北工业大学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5、河北工业大学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6、河北工业大学是211,非985,广西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
一、西北工业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哪个好1、西北工业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38年和1958年。2、西北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广东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东省。3、西北工业大学是在陕西,广东医科大学是在广东。4、西北工业大学是公办,广东医科大学是公办。5、西北工业大学是本科,广东医科大学是本科。6、西北工业大学是211,985,广东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二、西北
一、北京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1、北京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898年和1934年。2、北京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北京大学是在北京,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4、北京大学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5、北京大学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6、北京大学是211,985,广西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北京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近三
一、北京工业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哪个好1、北京工业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60年和1958年。2、北京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东省。3、北京工业大学是在北京,广东医科大学是在广东。4、北京工业大学是公办,广东医科大学是公办。5、北京工业大学是本科,广东医科大学是本科。6、北京工业大学是211,非985,广东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二、
一、北京科技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1、北京科技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2年和1934年。2、北京科技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广西医科大学隶属关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3、北京科技大学是在北京,广西医科大学是在广西。4、北京科技大学是公办,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5、北京科技大学是本科,广西医科大学是本科。6、北京科技大学是211,非985,广西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
2024-02-05 06:47:10
2024-08-26 22:19:47
2024-03-05 11:25:39
2024-01-29 20:08:39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