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16:26:51 | 16教育网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州理工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2004年。
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福州理工学院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
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福州理工学院是在福建。
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福州理工学院是民办。
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福州理工学院是本科。
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211,985,福州理工学院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39 | 4070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6 | 2787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07 | 3757 |
2023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1 | 1971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3 | 3437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4 | 10368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1 | 2429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3 | 3226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05 | 2348 |
2023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9 | 1618 |
202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67 | 4425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51 | 4919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3 | 7655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9 | 14096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14 | 2329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60 | 8013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2 | 17321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1 | 3955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0 | 6412 |
2023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92 | 173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9 | 339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8 | 717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3 | 6148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13 | 16634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4 | 27839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6 | 4567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5 | 6984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4 | 2242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4 | 5576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5 | 12500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5 | 17612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9 | 2274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8 | 7141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715 | 1151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94 | 1900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80 | 2114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31 | 4761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61 | 3357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9 | 3611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3 | 5819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610 | 6588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8 | 5761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8 | 1704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1 | 2562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576 | 2934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43 | 6369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4 | 4379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4 | 11008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2 | 2336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8 | 3101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5 | 3067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1 | 2810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7 | 1563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62 | 4877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8 | 6240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16066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8 | 9189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8 | 21350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3 | 480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23 | 4747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8 | 4655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0561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2 | 4522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3 | 6222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02 | 14197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3 | 33889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0 | 7180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6 | 6546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4 | 13295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7519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0 | 1172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6 | 8140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19684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9 | 4331 |
2022 | 广西 | 理科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9 | 12019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95 | 1713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91 | 1867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6 | 3357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4 | 6023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4 | 2811 |
2022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0 | 4426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5 | 2740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0 | 5788 |
2022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2 | 7115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62 | 2973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57 | 3448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520 | 943 |
2022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5 | 1001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6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23 | 4983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18 | 5597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7 | 3540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9 | 3301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6 | 5302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9 | 4666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5 | 1761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9 | 3425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577 | 3586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59 | 5385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5 | 4009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0819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01 | 2351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0 | 2910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7 | 1526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6 | 2864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5 | 1066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54 | 4880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53 | 5028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8 | 5594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7 | 5886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7 | 18744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5 | 9065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9 | 1810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30 | 5263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3 | 4849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8 | 3667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8 | 3667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4 | 8664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4 | 5411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8 | 4744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07 | 13047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6 | 33047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1 | 6621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2 | 5988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1 | 6239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7 | 1021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2 | 11894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7 | 6711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7 | 6711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0 | 824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7 | 9261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6 | 19468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9 | 3173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89 | 1824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85 | 2000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7 | 3338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8 | 5952 |
2021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4 | 4144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6 | 3911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0 | 3848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5421 |
2021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7 | 6616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74 | 3067 |
2021 | 甘肃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1 | 3304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518 | 1330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3 | 1351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18 | 14231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7 | 128632 |
2023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8 | 47052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61 | 262710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58 | 141460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29 | 133309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5 | 164352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68 | 30023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8 | 94349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8 | 94349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8 | 94349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0 | 128851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5 | 49763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7 | 253896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6 | 312751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45 | 100731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53 | 135915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26 | 186000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4 | 127949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345 | 83759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24 | 128560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0 | 143826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3 | 89111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3 | 89111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3 | 89111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67 | 29506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9 | 109973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7 | 40845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63 | 234938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27 | 257747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57 | 127820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8 | 169175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80 | 114402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337 | 84730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州理工学院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学校拥有以41位院士为带头人的雄厚师资,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续签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20年哈工大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十四五”期间深化校地合作协议。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哈工大威海校区统一纳入部属驻鲁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支持计划。2021年5月,哈工大威海校区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成立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联盟,旨在构建“大学+城市”命运共同体,促进校地双方融合发展。16教育网
