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14:37:21 | 16教育网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星海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57年。
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星海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广东省教育厅。
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星海音乐学院是在广东。
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星海音乐学院是公办。
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星海音乐学院是本科。
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211,985,星海音乐学院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39 | 4070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6 | 2787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07 | 3757 |
2023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1 | 1971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3 | 3437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4 | 10368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1 | 2429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3 | 3226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05 | 2348 |
2023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9 | 1618 |
202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67 | 4425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51 | 4919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3 | 7655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9 | 14096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14 | 2329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60 | 8013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2 | 17321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1 | 3955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0 | 6412 |
2023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92 | 173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9 | 339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8 | 717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3 | 6148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13 | 16634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4 | 27839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6 | 4567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5 | 6984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4 | 2242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4 | 5576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5 | 12500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5 | 17612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9 | 2274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8 | 7141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715 | 1151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94 | 1900 |
2023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80 | 2114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31 | 4761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61 | 3357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9 | 3611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3 | 5819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610 | 6588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8 | 5761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8 | 1704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1 | 2562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576 | 2934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43 | 6369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4 | 4379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4 | 11008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2 | 2336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8 | 3101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5 | 3067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1 | 2810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7 | 1563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62 | 4877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8 | 6240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16066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8 | 9189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8 | 21350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3 | 480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23 | 4747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8 | 4655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0561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2 | 4522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3 | 6222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02 | 14197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3 | 33889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0 | 7180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6 | 6546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4 | 13295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7519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0 | 1172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6 | 8140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19684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9 | 4331 |
2022 | 广西 | 理科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9 | 12019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95 | 1713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91 | 1867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6 | 3357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4 | 6023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4 | 2811 |
2022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0 | 4426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5 | 2740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0 | 5788 |
2022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2 | 7115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62 | 2973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57 | 3448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520 | 943 |
2022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5 | 1001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6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23 | 4983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18 | 5597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7 | 3540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59 | 3301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6 | 5302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9 | 4666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5 | 1761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9 | 3425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577 | 3586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59 | 5385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5 | 4009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0819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601 | 2351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0 | 2910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7 | 1526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6 | 2864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5 | 1066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54 | 4880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53 | 5028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8 | 5594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7 | 5886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7 | 18744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45 | 9065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9 | 1810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30 | 5263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3 | 4849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8 | 3667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8 | 3667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4 | 8664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4 | 5411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8 | 4744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07 | 13047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76 | 33047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1 | 6621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2 | 5988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1 | 6239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7 | 10212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2 | 11894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7 | 6711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7 | 6711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30 | 824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7 | 9261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6 | 19468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9 | 3173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89 | 1824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85 | 2000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7 | 3338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8 | 5952 |
2021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4 | 4144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6 | 3911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0 | 3848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5421 |
2021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7 | 6616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74 | 3067 |
2021 | 甘肃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1 | 3304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518 | 1330 |
2021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3 | 1351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75 | 78700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39 | 90027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7 | 21419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0 | 75130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7 | 24887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88 | 61066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5 | 9593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36 | 80270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7 | 16599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1 | 21094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9 | 71601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8 | 28768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92 | 50300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1 | 13157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43 | 70806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4 | 21328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9 | 3021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2 | 78909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02 | 9499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星海音乐学院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学校拥有以41位院士为带头人的雄厚师资,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续签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20年哈工大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十四五”期间深化校地合作协议。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哈工大威海校区统一纳入部属驻鲁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支持计划。2021年5月,哈工大威海校区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成立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联盟,旨在构建“大学+城市”命运共同体,促进校地双方融合发展。
