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12:35:26 | 16教育网
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三联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97年。
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三联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
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三联学院是在安徽。
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三联学院是民办。
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三联学院是本科。
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三联学院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9 | 156709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1 | 163419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77 | 52277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69 | 244330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76 | 53003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7 | 153149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0 | 52163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5 | 163424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66 | 230894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24 | 279381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53 | 91756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83 | 51356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6 | 141523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5 | 156433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9 | 51799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67 | 226397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20 | 268493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2 | 90400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三联学院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50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查询、借还、选座等自助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学者研讨室等功能空间。教学、科研实验室64个,语音室及公共机房18个,多媒体教室58个,并建有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137个、研讨型智慧教室3个、同声传译实验室3个、专业课程制作室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万余台(套),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6万多个。
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框架下,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不断提升校区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亮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0门,优秀教材15部,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43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3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54项,省奖1000余项。
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448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 “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文科实验室”“数字人文文科实验室”“韩国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平台建设有序发展,近年来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等山东大学特色高端智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智库品牌”,智库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影响力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建设,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协作下,已启动文登圣经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东部地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校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进行长短期访学和交流。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共建“先进制造业联合研究中心”,在机械电子与自动化、3D打印、先进制造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智新格局。
校区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有超过13%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双一流”高校和其他高水平大学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攻读研究生。
作为山东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特色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安徽三联学院由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于1997年投资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学校坐落于省会合肥,主校区地处大学城翡翠湖畔,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安徽三联学院成立已分别载入安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新中国成立70年安徽大事记。现为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校有机统一,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工作情况》(总第525期)对学校进行专题报道。
学校以工为主,管、经、文、艺、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财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漫与数字艺术学院、外语学院、护理学院和机器人工程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7个,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办学20余年,累计为社会培养人才近7万人。
秉承举办者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因”,学校充分利用集团产业、教育、科技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先后共建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和现代康养产业学院。共同组建了交通安全应用技术、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数字艺术等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承接单位2项。
学校紧紧锚定国家和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和生命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交通安全类、智能控制类、数字艺术类、健康养老类”等四个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获批为安徽省立项建设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
学校已与日本西九州大学、大阪产业大学、东京福祉大学、北陆大学、法政大学、东北多文化学院,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WAIFS学院,韩国国立交通大学、拿撒勒大学、忠北大学、培材大学、济州大学,美国布莱诺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先后四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曾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安徽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5A单位”“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 “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等荣誉。
学校牢固树立“生为本,师为根,质量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 博学 砺能 树人”的校训,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实现“百年老校”办学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山东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01年和1997年。2、山东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三联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是在山东,安徽三联学院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是公办,安徽三联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是本科,安徽三联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是211,985,安徽三联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山东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安徽三联学院哪个好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安徽三联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5年和1997年。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安徽三联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三联学院是在安徽。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三联学院是民办。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三联学院是本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中山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哪个好1、中山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24年和1997年。2、中山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三联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中山大学是在广东,安徽三联学院是在安徽。4、中山大学是公办,安徽三联学院是民办。5、中山大学是本科,安徽三联学院是本科。6、中山大学是211,985,安徽三联学院是非211非985。二、中山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28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大学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大学是211,非985。二、山东大
一、东北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哪个好1、东北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23年和1997年。2、东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三联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是在辽宁,安徽三联学院是在安徽。4、东北大学是公办,安徽三联学院是民办。5、东北大学是本科,安徽三联学院是本科。6、东北大学是211,985,安徽三联学院是非211非985。二、东北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东南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哪个好1、东南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02年和1997年。2、东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三联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东南大学是在江苏,安徽三联学院是在安徽。4、东南大学是公办,安徽三联学院是民办。5、东南大学是本科,安徽三联学院是本科。6、东南大学是211,985,安徽三联学院是非211非985。二、东南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科技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50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科技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科技学院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科技学院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科技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科技学院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新华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新华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2000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新华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新华学院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新华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新华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新华学院是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3-05 11:25:39