校区坐落在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威海,依山傍海的校园到处呈现着恬静博雅的气息,欧风俄韵的校园建筑与各式园林交相辉映,寓意着哈工大文化在威海的传承与创新。校区校园规划面积2295亩,已征土地面积1847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936人(专任教师621人,教授116人、副教授266人),设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含9个新工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享哈工大27个博士点和39个硕士点,单独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10855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博士研究生300余人。校区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威海校区的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区汇聚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多元的师资队伍,近年来30多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及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同时,校区还聘请了包括外籍院长在内的114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此外,还有10位院士定期来校区工作,并建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
校区始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与学校“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坚持教授上讲台,青年教师过“师德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在教师中大力倡导 “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校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在学生中大力营造“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浓厚氛围,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校区的本科生录取分数线连年大幅度增长,2021年,在招生的30个省份排名平均再向前推进300余名,其中24个省超过重点线100分以上,21个省超过重点线110分以上,16个省超过重点线120分以上,13个省超过重点线130分以上,8个省超过重点线150分以上。毕业生获得由哈工大统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近半数毕业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深造,就业的学生近半数进入国资委央企、航天国防或世界500强企业。
校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同时,校区依托学生公寓先后建成了丁香、雅荷、梧桐、劲松、竹贤和海棠六大学生书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学院+书院”的八融合书院文化,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建设试点,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各类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涌现出了以“HRT车队”“3D打印机”“红领巾”为代表的100多支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生任慈荣获“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HRT车队”获中国大学生越野车和电动车“双冠王”并获评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校区重视学科建设,不断培育学科团队,积极打造科研平台,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威海校区建立分支机构,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获批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支持。
校区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00余项,连续9年科研经费保持过亿元规模,2021年科研经费达3.13亿元。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5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28项。据统计,近年来校区与山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900余项,合同金额近5亿元,其中与威海市的产学研合作600余项,合同额近3亿元。与部分企业的合作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技术空白,为企业创收增值数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作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支撑平台之一,拥有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孵化高技术公司30余家,入园企业2021年合同总额超10亿元。
当前,威海校区正在哈工大提出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的发展框架下,按照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和校区第七次党代会总体部署,紧跟哈工大的发展步伐,围绕山东经济强省和海洋强省建设、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及威海创建山东半岛创新示范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海洋创新示范城市、中韩自贸示范区、精致城市和国际海洋科技城的需求,按照“一个根本(人才培养)、两翼驱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国际化办学)、特色发展(办学优势特色)、打造队伍(坚持引培并举)、资源整合(多渠道办学资源)、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文化创新(工大传统、先进文化)、和美校园(校园环境氛围)”的发展策略,坚持“一二三四”[即一个蓝色(蓝色海洋),两个智慧(智慧制造和智慧城市)、三个重点(船舶、海洋、汽车)、四新优势(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环境)]的特色发展战略,实施“3+3”智能大数据行动计划(即:智慧海洋大数据、智慧城市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智能车大数据平台、智能船大数据平台、智能无人机大数据平台),通过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借助新工科建设的良好契机,深入推动创新创业以及国际化办学,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福州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由高科技上市企业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办。学校前身为始创于2004年的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技创新精神和产业服务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
学校是福建省教育厅认定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道路,精准对接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打造学校主体、企业核心、政府扶持的 “三创产教融合科技园”产学研用平台,建立“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应用科学研发模式、组建“讲师+工程师+技术股东”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其中,“讲师+工程师+技术股东”获李克强总理肯定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众创模式”。
学科专业:
学校积极构建以工学为主,理、经、管、医、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设有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6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31个,在校生9300余人。现有省应用型学科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个、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201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审核,现有20个本科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授权审核。
师资力量: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重点环节,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近6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6.6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5.09%,拥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才等。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搭建重要平台。重视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在制度建设、教育引导、严格把关、示范引领等方面持续发力,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基于“三维核心”的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一批校内“四真”教学基地,将产业标准、职业标准、执业标准引入学校校企平台课程模块,将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工程项目、真实的工作过程、真实的生产产品引入教学中,实现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场所与制造基地对接,教师队伍与工程师队伍对接,学生实践与岗位实习对接。学校还依托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2个,促进学生深入行业企业一线,提升专业技能,增长知识见识。学生整体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毕业生深受各界欢迎,毕业生年终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学生在国际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崭露头角,屡获佳绩。
质量成果:
学校贯彻落实《福州理工学院关于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以观念更新为引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为突破口,以四新建设为引擎的教育教学改革。现有省级一流课程19门、就业创业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校本教材1册,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9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2项,建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220个,新增各类知识产权351项,成果转化项目16项。
生态校园:
学校位于素有“闽都金凤”雅称的福州市连江县,与风景秀丽的国家4A级景区——贵安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相毗邻。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现使用校舍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校内各类设施齐全,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学校二期建设拟新征地500亩,已通过地方政府批复,预计投入5.5亿元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建成后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将达35万平方米。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殷切嘱托,全力推进科产教深度融合,努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把福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州工商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州工商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2002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福州工商学院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福州工商学院是在福建。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福州工商学院是民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福州工商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州大学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州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58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福州大学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福州大学是在福建。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福州大学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福州大学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211,985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50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哈尔滨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黑龙江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在黑龙江。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哈尔滨理工大学是本科。6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建理工大学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福建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896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福建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福建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福建理工大学是在福建。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福建理工大学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福建理工大学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94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隶属关系是黑龙江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是在黑龙江。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是民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哈尔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广州理工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广州理工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2000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广州理工学院隶属关系是广东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广州理工学院是在广东。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广州理工学院是民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广州理工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贵州理工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贵州理工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2013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贵州理工学院隶属关系是贵州省。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贵州理工学院是在贵州。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贵州理工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贵州理工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温州理工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温州理工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2000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温州理工学院隶属关系是浙江省。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温州理工学院是在浙江。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温州理工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温州理工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24-02-05 06:47:10
2024-08-26 22:19:47
2024-03-05 11:25:39
2024-01-29 20:08:39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