校区坐落在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威海,依山傍海的校园到处呈现着恬静博雅的气息,欧风俄韵的校园建筑与各式园林交相辉映,寓意着哈工大文化在威海的传承与创新。校区校园规划面积2295亩,已征土地面积1847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936人(专任教师621人,教授116人、副教授266人),设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含9个新工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享哈工大27个博士点和39个硕士点,单独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10855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博士研究生300余人。校区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威海校区的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区汇聚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多元的师资队伍,近年来30多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及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同时,校区还聘请了包括外籍院长在内的114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此外,还有10位院士定期来校区工作,并建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
校区始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与学校“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坚持教授上讲台,青年教师过“师德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在教师中大力倡导 “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校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在学生中大力营造“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浓厚氛围,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校区的本科生录取分数线连年大幅度增长,2021年,在招生的30个省份排名平均再向前推进300余名,其中24个省超过重点线100分以上,21个省超过重点线110分以上,16个省超过重点线120分以上,13个省超过重点线130分以上,8个省超过重点线150分以上。毕业生获得由哈工大统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近半数毕业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深造,就业的学生近半数进入国资委央企、航天国防或世界500强企业。
校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同时,校区依托学生公寓先后建成了丁香、雅荷、梧桐、劲松、竹贤和海棠六大学生书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学院+书院”的八融合书院文化,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建设试点,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各类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涌现出了以“HRT车队”“3D打印机”“红领巾”为代表的100多支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生任慈荣获“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HRT车队”获中国大学生越野车和电动车“双冠王”并获评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校区重视学科建设,不断培育学科团队,积极打造科研平台,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威海校区建立分支机构,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获批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支持。
校区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00余项,连续9年科研经费保持过亿元规模,2021年科研经费达3.13亿元。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5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28项。据统计,近年来校区与山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900余项,合同金额近5亿元,其中与威海市的产学研合作600余项,合同额近3亿元。与部分企业的合作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技术空白,为企业创收增值数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作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支撑平台之一,拥有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孵化高技术公司30余家,入园企业2021年合同总额超10亿元。
当前,威海校区正在哈工大提出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的发展框架下,按照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和校区第七次党代会总体部署,紧跟哈工大的发展步伐,围绕山东经济强省和海洋强省建设、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及威海创建山东半岛创新示范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海洋创新示范城市、中韩自贸示范区、精致城市和国际海洋科技城的需求,按照“一个根本(人才培养)、两翼驱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国际化办学)、特色发展(办学优势特色)、打造队伍(坚持引培并举)、资源整合(多渠道办学资源)、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文化创新(工大传统、先进文化)、和美校园(校园环境氛围)”的发展策略,坚持“一二三四”[即一个蓝色(蓝色海洋),两个智慧(智慧制造和智慧城市)、三个重点(船舶、海洋、汽车)、四新优势(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环境)]的特色发展战略,实施“3+3”智能大数据行动计划(即:智慧海洋大数据、智慧城市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智能车大数据平台、智能船大数据平台、智能无人机大数据平台),通过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借助新工科建设的良好契机,深入推动创新创业以及国际化办学,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星海音乐学院前身是1957年10月创建的广州音乐学校;1958年9月设置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66年1月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艺术专科学校;1970年10月与广州美术学院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1978年3月复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广州音乐学院;1985年12月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学校现有广州大学城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292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和1所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中),拥有教育部中华普通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形成了教学、创作、表演与研究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附中、本科、研究生相衔接的办学层次。截至2023年3月,学校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5326人,研究生428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97人,附中学生752人。
学校全力建设一流学科专业,“音乐与舞蹈学”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已招生的11个专业中,共有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艺术管理、艺术与科技、舞蹈编导、舞蹈学、表演(音乐剧)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获得较好等级;全国第一轮专业硕士水平评估排名艺术类院校第5名。学校加强一流课程建设, 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 3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项目。学校成为广东省新一轮博士点建设重点单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拥有一支结构较合理、素质优良、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截至2023年3月,大学部教职工633人,其中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05人,外籍教师18人;附中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正副高职称占比约32.26%,博士2人,外籍教师3人。学校还聘请了叶小纲、诸大明、陆威、胡胜男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引进了陈晓勇、王云鹏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18年以来,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省级项目153项。在本学科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共879篇,其中被CSSCI 等权威期刊收录的论文170篇,获得专利7项。2019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2020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近5年来,教师获得省(市)级以上其他奖励500多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入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2017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音乐展演”“音乐‘家’音乐季”“周文中国际音乐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音乐文献翻译研讨会”“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2021赵宋光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高端学术研讨会及艺术交流活动。邀请世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名家前来讲学、举办音乐会和大师班,近几年,来访及聘为荣誉教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的中外音乐家包括:马友友、阿什肯纳齐、芮内•弗莱明、王健、林昭亮、宁锋、郎朗、殷承宗、鲍蕙荞、储望华、刘诗昆、和慧、迪里贝尔、吴碧霞、戴玉强、廖昌永、沈洋、叶小纲、莫华伦等。学校也派出演出团体到国(境)外交流访问演出。学校还与欧美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39所知名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秉持质量兴校。始终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己任,遵循“求真、尚美、崇德、敬业”的校训,弘扬“星海精神”,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德艺双馨高素质艺术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三万三千余名艺术类人才。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2000余项,包括金钟奖、桃李杯、荷花奖、文华奖、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奖、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奖等;多次受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邀请参加国家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并受嘉奖。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排名前三。
学校历经60余载几代星海人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立足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音乐舞蹈教育中心,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进入新时代,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全会精神,以“中国格局、世界眼光、岭南文脉”谋划和推进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积极响应和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文化强省战略,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音乐舞蹈人才、推出一流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流学科,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岭南特色的高水平音乐学院而努力奋斗!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星海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星海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20年和1957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星海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广东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在黑龙江,星海音乐学院是在广东。4、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公办,星海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本科,星海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是211,985,星海音乐学院是非2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2013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哈尔滨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黑龙江省。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哈尔滨音乐学院是在黑龙江。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哈尔滨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哈尔滨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上海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上海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27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上海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上海音乐学院是在上海。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上海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上海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中央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中央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49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中央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教育部。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中央音乐学院是在北京。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中央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中央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中国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中国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64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中国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中国音乐学院是在北京。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中国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中国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天津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天津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58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天津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天津音乐学院是在天津。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天津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天津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沈阳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沈阳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38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沈阳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辽宁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沈阳音乐学院是在辽宁。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沈阳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沈阳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四川音乐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四川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39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四川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四川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四川音乐学院是在四川。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四川音乐学院是公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四川音乐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3-12-06 00:25:37
2024-02-05 06:47:10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8-26 22: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